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锦集9篇(2)

时间:2021-08-31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 篇4

  今天是清明节,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母亲回到老家,一路上阳光灿烂,春风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开心,我也就不敢太那么乐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妈后面走,突然爸爸问我:“聪聪,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我摇摇头,爸爸给我讲开了:

  古代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清明节即起始于节气。汉代刘安所着《淮南子》称:“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这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故有“三月节”之称。后来,《岁时百问》一书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显而易见,清明节是因它所处的时令,在光照、气温、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来,皇帝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把这天叫做寒食节(也就是今天的清明节)。久而久之,清明节就成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说话间,不知不觉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开满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杨柳随着春风轻舞,偶尔有几只小鸟忽的一下飞走又忽的一下飞来,给寂静的墓地带来一丝活力……

  来到墓旁,只见整个墓地杂草丛生,一块石头碑上刻着爷爷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时间,我算了一下,爷爷与奶奶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听爸爸讲爷爷奶奶都是十分勤劳善良的农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约来的钱都供给爸爸念书,自己有病了也舍不得看,当爸爸刚刚参加工作,日子刚刚好起来,本该享福了,却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闷起来,难怪杜牧在诗中说“路上行人欲断魂”,爸爸跟母亲不声不响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奶奶,但是两行思念伤心的泪水还是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杂草清理干净了,爸爸点上了纸钱,红红的火焰映红了爸爸的脸,爸爸凝视着一张张寄托哀思的纸钱在火中发黄,卷起,变灰……脸颊上流下了不知是泪水还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爷爷奶奶磕了三个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爷爷奶奶争气,不让他们的辛劳白费……

  今年清明时节虽然没有雨纷纷,但是路上行人一样欲断魂……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 篇5

  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是一个踏青春游的节日,在清明节, 让我们的脚步去踏上春天的土地吧。天气晴朗,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美好。我们早早的来到校门口集合,准备开始我们的春游踏青之旅。

  终于等到出发的时间了,我们背好吃的,排成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我们的目的地?钵池山公园进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路上的行人不时向我们微笑,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渐渐地我们的鼻尖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个个小脸都变得红扑扑的,像是一个个红苹果。走了好远一段路后,大家都感到有点累了,但是这次的春游活动就是来磨练我们坚强的意志的,所以大家都毫不气馁,坚持着向目的地前进。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钵池山公园。“yeah!”全班同学大声欢呼起来,大家仿佛忘记了身上的疲倦,一起冲进了公园。

  一进公园,我就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瞧,路边那一棵棵笔直高大的杨树披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多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啊!杨树下,那一丛丛金灿灿的小花,多像一个个披着金色衣服的小姑娘,张着小嘴倾吐芳香,让人心醉。那边碧绿的草地,碧绿的高塔……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情不自禁地把美景深深地记在了自己的心里。

  最好玩的莫过于金沙滩了。那是一个人造沙滩,与正常的沙滩没什么两样,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嘛!脱下鞋子,走在暖暖的沙滩上,仿佛在柔软的海绵上,舒服极了!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看还是我们先知道啊!而且,我还与同学们共同做了一个好看的沙雕呢!可惜这儿没有那些可爱的小生灵,像小螃蟹、小虾,不然会更有趣的!

  我们在这次春游踏青中,也发现了美中不足:在大湖里有一堆令人作呕的垃圾,在垃圾旁有两条可怜的死鱼,无可奈何地翻着两只大眼睛,漂在水面上,任凭苍蝇叮咬。在这里,我向大家呼吁:“赶快保护环境吧!不然,最后受到惩罚的,是人类自己!”

  春游踏青真好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各种大自然的美景,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清明节踏青的作文600字 篇6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

  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

  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的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那只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他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