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第二篇:世界人口危机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公元初年时,全世界总人口只有2.7亿,1830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从此以后人口猛增:1930年为20亿,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11日达到50亿。第二、三、四、五个10亿分别用了100年、30年、15年、13年。现在世界上每年增加7500万人,每天增加20多万人,每秒增加2.5人。预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3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40年增加了一倍。到1989年4月14日已经达到11亿。 随着人口的激增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多。有人认为,一个地域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限制了人口的数目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与冲击就变得越来越大并且认为未受抑制的人口增长有可能导致马尔萨斯学说灾难。另一方面,人均耕地也将越来越少。世界人均耕地从1975年的3100平方米将下降到本世纪末的1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也将从目前的1000平方米下降到本世纪末的800平方米,粮食将成为严重问题。一些人类社会学观察员建议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人口,但是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这个观点,人口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

  第三篇:人口密度

  要问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些地方?自然是公共场所的密集区,特别像春节的火车站之类的地方,用“人山人海”已不足形容了。但倘若常年常时的人口密集区,我想学校也可算其一了。

  若要论起学校中的人中密集者,我想我们学校该算上一个了。在成立集团之前,我们学校已拥有两个分校区,其时学生人数在四千多,其面积却小得可怜,人均占地面积几乎成了全省最小的了,至少在全县已找不出这样人口密集的学校了。总支书记曾笑言在我们的老校区拥有着最好的师资和学生,有着一流的教学质量,但却拥有全县最老旧的房子,最狭小的空间。那些老房子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虽然年年都在修却补不上年龄的衰老,有一次好像有一根椽子也掉下来过,日光灯也有掉下来的。另一边的木结构老房子――教师宿舍,踩上去的每一步都会发出惊心的声音,我也曾在一楼住过,还闹过电线短路的惊吓。

  在那样的房子里曾有一代代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过。那里的教室比现在一般的教室要小很多,但教室里人最多时可达74人一个班,我曾教过这样的班级,教的是体育,这么多人排成四排,从头望到尾感觉很长了。而那里的操场却是小得可怜,一圈当时是120米。现在呢,明珠校区原是福年完小,也是一个弹丸之地,操场周长在两百米左右,学校走的是精品路线,全部用了塑胶,容纳了两千多名学生,老校区正进行教学楼改造,也容纳了两千多名学生,现在的柯北校区原是双梅完小的新校区,不过校园面积较大,二期还在计划中。这样有5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师的小学,却分割在几块小地块上,与现代化教育真有点不相称的感觉。

  人们总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却看不到对教育的大投入,这样大的学校,所有教室在高温天气都没有空调,教师办公室也没有,每个班级的学生虽经严格控制,却也还在五六十人一班。即使教育局吧,几经易址办公地点,现在算是有自己独立的地方和楼房了,也还是在实验初中后面像居民楼似的一幢,比起气势雄伟、占地广阔、拔地而起的其它局办的大楼来,不知要逊色多少了。像地税局、国税局、建设局、法院……哪一个不是造得像模像样,二十来层的全钢架结构,一色的青黑色幕墙玻璃,宽敞高大的门厅,可与省级机关大楼相媲美。而每天上下班的人也就几十个人,也不知是什么时候进去、什么时候出去的。比及学校用地的紧张与政府大楼的宽松,心里难过,那样的人口密度对比实在让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