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十七孔桥与玉带桥的作文指导

时间:2021-08-31

  〔课前活动说明〕

  布置写说明文《桥》后,我利用星期六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带同学们到颐和园去观察、测量《十七孔桥》和《玉带桥》。组织这次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把学生带到校外,就产生新鲜感,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同时,还要指导他们认真观察和测量,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激发他们热爱北京园林艺术的感情。

  事先准备好两个测量用的皮尺,每班一个,让学生们带上笔和本,准备作记录。向学生们提记录要求:

  一、记清观察和路线、途经的地点;

  二、记下观察的角度、方位和地理情况;

  三、观察的内容大致有:桥的方向、位置、形状、质地、结构、特征(长度、高度、宽度、图案花纹、题字等)。

  中午一点二十分在颐和园东宫门前集合,从东宫门进园。先来到知春亭,远远眺望昆明湖披岸(西岸)的玉带桥。让学生记下观察的位置、地点和角度,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玉带桥的形状、色彩以及与周围景致构成的画面。特别提醒学生们注意观看玉带桥桥洞及倒曩的形态,让学生进行联想,用比喻句来形容。

  沿源岸向东北方向前进,来到长廊。沿长廊走到排云门前的码头,停止前进,观看对面湖中的十七孔桥。同样要他们记下观察的位置、地点、角度、形状、色彩和周围的景致,并让学生们去想象,它象什么,把对它的印象记下来。

  沿长廊向西走,来到石舫。从石舫向北,经如意门前的石桥,向西,来到西提。顺着湖岸走,路过界湖、风,来到第三座桥,便是玉带。

  来到玉带桥下,我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的一些知识:

  西堤由北向南,蜿蜒幽静,座落着六座风格不同的湖桥,号称西堤六桥,依次是界湖?、风、玉带、镜桥、练桥、柳桥。除界湖、玉带两桥外,其余四桥均有桥亭,亭上有彩画和坐凳栏杆,可供游人赏景或小憩。西堤六桥是仿杭州西湖苏堤六桥造的,以玉带最负盛名。

  玉带桥是一座高拱石桥。桥身和桥顶的特征要把握住。另外桥栏的雕刻要仔细观察,想一想为什么要刻祥云和仙鹤的图案。

  传说此桥是当年乾隆皇帝从昆明湖乘船去玉泉山的通道。桥的东西两面刻有乾隆的御题,东面曰: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曰: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一道长堤将湖水分割,站在堤上,向东望湖边宫阙错落,湖面宽阔,景色壮丽;向西望树木森然,玉泉宝塔屹立,清幽深远。

  在学生活动前,再提醒他们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和观察顺序。

  学生分小组活动,十分认真、活跃。有的数台阶,有的测桥头的宽度、桥身的长度、高度、宽度。玉带桥高而拱,桥高、桥长都不好测量,皮尺仅有五十米长,同学信用钥匙练将两个皮尺接起来量。有的数望柱上的石雕仙鹤,有的讨论为什么望柱上的图案是仙鹤和五层祥云,有的比较望柱上仙鹤的姿态,还有的在抄写桥身东西两面乾隆的御题。测量的数据不一致,再次进行测量,非常认真。观测玉带桥的活动结束了。

  为节省时间,我们没有继续向西南走,按原路反回。到知春亭后,再向东南、沿湖岸经过铜牛,来到廓若亭,到达十七孔桥桥头。我也先介绍了十七孔桥的有关知识:

  南湖岛又称蓬莱岛,据说是乾隆时疏浚昆明湖特地保留下来的一块陆地。仿照古代神话故事海中仙山的想象,建造了许多楼台亭阁,岛上假山怪石,远远望去,犹如漂浮在湖水上。岛上的涵虚堂是仿武昌黄鹤楼形式建筑。乾隆曾在此观水猎,慈禧亦于此观水操。岛上还有龙王庙、月波楼、鉴远堂等古代建筑,这些建筑与万寿山相对。

  十七孔桥连接南湖岛和东岸,是一条长达150米的白石虹桥横于碧波之上,是仿照著名的芦沟桥建造的。每根望柱上均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各具形态,大小共五百多个。你们认真数数,看看到底有多小个。

  学生们分开小组活动,桥上望柱多,每个望柱上又雕刻着三四只、五六只不等的狮子,大大小小,千姿百态,很不容易数准确,可是学生的兴趣很高。为了搞清楚从桥头到桥尾中间甬道有多少块汉白玉石砖,有的学生来回数两遍,甚至三遍。有的同学对我说:数得我都出汗了。

  学生们的兴致很高,问我建桥的年代,我没有查到有关资料,学生便买来《颐和园简介》,那上面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他们又跑到颐和完管理处去询问,那里的同志也不清楚,最后我提议采用推测的口吻来写。

  太阳落山了,我们结束了这次观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