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祭祀作文

时间:2021-08-31

精选文明祭祀作文9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明祭祀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明祭祀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回老家扫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车,爸爸说那是人们从外地赶回来扫墓的。

  到了老家,我们去集市上买了鲜花和小树苗。我好奇地问妈妈:“街上那么多卖纸钱的,为什么我们只买鲜花和树苗,而不买纸钱去烧呢?”妈妈说:“因为坟墓都是在庄稼地里,烧纸钱很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烧纸钱不光浪费纸张,还会污染环境;所以我们不烧纸钱,只献鲜花,另外种树在坟墓上,还可以美化环境。这样即寄托了我们对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啊。”

  我们到了墓地,把鲜花献在了坟前,我和爸爸一起把小树苗种在了坟前。爸爸还挖了一些土覆盖在了坟上,我问奶奶为什么要这样做,奶奶说:“民间有一个说法,坟墓是死者的房子,时间长了房屋会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时候,子孙都要给先人的坟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这虽然是迷信说法,但也是子孙表达哀思的一种做法。”最后我们先祖先鞠了三个躬,然后离开了。

  通过这个清明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清明文明祭扫的知识。

文明祭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清明佳节到来了。老师告诉咱们: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祀祖先及先烈们扫墓的日子,扫墓就是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行孝活动。

  清明前一天,吃过午饭,爸爸带我回老家去给爷爷上坟。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黄色的油菜花、还有路旁绿化带内那鲜艳的迎春花在微风下向我招手呢!多美的春色呀!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我心里不仅想起了老师说过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好想有更多的时间跟爸妈去踏青呀!

  快到老家时,路边的菜园里,有许多农民伯伯在种些什么,我问爸爸是不是在种瓜类和豆类的菜呢?爸爸问我怎么讲?因为我看过关于清明节的一些资料,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很高兴比爸爸还懂呢!今后,我还要多看一些资料来考考爸爸。

  咱们到了老家,看到年迈的奶奶正在包饺子,给爷爷准备供品。咱们休息了一会儿,奶奶说:这是爷爷逝后的第四个年头了,该给爷爷的坟上添新土了。(按照当地习俗,已故的亲人要超过三个祭祀坟,才能给坟添上新土。)坟地离奶奶家不远,为了节约时间,奶奶在家准备供品,我和爸爸先去坟地扫墓。

  于是,我和爸爸拿着锄头、铲子一起上山,我也帮着除草、添土,咱们忙碌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坟上的杂草除掉了,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爸爸又给爷爷换了一个新的坟头,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爷爷一定会看到了他的新房子笑了。

  于是,我和爸爸回到奶奶家,奶奶已经煮好饺子了,爸爸在准备纸钱,不一会儿,一切准备就绪。

  咱们又开始出发了,到了坟地。咱们首先把携带的糕饼点心、水果饮料、水饺等酒食物供在逝去的亲人墓前,我和爸爸跪在祖坟前祭奠,心中思绪万千……爸爸一边跟我说:这一座坟是老爷爷的,那一座是二爷爷的,逐一祭奠,再将纸钱焚化,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收拾供品回到奶奶家,回家后奶奶让我多吃些剩下的供品,图个吉利。

  天渐渐地黑了,我和奶奶不得不再见了,又和爸爸回城里了。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许多先烈们的英雄事迹。今天,通过给爷爷上坟,我不但饱览了野外春天的美丽景色,还懂得了许多有关清明节当地一些风俗习惯以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从小家讲,没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没有我。今后,我要和爸妈多抽出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年迈的奶奶,多尽点孝心。我在心里默默地说;爷爷安息吧,我会照好好孝敬奶奶的。从大家讲,战争的年代,没有那些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咱们今天和平美好的环境,咱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心里默默地想:革命先烈安息吧,我一定要好好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之材。

文明祭祀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清明时,今年的清明可谓是一个“三无”的清明。今年清明没有“雨纷纷”,人们也没有“欲断魂”,祭扫的方式也依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大的改变。今年的清明还是俩字,焚烧!

  清明放假,跟着外公外婆去海宁为曾祖父扫墓。葬曾祖父的这块墓地,没有管理的人员,坟也是这里一块那里一块,常青树也是这里两棵那里两棵的。外公外婆正在准备祭扫的物品,我闲来无聊,小范围的在墓地里逛逛,发现今天来扫墓的大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所以祭扫的方式也都如出一撤:焚烧!等到外公外婆准备好祭扫物品时,前来扫墓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都大包小包,扛着,背着,走进了墓地。人们带到东西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些供品,和焚烧用的纸钱什么的。焚烧的味道越来越浓来,转眼看看外公外婆,嗨,也都在烧纸钱,谁叫他们也是老年人群呢。“我说,外婆,你们就不能不烧啊,我都咳成这样了!”我不经抱怨道。外婆却淡淡然地飘来一句:“小孩子家的,你懂什么。”我受不了这味儿,赶紧回到了车子里,离开了这“焚烧现场”。

  即使这只是浙江省海宁市乡下的一小块墓地,但我想这足以说明,人们祭扫的方式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真是焚烧俩字不离清明啊!

  人们为何就一定要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怀念呢,为何不能够换一种环保一点、安全一点的祭扫方式呢?像这样焚烧纸钱,很容易造成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我认为人们应该要逐渐养成一种意识,要改去这些不安全不环保的祭扫方式,当然,要改掉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习俗需要时间。

  即使说有很多人还在用传统的方式祭扫,但是也有很多不错的'祭扫方式,例如,网上祭扫。人们可以利用网络为逝者敬香,献花或为逝者留言。这么说吧,网上祭扫又是现代技术的体现,又不失中国的传统习俗,又环保节能,又省时省力。

  希望下一个清明节可以从三无成为二无,没有“雨纷纷”,人们没有“欲断魂”,祭扫方式却有着大大的改变。做一个安全文明的小公民,过一个安全明文的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