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作文

时间:2021-08-31

【热门】洛阳桥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洛阳桥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洛阳桥作文1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

  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洛阳桥是我国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洛阳桥在建筑上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平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里。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宛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蛎。果然,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一个整体,又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浮运法。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

  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作文2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风情万种,即使在短暂的一天,也“气象万千”。

  清晨,天还蒙蒙亮,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看,远处是翠绿的红树湾,鸟儿在鸣叫;近处渔民撑起了桨,渐渐地,桨声划破天际,他们准备出海捕鱼……这时,太阳从江面缓缓升起,照醒了石桥上的石狮,也照醒了石板上的青苔。缓缓地,洛阳桥也苏醒了,清晨的洛阳桥,是如此的活泼。

  正午,烈日当空,洛阳桥中段的海神庙往往成了庇荫的场所。这个海神庙里,住着闽南人特别的信仰——“妈祖”。庙旁还有几棵参天大树。一根根树枝,就像它的手臂;头顶上茂密的枝叶,就像它的头发;一还有那一条条藤蔓,就像它长长的胡须。走到桥中间,能看见鸟儿落在江边的.树林里;如果你细听,能隐约听见燕子传来清脆、动人的歌声。桥下的泥滩上,一只只小螃蟹正忙着搬家。它们挥舞着那威风凛凛的小蚶子……正午的洛阳桥,变得生机勃勃。

  黄昏,立在江头,一眼望去,洛阳桥是多么雄伟啊,它横跨惠安与洛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黄灿灿的通道。此时,洛阳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的在赏风景,有的在散步。夕阳西下,傍晚的彩霞印在江面上,有红色、有黄色、有紫色……真可谓“浮光跃金啊!”黄昏的洛阳桥,是多么美!

  晚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逐渐露出了它的脸庞。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好像一切都又进入了梦乡。这时的江面上,只有一轮明月和江底的一条幽蓝色的暗河在诉说,诉说洛阳桥千年的历史。晚上的洛阳桥,是多么静!

  漫步洛阳桥,听桥的故事,看桥的风景!

洛阳桥作文3

  家乡有做洛阳桥,它是中国的四大名桥之一,坐落在洛江路海口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春暖花开的三月,我们随旅游团来到洛阳桥。我们在桥头看到古榕,它们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可依然郁郁葱葱。导游边走边说:洛阳桥全长有1200米,宽五米。桥上两旁翼以扶拦,拦杆石柱上头,雕镂着精致雄壮的石狮,在桥的东西两侧还建有7亭9塔。听了介绍,大家更加兴致勃勃了。

  走上洛阳桥,我们看见桥上有巨大的石板一块块至少都几百、上千斤重,我询问导游,当时劳动工具极为简陋,根本就没有设备来搬运重达千万斤的大石头,能工巧匠们是用什么办法搬运石头的呢?导游笑了笑说道:据说,,当时人们才用的是:“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用木船把一块块中杂树墩的巨石铺架上桥墩上,大大提高了认识架梁的速度。我们走着走着,有一个游客问:当时没有水泥,是怎么把桥基和桥墩凝结成牢固的整体呢?大家都疑问的看向导游?导游也回答说道:用“种蛎固基法”,则是巧妙地养殖大量杜蛎,把桥基和桥墩胶和凝结成牢固的整体,有效地保护了桥墩的稳固,使之成为惊涛难撼的中流砥柱。听了介绍我们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时一阵海风吹来,举目只见江水滚滚,令我思绪飞扬,不由的想起了一个有关洛阳桥的传说。一千多年前,洛阳江上没有桥。这一天,江上风平浪静,突然,船驶到江心,狂风大作,船上的人们惊慌失措。天上突然飞过一道光,只听见有人吆喝:“蔡大人在此不得无礼”!海面顿时风平浪静,只见一个孕妇走了出来说,我的丈夫姓蔡,大家都说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当官。果然,这孩子长大以后努力学习,当上了宋代泉州太守,主持修建了洛阳桥。

  啊!永远的洛阳桥……你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传诵着千百年前的壮丽诗篇: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记载着闽南儿女从古至今的动能乐章:你是一条五彩的纽带,把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心紧连接在一起。

  我爱家乡的洛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