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_1000字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
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绿色生活
此刻,在我所坐考场的窗外,正有几树青葱的绿叶,一团一团,茂盛盎然。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错落成或深绿或浅绿的绿湖,在微风下,荡起绿色的涟漪。
瞬间,我因高考而不安的心,莫名地,平静了。
在现在的生活中,绿色被赋予了太多的含义。它是和平鸽所衔来的橄榄绿,它是松柏四季不败的生命力,它更是如今大热的低碳环保。可还有多少人记得,属于绿色的,本来的生活?
又有多少人记得绿色本身所有的力量,让心平静的魔力?
苏东坡在看着那赤壁汹涌的碧波,高呼着:“大江东去,浪淘尽”,贬谪的抑郁一扫而光;
竹林七贤徜徉在竹林绿色的海洋中,饮酒赋诗,在浊世中如莲般出淤泥而不染,心灵安谧平和。
自古以来,有多少隐士君子在绿色的浸淫下,过着真正的绿色生活,荣辱皆忘。
只是啊,这样的绿色生活,正在离我们远去。
我们越来越忙。学生忙着考试,商人忙着赚钱,政客忙着拉选票。绿色,成了橱窗里的玩具,偶尔获得行人匆匆一瞥。绿色生活——-闲适宁静的生活,更多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遗忘在尘埃里的过去。
看着富士康的员工一个又一个决绝地往下一跳;看着丰田的汽车一辆又一辆地灰溜溜地被召回,我不禁问:现在的生活,怎么了?
丰田曾以高质量、优服务着称,却因急着在市场上攻城略地,让所有神话,努力打回原形。
是因为生活缺少绿色了吧!
这份绿色,不是室内的小盆景,城市的小绿化,或植树节偶尔种的几棵树苗所带来的。这份绿色,来自心灵。
这种绿色的生活,不是碳排放逐渐减少,世界摩擦渐渐低调,或在一次次灾难中体现的生命顽强所代表的。这种绿色生活,是不再汲汲于富贵,不再戚戚于无名而带来的。
绿色,是诗意,给人宁静的颜色。绿色生活,也该是让人可以在路上信步走走,慢慢欣赏的生活啊!
我期待着我所向往的绿色生活,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笑,世界,真正和平。
窗外,绿叶摇晃,似乎在为我加油,鼓掌。
【简评】此文联系实际,解说“绿色心境”,写得潇洒自如。“那一天,所有的人都可以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笑,世界,真正和平”,多么纯真可爱的祈求啊,难怪窗外的绿叶“似乎在为我加油,鼓掌。”(何永康)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我国的国际环境日的主题,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一家三口是积极的响应者,不信就来看看我家的绿色生活吧。
每个家庭的生活都离不开衣食住行,我家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展示一下我家的绿色生活吧。
首先来说说我家的“衣”。我家的买衣原则是少而精,不买不必要的衣服,因为我平时在学校都要穿校服,爸爸平时在公司上班都要穿公司制服,所以爸爸和我对衣服的需求量都很小,只会买双休日需要穿的衣服。妈妈对衣服的消费的自我控制也很严格,她买的衣服都是那些永不过时的经典款式且品质比较高的衣服,每件衣服都是精挑细选的,能穿上好几年。另外,我们还有个善用旧衣服的秘诀–衣服穿旧了可以先当睡衣,穿破了还可以当抹布或改制成靠垫、坐垫等家具用品。洗衣服当然更离不开低碳,我们的经验是衣服多的时候用洗衣机洗,两三件衣服就用手洗。洗涤剂的使用也是严格控制的,据统计:少用1千克洗衣粉,可节能约0。2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72千克。少用洗涤剂也是低碳减排的一种好方式。
我家的“食”十分节约。首先是减少粮食浪费。一来是因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重要的是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节能约0。18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在家里吃饭当然是按需做饭、剩菜剩饭采用适当方式储存到第二天使用,在外就餐若有剩余也一律打包回家。此外,我家很少有酒的消费,只在过节时偶尔喝喝红酒,这也算是一种低碳生活的表现吧。
我家的“住”同样低碳。我家的装修是现代简约型的,所耗用的装修材料不多,而且都选择了环保型材料,不但减少了浪费也保证了我们的健康生活,可谓是一举两得。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特别注重节水、节电、节气。我们的节水措施是节约每一滴水,妈妈会用淘米水洗蔬菜,洗完蔬菜的水还可以冲洗马桶;我家的节电的两大重点是使用节能灯具和控制空调的使用温度。我家的灯具已经全部改用节能灯,我们三个人都已经养成了随手关灯的好习惯。开启空调时我们会自觉控制温度,尤其是在空调使用率最高的夏季。我家的夏季空调温度都控制在不低于27度;我家的天然气使用也是严格控制的,无论蒸、煮、炒菜都会将火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我家的“行”也同样符合低碳原则。虽然,爸爸妈妈的经济能力足够承担私家车的费用,但为了低碳出行,我们家至今未买私家车。我们三人上班、上学都是乘公交车和地铁,实在有需要时才会乘坐出租车。
这就是我家的绿色生活,简单而快乐。我们做得到,你们也一定能做到,快加入我们的行列吧!作文
海德格尔的命题“人,诗意地栖居”原存于哲学家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中,但其究竟有着丰富的可阐释性,提及它,不同的人在头脑中展开的图景也是迥异的。但对我而言,它恰恰勾勒了未来的绿色生活形态:
一片人造植物叶——凸出在像的右下角。从仿生学的角度看,喊了很多年的口号“改造自然”改为“敬畏自然”或“师法自然”更妥帖些。植物则被人类的福祉既光合作用,而弱化甚至消除光能这个作用前提,无疑将掀起一场绿色革命。以人造植物为首,大批仿生产品将腾越出世,大自然则成为技术产业无尽的创新之源。
一块优质稳定的水源地——浮动在像的中央。“因地制宜”是都市生态建设的要旨,定量规划上海水,努力复原天然林。黄浦江在供水队伍中不再一枝独秀,大容量高稳定性水库的建成将令市民欢欣雀跃;青葱中隐映着勃然生机,人工林将脱掉“绿色沙漠”的恶名。
一个减量再生的循环经济——废弃物处理器赫然在目。回收网络连通生产者、商家和消费者,政府和民间力量集合而成,将每天制造的垃圾分类填埋、焚烧、亦或再利用。吞吐电池的鸭嘴箱、清洁化肥合成机、“三废”即时处理系统等推陈出新,专门绘制一幅生态地图,使设备齐全的维护点明晰可查。一言以蔽之,高效轻质的GDp将同环保比翼双飞。
我素来喜读科技文摘,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惨烈角斗,便如同两个旋转相扣的齿轮,在平面媒体上碾过留痕。于是又了上述所想,三面一体。暑假初放,上海科技馆为学生深化科学与人文素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决定去第二遭,“科技创造绿色生活”主题展馆给“未来科学家”提供了畅想和实验的平台。走近展区所设的生态小屋,竹木外构气质亲切,形态古拙;太阳能内置气息冷峻,外现代化。
坐在拥有“环保内芯”的电脑前,随奇妙的向导软件来一番操作,亲手“阻止酸雨的形成”,“整治温室效应”。先前我储备了些生态知识,却在这里捉襟见肘。
我曾思索:称科学为“真、善、美的统一”是否过誉?偶然的机会,在一份语文试卷上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符合自然本质、具内在研究价值、有艺术美感,科学之真善美,正在于此。我无语。而科技馆独具匠心的展览,又以一种朴素得逼人的美感,教我眼见为实——绿色乃万色。
主题展的观者,倘沉下心来,会产生强烈的时空交错感。想那“人与自然”,洹古的母题,也在精神与物质世界中被轮番地折磨,连着未来,牵绊着过去,推着现在。“雕刻时光”照搬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的自传名,它催人琢磨。我们揣着三分憧憬、七分忧患,游历了一番“绿色”,而与艺术家伟大而寂寞的心灵,竟也靠近了一些。插上翅膀的想象等待成熟,“雕像”与现实终有相合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