有关共享单车的素材:骑行20分钟计费41万(2)

时间:2021-08-31

  共享单车对“天价扣费”,应有预警防范机制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不到两年时间,共享单车行业已经拥挤了三四十家企业,积聚了百亿资金。在资本的推动下,各家企业急速扩张,据统计:

  摩拜和ofo两家领头羊2017年预计投放的单车数量都超过了1000万,而自称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小蓝单车(另一家共享单车公司优拜单车也自称行业排名第三)预计投放600万~800万辆单车,整个共享单车行业加起来超过3000万辆。

  共享单车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近期却屡屡发生乱扣费问题。比如:

  据新蓝网,今年4月,杭州的施女士用完共享单车后,就停在路边锁好,没想到手机收到消息称仍在使用状态,不断扣款。

  据春城晚报,今年3月,昆明的韩女士租用一辆共享单车,骑了不到5分钟就还车了,但客户端显示未还车,一直在扣费,扣了96元。

  据齐鲁晚报,今年2月,济南的于先生准备骑共享单车去上班,扫完二维码不能解锁,车没骑成,费用却一直在扣……

  另有调查显示,很多扣费问题是打开锁后,发现单车有故障没法骑,钱却已经扣了。

  在半岛网评论员王学义看来,共享单车“乱扣费”至少暴露了两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硬件设施。目前来看,出现扣费大多是因为“系统故障”“信号问题”之类。这说明硬件设施建设和维护还需进一步优化,并加强维护。

  其二是配套服务。一般来说用户通过交涉,最终大多不会被过度扣费,但在此之前,往往打不通客服电话,无法及时反馈自己所遭遇的问题,这一点最让用户困扰。像嘉兴的施先生那样,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  现代金报评论认为:

  共享单车对“天价扣费”应有预警防范机制。共享单车平台都是采用大数据管理信息,用户骑行轨迹、时间等均有精准数据记录,如果骑行费用超出平均值的话,系统就应该立即预警响应,提醒平台管理者和用户,以及时排查问题所在,第一时间纠错。显然,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做到这一点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