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

  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

  1、模拟课文情节:

  ⑴“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

  ⑵“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

  ⑶“‘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⑷“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

  2、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

  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

  二、初读课文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略)

  3、指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四、再读,交流

  再读课文,勾画出你喜欢的语句,交流一下,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内容

  1、图上画的是哪个场景?

  2、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这时表现的语句,小声读一读,从中你体会出什么来了?

  ⑴自由小声地读一读。

  ⑵体会、感悟。

  ⑶指导朗读。

  二、出示第二幅图,体会“可贵的沉默”的意思

  1、这幅图和第一幅图有什么变化?

  2、默读课文这部分,从中找找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了?

  3、这时,他们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从文中画下来。

  ⑴小声读一读。

  ⑵你又有什么体会?

  ⑶想象这时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⑷假如是你,你知道吗?

  4、学到这儿,你想想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如果没有这沉默,旧不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不懂得去珍重别人对自己的爱;有了这沉默,同学们才会用自己的行动去关心爸爸妈妈,所以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三、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报他们的爱。)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2

  【教学资料及分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的第一篇,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真情,关爱他人”。这篇课文对孩子来说,它是一篇“爱”的`教育。课文以一课堂的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载体,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述的重点。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述,讲述的是:老师在上课时,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明白自己孩子的生日,然而孩子们却很少明白父母的生日。在孩子沉默之际,老师引导孩子们要学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爱。

【设计理念】

  本课在学生完全没有预习的状况下讲授。教师针对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预设、生成,透过创设情景、以演代讲、图文结合、品读感悟等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恰恰、缓和、外婆、推荐、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资料,体会沉默的可贵,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4、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沉默的可贵,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以演代讲;图文结合,品读感悟。

  学法:品读感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孩子们的情绪变化,理解沉默的可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重复、恰恰、缓和、外婆、推荐、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

  2、读懂课文资料,体会沉默的可贵。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课文资料,体会沉默的可贵。

  难点: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字,理清脉络。

  1、以演代讲,导入新课,质疑,设疑。

  2、初读课文,自主学词。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

  (2)学习生字,重点学习“迅”、“速”及“贺”。

  (2)借助插图走进文本:用上“祝贺”这个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资料。

  二、在“热闹”中感受爱——学习第一部分。

  观察插图,你想到什么词?从哪些句子能体会到孩子们的情绪?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品读感悟:

  (1)“明白!”“明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2)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3)我的情绪迅速地传染给了他们,他们随着我一齐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2、总结,过渡到第二部分。

  在“沉默”中寻找可贵——学习第二部分。

  1、划出描述课堂安静的句子,圈出表示安静、沉默的词语。

  2、理解沉默的可贵。

  (1)想象孩子们在这沉默的一分钟里,想到了什么?

  (2)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孩子的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2、课后阅读《爱的教育》,跟父母或老师交流你读了之后的感受。

  【板书设计】

  可贵的沉默

  热闹沉默

  (感受爱)(回报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知识。

  二、享受“沉默”,策划爱的行动——学习第三部分。

  1、孩子们如何向父母表达爱?你是从哪里明白的?

  2、为什么说孩子们“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

  三、学生交流课文中不懂的地方,学生互相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综合性学习活动:关心父母及他人,给父母制作亲情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