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山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1-08-31

关于小学生写山的作文600字集合7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写山的作文600字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生写山的作文600字 篇1

  清明节到了,是一个踏青旅游的好时候,在这个小长假里去寻找春天的美丽。作为一个南京人,你知道哪里春意最浓吗?在我看来,那非得牛首山莫属。俗话说“春游牛首,秋游栖霞”嘛!这是南京人最经典的春季游玩线路。

  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我们几家人决定去牛首山踏青。车窗外,马路旁边青青的柳树,如同绿色的绸缎,在春风里飘来荡去;粉色的桃花和海棠宛如明丽的云霞;碧绿的小草、金色的油菜花映衬着蓝蓝的天空……车在其中走,就像开进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最美人间四月天”,视觉的春天缤纷多彩,五彩斑斓,美得让虫虫都忍不住集体出动。它们在花丛中、在草地里欢快地扭来扭去,飞去飞来,非常得热闹。春天就是盛开,春天就是蓬勃!

  到了牛首山,爸爸妈妈们决定搞一次野炊,让我们“尝一尝春天”。在山腰处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我们大展身手,谱写锅碗瓢盆交响曲:爸爸们搭起了帐篷和吊床,妈妈们在理菜。炒菜的炒菜,烧火的烧火,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四个孩子也被分配了任务,在山上“探险”的同时,需要拾捡树枝,作为生火的柴禾。厨房里,烟熏火燎,炒菜的香味混合着袅袅的炊烟飘散在空气里,那种香味在我们家里并未有过。妈妈说,这就是乡土的气味。菜陆续端上了桌,牛首山的马兰头、菊花脑、枸杞头、木杞头……汇聚成了别具风味的野菜宴席。我们小孩子手里的筷子飞快地在菜盘里夹来夹去,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啊,春天的味道原来是青青涩涩的呀。

  尝过了春天,我们继续爬山,大家没走柏油大道,为了增加趣味,特地选了一条小道走。这条山道没有石阶,有的只是人们踩出来的高高低低的脚印,拨开竹条,拉过树枝,大手小手互拉互拽,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牛首山的标志性建筑——弘觉寺和七层塔展现在眼前。遥想前人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今的弘觉寺不再香烟缭绕,灿烂的黄色外墙在如织的游人中显得静穆而寂寞。大人孩子竞相奔逐于寺外温暖的春光里。

  下山时,路过一条小溪,我带头冲了过去,发现水里有小鱼和小虾在游动,我们伸手去捉,有蝌蚪摇摆着滑过手指,春天的感觉我摸到了——凉凉的,滑滑的,就是抓不住。

  我喜欢牛首山的春天。

小学生写山的作文600字 篇2

  听说贵州铜仁的梵净山很漂亮,所以今年暑假我们全家特意到梵净山游玩。

  坐了一天的车,我们赶到了铜仁市,准备先住一晚第二天再出发。第二天我早早的就起来了,催促着爸爸要他早点出发。从这里到梵净山大概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路上我们欣赏着沿途的美景,心里别提有多惬意了!快到景区的时候山势有些起伏,我们坐着车随着山势的起伏时高时低的向前开着,小溪在我们身边流淌,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我正纳闷,这小溪的水从哪里流下来的,到了景区里面才知道,哦!原来是从梵净山顶流下来的。

  听导游说: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有 2494米 ,这里完全找不着人工景色的痕迹,主峰的“蘑菇石”更是一道神奇的景观。进入景区我们坐了20分钟的观光车才到达坐缆车的地方,如果走路上山的话需要5个小时呢!随着缆车慢慢的驶出,我兴奋极了,缆车由一根绳索慢慢的向上拉着,渐渐地山离我们越来越近,地离我们越来越远,远远望去群山环绕,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快到山顶的时候我们已看不见山在哪,只有一层白雾笼罩着我们。出了缆车,我们步行登山,山顶早已雨雾弥漫,有人说:这里经常下雨,让人感觉像雾像雨又像风。山顶的最上方有块大石头,这就是最富盛名的“红云金顶”了,又叫“蘑菇石”。这石头好像从天而降,镶嵌在另一块大石头上。石头很陡,我们只能顺着石头攀着铁链一步一步向上爬,我们每个人都紧紧地抓着铁链不敢松手,也不敢往下看,好像往下看就会掉下去一样。好不容易爬到了金顶,我的腿都发颤了。站在金顶上极目远眺,整个一片云海,顶上凉风习习,刚才的满头大汗早已被阵阵凉风吹走了,真不愧是避暑胜地呀!金顶上有两座庙,一座供奉释迦摩尼、一座供奉弥勒菩萨;我们分别都去叩拜了一下后,趁着还没下大雨,踏着陡峭的楼梯下山了。

  下到半山腰,居然还发现两座神奇的山。一座叫“万卷书”,一座叫“一线天”;这里的山都是一片片很薄的山片堆积而成,层层叠叠,传说是玉皇大帝看过的书,被留在了这里。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呀!

小学生写山的作文600字 篇3

  我和爸爸去南京探亲,共在那里待了三天,牛首山是我们第三天去的,离大伯家不远。

  我们开车去大约十分钟就到了山脚。那里有一个小亭,我们下车歇歇。眼前的路是由石板铺成,路旁种了些竹子和乔木。坐在亭子中赏心悦目,宛如人间仙境,不时传来几声鸟鸣,亭子显得更加幽静了。

  这附近有许多的景点,什么舍身崖、罗汉泉。可是要全游一遍,恐怕一天是不够的,于是我们选择了两个景点:唐塔和郑和墓。

  我们先到了唐塔,花了十元钱门票。可里面却只有三样东西,一位高僧的雕像、钟楼和“著名”的唐塔。高僧的雕像倒是没什么意思,我们只和它合了个影。钟楼却很好玩,里面有一个大钟,我不知道撞了多少次。但有一次,我撞着撞着,钟里忽然走出一个人来,吓我一跳。原来是爸爸啊,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钻进去的。不过这个唐塔据说来头不小,一共造了三次,毁了两次。唐朝的时候造了起来,后来不知道被谁一把火烧了。明朝时重新造了起来,抗战时又被日本人搞塌了,1994年再次重修,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上到塔里,感觉真不是滋味,因为塔的围栏很矮,所以禁止我们游客出塔到外面,这就不能从塔上看外面的风景,一点游塔的感觉也没有。

  找郑和墓可花费了一翻周折,我们找到了献花崖,不对,找到了隐龙湖,也不对,找到了宏觉寺,更不对了。找来找去,绕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找到了郑和墓。

  到了郑和墓,我满怀期待,在门口一共交了二十元,谁知里面也是冷冷清清的,郑和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航海家,有记载是七下西洋,但实际上下西洋的次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可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记载被火烧了,资料也就这样被毁了。郑和纪念馆里还阵列着许多出土的物品,可惜这些光荣的历史已经“腐烂”,等待我们去重新唤醒它们。整个墓园倒是十分的干净整洁,基本上没有杂物。我们在这里逗留了一会儿,便返程回家。

  我们原路返回,一路上我们一直在说:“郑和呀,你这么伟大,可留下的东西却那么少,为什么不多留点,好让我们纪念纪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