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童年趣事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4

  今天从山间小路走,突然发现了一只野兔,“嗖”的一下,野兔从路这边跑到了路那边,向山顶跑去,很快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思绪就被这只野兔拉到了童年。

  小时候,每当暑假,贪玩的我们就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岁数大一点的学着大人们割麦子,小一点的就捡遗漏在麦田里的麦穗。孩子的贪玩性决定了我们对辛苦的农活没有多大的耐心和韧劲,过不了多久,就会呼朋引伴,三五成群上山采摘野果、掏鸟窝寻找乐趣。

  有一次下地干活干累了,我就约伙伴们上山找野兔。在一道山梁上,我们惊动了在茂盛的草丛中睡觉的野兔。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一个野兔猛地从草丛中跃出,拼命向山峰更高处奔跑。我们想如果把野兔往山头追,野兔会累得精疲力竭,最终成为我们的猎物。于是便一鼓作气穷追不舍,从一道山梁追到另一道山梁,从一个沟壑跳过另一个沟壑。跑在前面的伙伴使劲投掷石块,追击野兔,跑在后面的合力大声叫喊着,以震慑野兔,让其减速调转方向。

  气喘吁吁地追了大半天,等到我们越过对面的山梁时,野兔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这让我们十分懊丧。

  下山后把追兔的经过详细说给休息的大人们听,大人们对我们的傻劲感到很好笑。他们说你们犯了一个常识的错误。你们应该向下追野兔,而不应该向上追,因为野兔前腿短,后腿长,善于向高处奔跑,尤其是在遇到险境时。如果它从高处向低处奔跑,后腿使不上力气,会接二连三的栽跟头,加速落入困境。况且,向上奔跑的时候,人容易疲劳,而野兔则恰恰利用身体的缺陷,把劣势转为优势,脱离险境。

  我们恍然大悟。玩性不改的我们又兴冲冲地上山,从山头向山脚搜寻刚才逃逸的野兔。不久我们果真在野兔消失的山岭发现了啃食野草的兔子,我们蹑手蹑脚并没有急于惊动它,而是分头站在高处从不同的方向包抄野兔,野兔迅速发现险情,立即跳出草丛企图向上逃跑,不料陷入了我们的包围圈,野兔只得向下逃跑。果如大人所言,慌乱的野兔向下跑得越快,栽的跟头越多,我们轻而易举地捕获了野兔。

  推物及人,我们和野兔相比有时真的很相似,不同的是逆境中的人们向往顺境,把逆境当做绊脚石;而野兔却恰恰相反,在顺境中如履薄冰,向逆境深处走,反而如鱼得水,越走越开阔。

  找到规律,跳出思维的定势,化劣势为优势,必胜。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5

  时间犹如长江东流的水,飞快的带我走出了童年,回过头来仰望童年的我。一件件童年趣事涌上了我的心头。童年就如一桌美味盛餐,有苦,又酸,有甜,也有辣。‘童年往事一幕幕,费尽口舌难说尽。’不错,童年的丰饶,童年的充实,真是一言难尽。

  记得,这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太阳用它这火辣辣的热量烧烤着大地。

  这时,正是夏枣旺相的时候。我们小伙伴七八人成群结队的刚刚到小河里爽快过。大家都慢慢的往家走。大家似乎都很渴,口中的唾液都干了。突然,我们中的老大(由于他年龄最大,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大。)开口了:“走,我们到东村的这个老头家偷枣去。”这时,东西好几个村的枣,数他家的最大,最甜,所以,大家才提出了这个念头。大家都点头同意了,便向东村老头家走去。

  不一会儿,一刻硕果累累的大枣树油然而生,大家都来劲了。由于我们都是农村小子,所以爬墙上树十分内行。我们纷纷一个箭步他在墙上,腿用力一蹬,双手便攀住了墙头。我们从墙头往里探,没有发现老头的踪影。便一个个上了树,摘一个尝尝,这甜味就别提了。大家便在树上分散开,七手八脚的摘起来。大家摘的正起劲。突然,老头从茅厕里钻了出来。我们定了定神,然后都不动了。因为我们不动,没有声音,他就不会发现我们了。可我们里边也有胆小的,见了老头,忙慌了手脚。想用最快的速度逃跑。可是一。下子踩了个空,“扑嗵”一下,掉在了地上,老头一眼看见了他,发现了我们。他回头这竹竿想打我们,这个孩子为了将功赎罪,掩护我们。他掩开了老头,大家手忙脚乱的往墙上逃。老头见了,又赶了过来。大家由于为了逃跑,何况还要保护偷来的枣。所以往墙上跳时,不是磕破了皮,就是划破了手。这个小孩趁老头来追我们,也逃走了出来。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没有落难者。大家兵分多路,返回了家。老头在这里捶胸顿足,因自己的早被偷而懊丧。

  以后,我没当见到枣,就会回想起聪明伶俐的伙伴;捶胸顿足的老头;跟胆小又敢于弥补的小孩。

  童年童趣,令我回味无穷。顽皮淘气的我;跟一群齐心协力的伙伴。童年是美好的。他令我再顽皮中获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但是,如今的学习生活已夺走了我的童年。我将要永久的说声:“再见了,我这美好的童年。”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6

  在童年记忆中,早秋天最令人愉快的事情,就是在那院里打下枣子。

  那时候,我们家搬到一个大院里。大院中种了不少东西,有枣树,柿子树,院门后的那一块,还和了栀子花,每到栀子花开的季节,路过院前的人,总是也夸这家院修的好。我们家只是租住在院里一间,房东是一名花甲老太太,老太太一个人,常年孤寂,闲来无事的时候,我总是瞧见她在院里晒太阳,穿着碎花布衣裳,素色宽裤,在椅子上倚着,阳光照耀在她的老花镜和苍白的头发上,显得安静又美好。

  她有些老了,院里的事情,基本都是我们这些租客在做,老太太没这样要求过,就是大家伙也喜欢,都是一个院里的人,又多是外地来的,邻里之间,关系都处的不错,加上老太太的房租便宜,人也和气。偶尔也有人,跟老太太要点小地方,种点小菜什么的,老太太也好说话,自然就更照顾这院子了。

  院里的果树多,但是多不是很有趣,像柿子不摘,熟透了就只能落一地,看着也不舒服。花草多是看看,偶尔路过的人喜欢摘栀子,但是栀子摘下,也活不了多久,有一两次教训,摘的人也就少了。所以最有趣味的,就是两棵大枣树,因为可以打枣,乐趣就多了不少。刚开始大人们总是教着打,后来大人们忙了,也都不爱管这事了。现在想想,几个枣子分了几个顽皮孩子,也不好抢,大人总是要让着孩子,倒也是一件吃亏的事情。

  此后,打枣子就都成是我们孩子的活了,那时候,总是有孩子在院里玩,有的还带着别家的孩子来院里玩,可是热闹了。到了枣子熟的季节,可不就是更多顽皮鬼来了。其实大多是来捡枣子的,个高的打的到,个小的就偷着捡。弄完,每个个小的`再给打枣子的人几个枣,大家处的也愉快,也不是特别争啊抢啊的,就是有,在老太太出来以后,大家也就不吵了,老太太不爱说话,却总是笑着,看着很温柔,时不时还给我们几个糖,所以我们总是喜欢她的。在那住了好些年,发现老太太总是看着我们打枣子。所以每年,也都挺和谐的。打枣子动静大,孩子们闹腾,自然要吵她的,我总觉着,她是喜欢这样的热闹的。

  现在想来,那倒是一段不错的时光,我也不知道院子现在怎么样了,院里的那些人,也没了联系,老太太的样子,我倒是记得一些,只是也不太清晰,可觉着温柔。挥挥竹竿,打下枣子雨,孩子爱这样的雨天,软软的土地也不畏惧着的接着,老太太在自家楼上阳台,静静地向下看着,孩子们手酸了,一仰头,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