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后招收启事

时间:2021-08-31

2015年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后招收启事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北京院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兰州地区中心)、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成都地区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武汉地区中心)整合而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是一个集图书馆、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科学期刊编辑出版、科学文化传播等服务、研究与学位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拥有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国际、国内本领域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在全国图书情报档案学界有突出的影响,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研究项目。具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国家科技文献情报档案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在领域内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经批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始招收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广大科技人员申报。

一、招收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合作精神;

  2.具有博士学位,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以及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背景,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本中心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不得申请留本中心作博士后。

 二、招收研究方向及要求

  研究方向1:研究数据与教育资源的管理与服务

  研究与教育数据(资源)在这里被定义为产生于并服务于研究或教育过程的类型丰富的各类内容,包括数值数据、图像、空间地理数据、课件、音视频、文本等等。它们是数字科研和数字教育的基础,也是新环境下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新内容新挑战,是文献情报机构嵌入科研教育过程、支持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个方向进一步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1)围绕科研或教育项目生命周期的科学数据管理;(2)围绕数据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监护技术以及公共服务机制;(3非文本信息资源的描述、组织、保存和利用技术体系;(4)研究数据与教育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5)研究数据与教育资源以及其他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关联服务;(6)文献情报机构的研究与教育数据服务,等等。

  科研能力及专业背景要求:具有科学与教育数字资源领域的学科知识或相应的实践与管理经验,毕业于相关专业学科、计算机与数据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有志于深入研究、创新和推进研究数据与教育资源管理的博士毕业人员。

  研究方向2: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

  随着数字时代的深入发展,信息资源形态与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与开放创新对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知识单元的关联、重组与计算成为信息利用的新需求。开放出版与开放获取及开放存储运动又为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方式带来渐变式的根本性改变。语义信息应用需求推动信息资源在开放化、结构化以及语义化等方面进行深化与改变。这些改变是传统信息资源建设所无法涵盖和处理的,必须重新定义信息资源建设的内涵,并通过对信息资源建设中资源发现,评估选择,采集与存储,结构化描述与知识化组织等多个方面的改变与新建,以完成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再造。本方向重点研究开放信息环境下信息资源向知识资源转变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包括发现、遴选登记、结构化语义化知识表示与知识组织等。

  科研能力及专业背景要求:对开放信息环境的基本状态、政策法律体系及发展态势具有鲜明的了解,熟悉数字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的基本技术方法,包括元数据、知识组织体系(传统知识组织体系、SKOS、OWL语言等)、本体、关联数据、知识表示技术等,并致力于信息资源向知识资源转变的相关研究与探索。

  研究方向3: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的技术方法

  面对着海量分布的数字信息资源,需要有效推动这些信息资源从“Data到“Information”,再到“Intelligence”和“Solution”的转换,有效促进这一转换即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目标。具体而言,本研究方向致力于利用新兴的知识技术(文本分析、知识抽取、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等),对海量的数字科研信息资源进行挖掘和分析,使情报研究人员、战略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图书馆用户能够及时从这些数字科研信息资源中发现和了解新的知识,提高数字科研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在当前环境下,本方向需要重点研究和突破一系列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它们包括:(1)知识抽取(语义标引)技术,着力于实现文献内部知识对象和对象关系的有效标引;(2)知识关系揭示技术,着力于揭示文献的内部知识网络结构和主题关系;(3)知识组织和存储技术,着力于开发知识的组织、存储、访问、重用的新技术方法;(4)语义索引技术,着力于实现知识对象的语义关联索引和检索;(5)知识规律可视化技术,着力于实现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实现资源集中知识内容、规律、模式的揭示;(6)知识计算技术,着力于面向战略情报研究和知识化服务的需要,实现知识内容的挖掘利用。对这些重要技术方法的研究和突破,将大力提升图书情报机构知识获取、知识服务和知识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科研能力及专业背景要求:(1)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计算语言学、信息系统管理或相关专业毕业,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程序语言设计和算法实现能力;(2)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能够有效跟踪和掌握国际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3)有一定的科研训练基础,能够较快适应研究工作,确定研究主题,找出有价值的重要研究问题,并理出合理的方法,解决相关科学问题;(4)有效好的文字表述能力,能够清楚准确地表达研究工作。

  研究方向4: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知识服务是图书馆最重要的业务内容,是图书馆战略发展的重点,是图书馆的当前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新型图书馆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在数字化、网络化、开放获取的新环境下,图书馆必须将重心转移到学科化知识服务上来,尽管国内外过去数年做过艰难的探索,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模式创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仍然是研究的难点和前沿领域。本方向将立足国内外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实践,通过系统的考察、总结、分析和试验,进一步从理论上凝练学科化知识服务的模式,从实践上指导国内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开展,解决当前制约图书馆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的瓶颈问题和发展战略与方向问题,推动学科化知识服务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