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踏青的作文300字(2)

时间:2021-08-31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300字 篇6

  今年 清明节,我和舅公他们去踏青。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春风沙沙地吹着柳枝,使人蠢蠢欲睡。我和叔叔他们准备去祭奠太爷爷的地方,来给他们拜岁。到了目的地了,我们下了车,带着新鲜的老酒、艾饺和鱼还有一些画笔和油漆上了山。马上,我们就走到了太爷爷的墓前。首先,先拿出好酒好菜放在墓碑前,摆好以后,便端端庄庄地拜个几下,表示我们对太爷爷的尊重。拜完了,我看见旁边放着的画笔和油漆,一个大大的疑问来了,我心里想:“我们干嘛带画笔和油漆啊?难道是在墓碑上画画吗?”这个问题使我百思不得其解,带着好奇,我问舅公:“我们带画笔和油漆来干嘛啊?”舅公笑了笑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每过一年,墓前上的字都越来越淡了,我们带着些东西是把字描一遍,使它更清楚,懂了吗?”“那为什么带黑色和红色的油漆呢?我又问道。舅公回答:“红色的油漆是写太爷爷的名字,表示我们对死者的尊敬,而黑色是用来描其他字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说。很快,就到了描字的时候了,舅公很快就描完了,才过了一会儿,我们踏青就好了,虽然这次踏青时间少,但是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我真开心啊!

  大家要注意,踏青有许多讲究,大家千万不要乱来哦。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300字 篇7

  清明节为什么要踏青?清明大家为什么要踏青?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精神气爽,一年的劳作从此开始,春耕春种,开始忙碌。祭拜祖先,追忆先人,也在同时进行。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都是清明节的别称。中华民族的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即陶冶情操,又促进了身心的健康。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于花草返青的春季,结伴到郊外原野远足踏青,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中国的踏青习俗由来已久,传说远在先秦时已形成,也有说始于魏晋。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到郊外游春赏景,至唐宋尤盛。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见,踏青春游的习俗早已流行。到了宋代,踏青之风盛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唐代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了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300字 篇8

  清明节到了,清明踏青是一个好时节,伴着徐徐的春分,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在这美好的阳光里,我和几个好朋友相约一起去郊外踏青,感受春天。

  我们走进大自然,倾听春一脚步,感受春的气息,欣赏春的舞蹈!

  踏上软绵绵的小草,微风吹拂,小草们纷纷摇动身子,争先恐后地睁大好奇的眼睛欣赏这神奇而美妙的世界。我不由俯身爱怜地抚摸着小草,它们的颜色是如此的青翠欲滴,这新鲜的嫩绿准是春——这个多彩的调色盘中最美丽的色彩!

  随着阵阵峰鸣,我抬望见了几株亭亭玉立的桃树,啊,毛茸茸的嫩芽儿,伴着一朵朵明艳的笑脸,真叫人喜欢。看那桃枝,有的虬曲多姿,有的修长细柔,有的遒劲茁壮。看那桃花,有粉红的,有玫瑰红的,也有殷红的。桃花的香味各不相同。或浓或淡,淡的使人心旷神怡,浓的沁人心脾。桃花的开头各异,有的要着骨朵儿,红中透白,好似一只小铃铛,又仿佛一张羞涩的脸。有的正迎风开放,透出一股昂扬之气,别有“傲霜挺立,迎风怒放”的味道。离桃树不远,有一潭池水,池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吹皱了平静的水面,漾起了圈圈圆晕,小鸟叽叽喳喳地盘旋在水面上方,一个劲儿地照镜自赏。

  郊外踏青真是收获不小,欣赏着那一片片的美景,整个人的心情都阔然开朗,这不禁让我感叹大自然风光真是无限好。

【有关清明节踏青的作文300字集锦八篇】相关文章:

1.有关清明节踏青的作文100字集锦八篇

2.有关清明节踏青的作文900字集锦八篇

3.精选清明节踏青的作文100字集锦八篇

4.【热门】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集锦八篇

5.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集锦八篇

6.【精品】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集锦八篇

7.清明节踏青的作文100字集锦八篇

8.【精品】清明节踏青的作文100字集锦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