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姿态(5)

时间:2021-08-31

生命的姿态13

  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一场历程,人生的历程。那么,人生在世,就要像小草一样,立出应该有的生命姿态。

  在二战末期,纳粹德国与美国的一场大战,美国最终获胜。纳粹德国俘虏营中的一位美国士兵听到后,用手指拼出了一个胜利符号“v”。兵败的纳粹气急败坏,竟残忍地将士兵的双掌砍掉,血肉模糊了他的双臂。谁曾想,他仍然不屈,用砍掉了双掌的手臂拼出了一个更大的“V”。直至死去,他都始终没有向纳粹低下高昂的头颅。

  这就是一个士兵生命的姿态,用自己不屈的人格、高昂的灵魂立出了生命的姿态。就像他死去时,挺立着的鲜红的躯体那么耀眼。

  “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他毅然弃医从文,执著地以手中的笔作为“匕首和投枪”,一枪枪直刺敌人的心脏。

  这是他的生命姿态,用执著,用满腔爱国之情立出的生命姿态,光辉照亮了整个华夏。

  翻开茫茫的历史卷册,回看那浩瀚的历史长河,坚持自我的人不计其数。苏武宁可在苦寒之地牧羊,也不愿为匈奴所用;李白即使被贬,也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天祥用决绝立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姿态。

  再看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荆轲,踏上了明知是不归路的刺秦之行。秦王殿上,他刺秦失败,却仰头大笑,怒斥秦王的种种罪过。荆轲就这样死于秦王殿上,但秦王不也胆魄惊心吗?难道他不留念自己的家国故园?难道他不知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不想亲人朋友?他亦知亦念亦想,但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对国君的满腔真诚和对誓言的忠贞。荆轲死亦有千年,可他用人格立出的生命姿态却不会倒下:英勇、坚决、忠贞……

  人活于世,经历所经历的,来是一遭去是一遭,朝来寒雨晚来风。那么,该做点什么呢?

  在这人事繁杂的世界上,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唯有立出自己的生命姿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才不会迷失自我,迷失方向,才能保持真我,永远绽放生命之花。

  有了古今中外的贤人作榜样,心,豁然开朗。活在这世界上,立出生命的姿态:坚强,决绝,执著,无畏……

生命的姿态14

  生命中,不仅花儿有千姿百态,我们人的生命也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有的伟大,有的渺小;有的正义,有的无理;有的坚强,有的懦弱……但正是这些优秀的生命姿态构筑了我们中国的脊梁。

  王进喜用生命的姿态构起责任的脊梁。

  当价值几百万的设备发生故障时,王进喜作为石油工人,他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纵身跳进了水泥浆中,用身体去搅拌冰冷的水泥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代工人用实际行动来履行他工作的职责,这也使得“铁人”精神发扬光大,代代流传。他纵身跳入水泥浆的动作虽是短暂的,但那幅画面已经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让人们感受到生命姿态中表现出的那份责任。

  教师用生命的姿态构起爱的脊梁。

  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老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倒下去的是身躯,挺起的却是中国脊梁。老师用爱为学生构起了生命的脊梁,在这一瞬间,生命的姿态显得那么的有力量,充满希望。从像张米亚这样的教师身上透露出的生命姿态是无疆的大爱,值得人们永远铭记。

  战士们用生命的姿态构起为人民服务的脊梁。

  当洪水无情的袭来时,保卫在我们生命财产安全,奋斗在最前沿的是我们最可爱的战士。河口决堤,水库垮塌。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为了人民的安全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可以常日不回家,他们在与洪水的搏斗中挺起中国的脊梁,展现优美的生命姿态。他们作为一名军人无怨无悔,为人民服务,他们甘愿吃苦。战士们用坚毅的身体长城为人民构起一道永不坍塌的精神脊梁。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其坚实有力的生命姿态构起承载人民的脊梁。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以其改革求新救国的生命姿态挺起中国脊梁。

  古今多少仁人志士都以其生命的姿态构起中国脊梁,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中国魂永驻。让我们也展现出优美的生命姿态,来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的姿态15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大词人辛弃疾有一句话: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帕斯卡尔说:人只是一棵脆弱的芦苇,但却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生命是脆弱的,一阵风就可能将其折断。懦弱者自怨自艾,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达观者用“一切都会过去”来安慰自己,为生命减刑。坚定者挥出他的拳头,朝天空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一切都会过去吗?辛弃疾到死都空抱一腔热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恢复中原还我河山一日不可息,只好“把阑干拍遍”,“把吴钩看了”,饮恨长啸。暂时的止痛麻醉解不了漫长的生命的疼痛。人是悲剧性的,但“天无绝人之路”。

  苏格拉底用哲学来止痛,用豁达来疏导悲剧的速度。他到死都是贫穷的,他的爱情婚姻也不是他想象中的完美。他娶了一个河东吼狮,这头狮子曾经在他的课堂上对他咆哮,最后用一盆冷水完成了最猛烈的一次家庭暴力。对一个伟大的灵魂,这更像是莫可名状的耻辱,正当众生尴尬而不知所措时,苏格拉底诙谐地笑道:“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要跟着下雨的。”

  我看到了苏格拉底的忍耐,这种忍耐并不是强迫的,而是来自于一种无所不包的仁慈的胸怀,来自于他置身红尘又超越红尘的超哲学的境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正因为她如此凶悍,如果我能够容忍她,就能够容忍全世界的人了。”一切都不会过去的,你的无数忍耐必然造就一颗饱满的灵魂,风雨不动安如山。

  苏格拉底最后总结道: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一份。

  欲望越少,越接近上帝。人的一生都在修炼,你一生的修炼都不会白白流淌的,你所到达的必然是生命的安谧之所。

  道家强调“无为”,儒家强调“知其不可而为”。在我看来,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殊途同归。无为,表面看来,是一切都会过去,但实际上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不过是降低欲望,尘归尘,土归土,心无尘埃事,自在一身轻;知其不可而为,眼前看来诸事毫无意义,实际上一切都不会过去,未来会给予最坚定的证明。

  孔子一生百折不挠推行他的学说,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到头来“似丧家之犬”,但他的精神气度、高瞻远瞩都不会过去。

  生命应该保持好这两种姿态,要么千磨万击还坚劲,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道家儒家并不冲突,那是上帝教给人的最基本的两种活法,而这,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顿悟。

【生命的姿态】相关文章:

1.关于生命的姿态作文

2.生命的姿态作文

3.生命的姿态作文

4.生命的姿态议论文

5.立出生命的姿态作文

6.生命的姿态650字作文

7.生命的姿态作文600字

8.生命的姿态作文850字

9.800字作文:生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