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2)

时间:2021-08-31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5

  相识多年的好友生日即将到了,思索几日也不知道该送什么。忽然记起两人曾经聊天时提过的纸星星,便拍板决定,给他折一片星空。经过反复的挑选,终于选定了一种喜欢的折纸,又买了一个精致晶莹的许愿瓶,为我即将折成的星空找到了安居的“宇宙”。

  因为就读的是私立学校,每日空闲时光不多,只好不断地去挤压老师们口中所言的时间海绵,珍惜每一滴落下的时光。午休时,放弃每日最在意的睡眠时间,可能只是为了几颗或十几颗纸星;晚饭后,一改平日时慵懒的动作,只为了让那片星空多几颗耀人的星星;深夜就寝了,一个人躲在唯一能亮光的厕所里借着那几丝微光,去筑成这片星空。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的星空日渐灿亮,折纸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仪式,也是仪式感所在。但几日前,和那位好友发生了争执,所有的友情回忆一瞬消磨,我知道那片未完成的星空再无送出去的机会,但我仍想折完这片星空,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回忆,也是为了那份久别重逢的仪式感……

  记得曾经听人说起过这样一件事,少年即将远行,离别前与那位相识的好友在一起写了一封信,用见证友情的信封装订,相约少年归来之时在一同打开……这或许只是一件离别前的小事吧,但这份少年的青涩和深情却因为这份庄重的仪式感而显得格外唯美。我想,那两封信件也一定会成为两位少年一生的珍宝吧!

  无论是我那片尚未完成的星空,还是那两位十年离别的约定,其实都是对生活中小事的尊重,是为了让生活代替生存的灵动,而这便是仪式感……

  那天,你问我能否为你折一片星空。

  而我说,好。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6

  重温那时的场景,就是爱你最好的仪式感。

  时隔两年,不变的场景,不变的造型,还有不变的我们。

  我们六个是青梅竹马的朋友,以前几乎是每逢周末就聚起来,可随着年纪增大和安排满满的学习班,现在总会因为时间冲突,在面对好友的热情邀请,只能回复寥寥几个字:算了吧,还有学习。

  20xx年的元旦,我们五年级,一起随同父母来到乐清,在其中一位闺蜜妈妈公司的大草坪上,玩得很是开心,为了日后友情见证,大家想出了拍错位照纪念,只为那“咔嚓”的一瞬间,虽然花费了好长时间,但却乐此不疲。

  又一个元旦,几个家长总算是帮孩子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聚一下吧。”他们说。

  我们依旧决定来到那个熟悉的草坪故地重游,隔了两年,这儿的草可是长了不少,和我们很像。一来到这儿,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我们也像两年前那样,走到最高处,像坐滑滑梯一样滑下来,有时中途停住了,就互相开怀大笑,虽然在他人看来是很幼稚,可这却是属于我们六个人的特别记忆。

  几个家长翻出了两年前在这留下的“印记”,我们对着屏幕里夸张甚至滑稽的动作笑了好久。同是元旦,做同样一件事情,也是一场对友情怀念的仪式。那怎么能少了照片呢?随后开始模仿,似乎花了更久的时间,同样只为那“咔嚓”一下,却也还是乐此不疲。

  两年前的照片,与现在对比,个个都是大孩子了,个头也长了不少,但不变的是我们之间的永远的情谊。

  正是因为相聚,因为有了仪式感,才会使情更浓,也才不会忘记,永远也不会忘。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无趣,其实就是缺乏了仪式感,也就是仪式感,它也许是一个纪念会,也许是延续一个人未完成的梦想,或是同样的人,在不同时间,同一场景拍的照片,都会让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己。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7

  月华如水,静夜无声,轻巧地拧亮台灯,温柔地摩挲纸页,品味着安然卧在泛黄纸面上的诗句。虽然有时总觉得难解其意,但如此的端坐闲情,可能也算得是至简的仪式感了吧?

  初见仪式感,在脑海中闪现出的是激昂国歌下国旗冉冉升起,是万人欢呼下盛大的开幕式,是庄严肃穆下人人的盛装出席……这时,我不禁纳闷,仪式感难道只存在于如此宏大的场景中了吗?但除此之外,我又实在忆不起些什么了。

  我只好带着惆怅,翻开诗集,寻找真谛。看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惬意,我心中的向往之意油然而生。心想,这是仪式感吗?这样的仪式感有什么用呢?为什么只有诗人在寻觅它呢?

  偶尔闲暇,翻开了一本杂志,认识了一个原本陌生的节日——“花朝节”。那是古人为花聚会的日子,有着各种习俗和规矩。初时,我心中大为不屑,“区区小草小花,怎值得如此浪费时间?”。可反观现代人机械般的生活,又不禁一阵冷汗。

  从往昔人们对花草山水富有情趣,到现在对世间美景麻木不仁,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人们因时代的变化,越来越沉溺在世俗纷争之中,为了所谓的简省和高效,省去了一切“麻烦”和“无用”,却也消磨了仪式感,最终落得如此下场。

  仪式感是一种情调,是一种心灵与现实沟通的方式。它使得生活不再只是物质,而是更具有感情基调和自我意识。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仪式感是生活和生存间的壁垒。希望这最后的情调得以被珍视,生活似花一般的美好得以绽放。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8

  仪式感,使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好有意义。

  ——题记

  仪式感究竟是因什么样仪式的举行而衍生的呢?如果是为了某种情绪,某种心底的怀念,那么并不需要跟随其他人一起在某个特定时间去进行。就好比清明扫墓,大可以在想念祖先时就去扫,不需要非要等在清明节这一天。对于仪式感而言,节日这一因素并不必然。曾经的天才诗人海子,在大学时有一个心爱的女生。毕业后,海子每天为她写一首诗,这也是一种仪式。

  遇到一位老师后,我对诗歌非常得沉醉,也期望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样优美的诗句,也想拥有海子那样惊世的文采。我试着写诗,一窍不通的情况下,诗句总是乱七八糟,每天写一首诗对我来说是很艰巨的。妥协于“才智所限”,我的每一写一首诗,暂时变成了每天读一首诗,品一首诗。

  我想我选择这一仪式是对的。样梵说过,“诗歌会唤起那些被我们忘却的东西,那些被浮华繁华遮盖住的美好过往,那些已经陌生着婉约,隐逸,迹简,意淡的诗意生存。生活本就是充满着离乱与温暖,当一地鸡毛成为不可避免的日常,保留着初心的向往与诗意的安放,便显得尤为弥足珍贵。”诗歌总是很美,爱读诗的人总不是为高雅而读,而是为那一份轻盈的触动。也许是出于仪式感,我读诗总要放几首纯音乐,让诗句中充沛的情绪在乐声中跳跃,让品诗更有意境。

  仪式感是一种“感”,借助于外物来加强仪式是必要的吗?我想不是,心中的美好,才是仪式感聚焦的终点。

  马德说,相思是“烛灭了,灯亮了;灯灭了,月上了;月隐了,朝出了;夕阳尽了,大地暗了,心亮了。”这句话不只用于相思,我觉得用在仪式感再适合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