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的写景作文10篇(2)

时间:2021-08-31

关于桥的写景作文5

  梁桥是我国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桥,古时叫作平桥,它的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价格低,修建容易,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它的种类繁多,有版梁、平梁、竹平梁、钢架梁、空心版梁、石梁、系桥闸结合式梁桥和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

  八字桥位于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始建于南宋嘉泰以前,宝佑四年(1256)重建。主孔桥下第五根石柱上正书题字云:“时宝佑丙辰仲冬吉日建”。为我国现存最古城市桥梁。主桥为单孔石梁桥,桥东端沿河岸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净宽3。2米。桥处于三街三河交错处,结构特殊。专家谓为“古代立交桥”。

  ?三接桥又名三脚桥。位于绍兴县坡塘乡栖凫村丁字交叉河道上。桥同时跨三段河道,为一桥代替三座桥的特殊梁桥。净跨4米、2。5米、2×3米,均采用3块并列的石板桥面。

  ?舆龙桥位于绍兴县袍谷洋江,为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桥由5孔天佑桥(4。30米,5。25米,7。75米,6。40米,5。12米)和3孔舆龙桥(4。80米,5。40米,5。15米)组成。天佑桥长28。2米,使河堤与东岸接;舆龙桥长5。35米,使河堤与西岸接。两桥之间用较矮四孔石梁桥相连。全长99。29米,宽2。20米,主桥桥墩宽0。80米。

  以上这三座桥皆属于石梁桥,且都是古代建造的桥,具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梁桥代表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快发展,现在我国已能自行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关于桥的写景作文6

  已是深秋时节,我们坐车去阜平看天生桥瀑布。

  离开阜平城向西南而去,车随山间公路蜿蜒前行。公路旁时而溪水流出,时而几间房屋出现,房上堆着金色的玉米,高大柿树的叶子已变成了胭脂色,柿子高高的站在枝头上,这些点缀着山间的秋色。

  车继续前行,终于来到了天生桥旅游区,进入景区满眼一片荒凉,游人寥无几个,深深感到深秋的凉意。不仅疑惑起来,瀑布?哪里来的瀑布。这里水太少太小了,几乎断了水。我们拾阶而上,这里已没有夏日的浓荫绿意,枯草与落叶成了此时的主旋律。小路随着山势左转右弯,真正找到了峰回路转的感觉,虽说是深秋,但身上也汗流浃背了,我们一行人快速地行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

  天生桥瀑布到了,终于看到了它的真面目。一条白练从空而降,显得那么柔,那么秀。更像一位少女,拨弄着长长的头发。站在瀑布前向上望去,水如雨如丝飘动着。从高处飘落下来,溅起朵朵水花,似珍珠却拿不去。微风吹来,细丝吹向脸颊,那种惬意是无法形容的。此时的水量明显的小,可很难想到夏季它的威猛与雄壮,但这秀发如丝的瀑布带来的是另一种美。

  接着我们又看了二瀑、三瀑一直到八瀑,走在山间羊肠小道上,树叶已变了颜色,褐色成了主打颜色,远处偶尔看到黄的颜色。满眼的褐色显出一种犷野,突然来一点黄色和这时宁静的山融合在一起,又显得是那么和谐。

  在八瀑休息了片刻,看看时间不早了,和同游的几名保定人返航而归。

关于桥的写景作文7

  我的家乡在雅安,我按家乡的二仙桥。

  有一次,妈妈带我到二仙桥去玩。远远望去,二仙桥的桥洞(倒映在水中)像是一个圆圆的大鸡蛋。近看,二仙桥的桥面上长着密密麻麻的青苔,像是给二仙桥铺上了一张(床)长长的绿地毯。桥边还长有长长的爬壁(山)虎,像是二仙桥的披巾。还有那清得不能再清的水了,里面偶尔会看到一些小鱼游过。要是你站在二仙桥上往水里看,你一定会被那水里的倒映弄糊涂的:因为你倒映在水里,完全分不出哪个是你,哪个是倒映。

  要是下起了蒙蒙细雨,二仙桥就被浓雾围住了,隐隐约约、若隐若现,就像通话中的仙境。雨停了,二仙桥的上空飞出一道彩虹,这个时候你只要在二仙桥上漫步,就会闻到阵阵(泥土)的清香。

  夜晚是出去散步的好时候。你只需要拿一把椅子坐在二仙桥旁,任晚风轻轻地吹拂着你,这时青蛙再悄悄地给你唱歌,你就会完全陶醉在美景里了。

  早晨,二仙桥泡在了乳白色的雾里。只要你一开门,一股新鲜的空气迎面而来,接下来看到的就是把整个古镇笼罩着的雾。二仙桥看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雾也散了。到二仙桥一看,桥上留着几滴露水,像是晨姑娘给它的礼物。走在二仙桥上闻着新鲜的空气,听着小鸟唱歌,看着水里的倒映,那别提有多美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二仙桥。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玩!

关于桥的写景作文8

  我们太原有一条著名的汾河,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长风桥。它建于20xx年,是一座新桥。

  长风大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开始快速向南延伸,“老五桥”对太原发展的制约日益显现,在此情况下,太原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新建汾河大桥。

  20xx年,太原实施南移战略的标志性建筑——连接长风大街的长风大桥建成,长风大桥是太原城南一条交通与景观并重的综合性城市一级主干道,全长571米,其中主桥长460米,滨河东路、滨河西路立交桥各长55。5米。桥梁宽52。5米,其中中间花池分隔带3米,机动车双向八车道宽31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6。25米,两侧人行道宽各3米。桥梁主桥八孔,主跨60米,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薄壁桥墩、混凝土灌浇注基础,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超过了迎泽大桥主桥511米的长度和50米的宽度,成为新的“第一桥”。如今已成为太原长风商务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同时,太原还对原有五桥全部进行了拓宽改造,使“老五桥”脱胎换骨。 历史沧桑六十载,汾河从上兰村老龙头蓬勃而出山谷,养育了太原。如今,一座一座的大桥飞跨而过,也会让太原更加繁荣。长风桥也是人们去汾河公园饭后散步的必经之路,这样就形成了长风桥的繁荣。长风桥不仅是这些,而且它是连接滨河东路与新晋祠路的要道,意义重大。

  它将永远屹立在汾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