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作文700字8篇

时间:2021-08-31

七夕节作文700字 篇1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农历七月七,牛郎织女来相会,喜鹊忙着搭喜桥,人间处处欢笑声。

七夕节作文700字8篇

  夏夜里,我与奶奶一同在庭院中纳凉。这夜里的风,倒也凉爽,我便缠着奶奶给我讲故事。奶奶摇着蒲扇开始讲起“牛郎织女”的故事。“……后来,就将七月七日作为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相会的日子。”在柿子树叶“哗——哗——”的声响中,奶奶结束了故事。扎着牛角辨的我抬头望着奶奶,好奇地问:“什么时候才到七月七呀!”随即又为牛郎织女报起不平:“王母真讨厌,牛郎和织女一年就见一次,怎么够嘛!”奶奶含笑摸着我的头说:“过两天就到七月七了!”年幼的我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替牛郎织女们高兴……那是我第一次对七夕有了印象。

  每年端午是妈妈都会在我的手腕上系上“花绳”。花绳是由几种颜色的线编制而成,煞是好看。妈妈说这花绳要一直戴着,到了七月七就扔到天上去,给牛郎织女做喜桥,让他们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些,夜里的喜鹊是要睡觉的,毕竟“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一年一次的相会可马虎不得。

  天空中的牛郎星与织女星离得很远,中间那一道银河是不是王母的簪子?有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意味。

  七月七,人间也很热闹。古时候的公子小姐们只有在这一天可以见上一面,以解相思之苦。或许正是“距离产生美”,又或是“若即若离”,古人的情感总是格外浓厚。

  奶奶说七月七乃天要早些睡觉,夜间的离别之意小孩子受不了。一次七月七的夜晚,我偷偷地拉开竹帘向外看,天空中灰蒙蒙的,一颗心也看不见。我心想:难道牛郎织女已经分离了?忽然间第一次感到时间流逝的快速,时间的无情。竹帘一处角落中,我探出半个头,愣愣的望着天空,竟流下了一滴不知为何的眼泪。“离别”这一词我便第一次有了领会。“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长大后一次跟朋友无意中谈到此事,一向不文艺的朋友竟说了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看着她,静了几秒,心中豁然开朗。

  现在每年七月七,我们家人都会聚在家中,一堆不知被奶奶从哪里翻出来的家乡风俗,也变得有趣起来。吃过饭后,奶奶唱起了《鹊桥仙》,大家一边听一边跟着打起拍子。“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在柿子树叶“哗——哗——”的声响中,奶奶结束了歌声,与数年前一样,好像什么都没变。天空中牛郎星与织女星好似也真真依偎在一起了。

  七月七,向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爱的人,说出心中的情意。

七夕节作文700字 篇2

  1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2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3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节作文700字 篇3

  又见“七夕节”,人未动,心已牵盼~~~

  又见牛郎织女银河戏水把手牵,可曾记得,那年,那天,那时的月,因为这对儿可人儿而圆的那么伤感,月圆日本是合家团圆,和暖喜庆之日,可这对儿可怜儿的人儿啊,一年才能见这一次啊,凡人的团圆,举杯,酌酒,沁花,赏月~~~而他俩不知是该泪流满面,还是应该吟吟低语~~~

  又见“天仙配”那个古老充满神话色彩,却经久不衰的爱情故事,有时候,我会不禁的想,为什么唯美的爱情故事,一定配上悲怆的结局呢?或许是因为这个故事太美了,如果再是喜剧结尾。反而让人觉得不真实,太完美的爱情,再羡煞人的同时,也会让人倍感遗憾吧,人世间的爱,你你我我他她,聚聚分分,分分聚聚,似乎只有这样平常又复杂的爱才能算得上是“完美”的爱,有缺陷的爱才是真正的完美。

  又见“情人结”,初恋时,我们只是手牵着手,就能感觉到彼此的心跳,开心的告诉自己,我有朋友了,当手心不自然的渗出汗时,不经意的脸红了,于是我们牵着手,只是压马路,走走停停,歇歇念念,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很远,那时我们的心却很近很近~~~情人节---情人结,两个情人的心打了个结,这个结可以是永结同心结,也可以是个让人纠结的死结,心不在一起了,“结”自然就断了。可能连打死结的机会都没有了呢。

  又见“天上人间”,后人传来一段段佳话,说七仙女的善良和知性,比她的美貌更让人心动,天上锦衣玉食的生活,都抛弃了,母亲给安排的门当户对的亲事,也丢掉了,只为了那个傻傻的董永,他,什么都没有。

  殊不知,有多少人羡慕董永那个傻小子~~~

  殊不知,天上的仙女,一样寂寞,一样期望真实而美好的纯爱~~~

  殊不知,这天人之恋是悲,是喜~~~

  天上,神仙正徜徉~~~何不去人间走一朝,喜,怒,爱,乐~疯,癫,痴,狂~~~这样的日子过得才叫火辣刺激,品百味后,方知平淡才是真。

  殊不知,天上方一日,人间已一年。

  人间,百姓有百态~~~羡慕神仙无忧无虑乐逍遥的生活,要是能飞上天,哪怕一日,枉活此生。

  情人节,作为现在的未婚男女,都会欣喜的开心的热闹的过着~~可是,等结了婚,谁还会记得当初的情人节约定,没有了情人节,爱人节还没出台,我们能期待的是20年的银婚,50年的金婚,60年的钻石婚。还有临终前,说的那句:老伴儿,谢谢你啊~~~陪我走了一辈子。

  情人节。属于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