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作文

时间:2021-08-31

关于祭祀作文汇总九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祭祀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祭祀作文 篇1

  每个人的童年总会有许许多多欢乐而有趣的事。这不,我突然想起了几年前,那件让我至今还笑破肚皮的事情。

  那天是我家的祭祀,每年一次,外婆十分重视。天色刚刚暗了下来,外婆就把一桌子美味端上来。我与姐姐顺着香味,一路小跑,从院子里冲进来。

  “哇~”看到这些冒着香气的美食,我与姐姐都瞬时愣住了,“好丰盛哦!”红烧鱼、鸡汤、炒胡萝卜等等。忽然,我眼前一亮,哇塞!我最爱的炸鸡腿!外壳被炸出了一层金黄,看上去香香脆脆的,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让人还没品尝就已流下口水。

  我与姐姐飞似地去洗手,又以一个紧急“刹车”状奔向餐桌。“哎!先别吃!”外婆拿着汤勺,围着围裙,对着我们低声而急促地说。我们一下子停住了,十分奇怪地看着外婆。外婆放下汤勺,在围裙上粗粗擦了几下手,从抽屉里取出两支精美的红蜡烛,点着了,小心翼翼地立在桌子的一边,说:“先让太公太婆吃完,再让你们这两只小馋猫吃!”“太公太婆?在哪呀?”我指着空空如也的凳子问。“今天是祭祀,太公太婆一年才来一次。等等吧!”外婆微笑着轻声地说。姐姐凑过来,附在我耳边说:“太公太婆已经去世了,只有灵魂,灵魂在吃饭!”“哦!原来是这样!我知道的!”我装模做样的恍然大悟,可心里还有点稀里糊涂的。

  随着时间的一分一秒地推移,我们也有点等不及了,只感到肚子空空的,越来越饿。外婆经我们的强烈要求,出去买饮料了。我与姐姐皱着眉头,捂着肚子,盯着盘里的美味,围着桌子不停地绕着圈。我实在忍不住了,想出了一个妙招。我对着凳子说:“太公太婆,你们今天好精神哦!你们一点都不老!呵呵,太公太婆,我肚子太饿了,行行好,我就拿一个鸡腿!你们继续吃!继续继续!”说着,我迅速抓起三个鸡腿,笑眯眯地到一边独自享受去了。

  我与姐姐按此方案“借东西吃”。外婆回来了,瞟了一眼餐桌,一愣。那原是满满一桌子的菜,好像被饿了八天八夜的人猛吃了一顿,只剩一些菜渣。外婆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了,叫来一旁拿着书倒着看的我们,一脸满足地说:“你们看,太公太婆的胃口多好呀!”我与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望了望窗外,开心地笑了……

祭祀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节,我随着妈妈一起到乡下祭拜外公。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首古诗这样描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可今天不仅没下雨,反而是艳阳高照,不过妈妈却是一脸的惆怅,一路上,除了对我说到了外公墓前要知道跪拜叩头外,就没有再多说其他的话。不明事理的我一路上蹦蹦跳跳,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追蝴蝶。

  当我们走到一个小山丘的坡面就见到很多坟墓,走近一座插满五颜六色清明旗的新坟,“到了,坷坷过来,来给你外公叩头。”妈妈哽咽着对我说。也许是妈妈痛苦的神情感染了我,我低着头,闷不吭声的跟着妈妈一起拿出扫墓祭拜的黄纸、冥钞,开始焚烧。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好。当我跪在外公的坟前,不知不觉中往事就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为了不让我失望,喘着粗气还陪我练习打羽毛球的老人;为了我的好奇心,顶着炎炎烈日陪着我去钓龙虾的老人;为了坦护我,曾经被妈妈大声嚷嚷过的老人……亲爱的外公啊,您就这样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了吗?任凭我们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再相见了?杨柳枯萎了,到了春天就会再返青,鲜艳的桃花谢了,到了第二年春天它会再开,可亲爱的外公我却再也见不到了。想到这儿我心里越发难过,泪珠大颗大颗地落下来。妈妈轻轻地拉起我,我们向外公的坟墓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祭拜完后,我们就往回走,也许是我的思绪有所停留,尽管满坡的小草是那么的嫩绿,满地如星星一样的野花是那么招人爱,但我却再也无心去理会它们……

  清明节不仅让我们增添了对祖先们的敬意,更提醒着我们要孝敬长辈,这真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呀!

祭祀作文 篇3

  渴望遍插茱萸登高的王维一定想不到,穿越千年在倍思亲的佳节里,他可以打破空间的壁垒,和亲人对视并传递内心的所有感情。“微信直播代客祭扫”正称为新时代中悄然兴起的服务,但仪式感网络的直播很大程度是网络数字媒体刺激发展的结果,而直播的盛行恰恰是人们丧失本心的最好明证。

  这项“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真的能完成祭祀先人的仪式吗?在我看来未必如此.众所周知,在这场直播的祭祀中,祭祀者不过称为一个观看者。纵然能够实时看到直播的每一个细节,但是“不在场”,让这场原本充满庄重感的祭祀活动丧失全部的意义。试想,当你隔着冰冷的屏幕,你看到的所有画面都被框在一个小小的方块世界中,你无法触及到先人墓前飘落的那片落叶,也无法守护点燃的那只蜡烛直到它最终熄灭,你有怎能算是真正祭祀了自己的先人?

  骨子里流淌着儒家血液的民族历来崇尚“慎终追远”是因为在这场充满仪式感的`活动中,亲朋好友可以相聚于此,来表达内心的敬畏感和尊敬,能让我们在接下来的道路走得更加从容。然是这种活动演变成了几个内心毫无感觉的外人的表演秀,哪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诚然,那些身处异乡,着实无法回到家乡的人也许会提出反对意见,没有“代客祭扫”,哪么我任凭先人墓前杂草丛生毫无作为,哪岂不是更大的不孝吗?直播不也能让我们在特定的日子里完成这特定的仪式吗?

  但是,这样想的人,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前提,网络的存在,会消解行为本身的庄严感,都说现在是一个娱乐之极的特殊时代,互联网下的直播正好充当了这个时代最佳的“刽子手”老子说:“无色令人目盲。”数字媒体借用声光电对人脑的刺激来完成自身的价值,而普通人却极其容易在这场感官盛宴中丧失自己的本心。“直播”也在以这种隐而不显的方式消解掉“慎重追远”的意义内核。

  想来,若是王维穿越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他也一定不会选择“微信祭扫自己先人的坟墓。或许他依旧会在周身插满香草,在远隔千里的异乡,用自己的真心来表达对先人的追慕之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