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论据热点:邻避效应

时间:2021-08-31

  导语:所谓“邻避”是个人或社区反对某种毗邻设施建设或土地使用,因为这类建设产生的利益由社会全体所共享,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却多由当地居民承受,因此建设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2017论据热点:邻避效应

  适用话题:邻避效应、管理、安全、反对、尊重、信任

  所谓“邻避”是个人或社区反对某种毗邻设施建设或土地使用,因为这类建设产生的利益由社会全体所共享,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却多由当地居民承受,因此建设受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

  近几年来核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厂等重大项目“邻避效应”日益凸显,而电、垃圾、污水处理等是大中城市发展面临也必须解决的重点项目。“处置很重要,但不能修在我家旁边”,“邻避效应”让部分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困境。

  2017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提交了《服务国家战略,防范核电项目邻避冲突》的提案,建议建立政府主导、政企合力、上下贯通、统筹推进的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模式,加强核电科普和宣传,为核电项目落地奠定公众基础。

  [如何看待邻避效应现象]

  反对者的担忧有一定现实基础。一些运营中的火电、垃圾填埋项目,由于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监管缺失,造成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田地被毁等污染,给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此前有关方面诸如安全、可靠、无污染等承诺,成了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正因为如此,公众难免心存疑虑和恐慌。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PX、火电、重化工、垃圾焚烧等项目的风险基本可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管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风险因素都不可能被彻底消除,公众的担忧也应该得到理解和考量。没有问题当然最好,一旦发生问题,势必损害事发地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