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挂作文750字

时间:2021-08-31

牵挂作文75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牵挂作文75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牵挂作文750字1

  世间有一种亲情叫牵挂。说不清那是个什么滋味。

  记得小时候,那是一种单纯的牵挂。进了幼儿园,不到十分钟就想妈妈。而真正感受到过牵挂的那次,是小学参加夏令营的那次。

  那天,天阴乎乎的,好像舍不得我走似的,远远地,望着爸爸妈妈在那拥挤的家长堆里使劲踮起脚尖,朝我挥手告别,我一步一回头,多么不想离开他们。上了大巴车之后,好一阵子我没有说话,看着别人欢声笑语,想到第一次离开爸妈一周,不禁黯然神伤。百无聊赖地和同学闲聊着,时不时看着窗外的景物,平野随山尽,各种景物随意变换着,虽有蒙太奇般的新鲜感,可这一切依然感染不了我的心情。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的画面。

  我不在家的这么多天,妈妈会干些什么呢?我想起了厨房,没有了我,厨房里一下子少了许多美味,也少了很多温度。我想起早上的阳台,阳光洒在妈妈的身上。她的胳膊上下挥舞着,额头渗出的几滴汗珠。我想起中午的客厅,妈妈悠闲地躺在沙发上听着音乐,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莫过于此了。

  那爸爸呢?我想起了书桌,爸爸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小声念叨着,一笔一划地写着些什么,那一丝不苟的表情和那种忘我的专注令我难忘。我想起了电视,爸爸拿着遥控器,神情紧张地看着球赛,时不时大叫一声。即便有洗衣机的轰鸣,炒菜的噪音,也丝毫不能干扰到他,每每精彩之处,他都会叫我过去看,解说给我听。那种激情,仿佛他一下子重返青春充满活力。

  可是,我不在家,他们还会饶有兴致地去做这些么?他们会不会感到孤独?没有我这个开心果在,他们会不会觉得冷清?还没到营地,我突然无限想念妈妈美味的饭菜,那洗的干干净净的衣服,爸爸那工整的字迹,那激情澎湃的欢呼声。这一次,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什么是牵挂,真真切切牵系着我和爸妈的心,说不出来有多酸,回味却很甘甜。

  耳边仿佛响起爸妈那一遍遍的叮嘱和“唠叨”,一切突然可爱起来,细致入微,润我心田。这一刻,它们突然给我信念,使我面对接下来独立的夏令营生活更加有了信心。我明白了,让爸妈少些牵挂,让他们放心,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一周后,如他们所料,我小男子汉一样出现在他们面前。妈妈端上我爱吃的好多美味的饭菜,爸爸关切的听我说着一边频频点头示意着,从他们欣慰的眼神里,我同样感受到了我们之间真正的牵挂。

牵挂作文750字2

  “妈,不要塞了,家里都有,再说塞那么多东西我怎么拎啊!”看着一直忙不停的母亲狠命地往我的行李袋里塞吃的,我没好气地嚷道。

  “带着路上吃,坐那么长时间火车,得多准备些吃的,我和你父亲去车站送你,到那边下车后就叫辆出租车吧!也不知什么时候再来广州,妈的心啊,想你的时候揪得疼……”母亲抬起满是泪痕的脸,茫然地望着我。

  行李袋已被塞得鼓鼓囊囊,父母各拎一只,送我和儿子去火车站。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自己在母亲的心中是没有什么分量的,远不及我的两个弟弟让她牵肠挂肚。或许是我常在她身边的缘故,一唠家常,不绝于耳的话题总是她思儿想儿的感受和愿望,好像我这个常在她身边的闺女,丝毫不让她有些许安慰和期待。对于这一点,我是理解的,和大多数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母亲一样,儿子就是天,有什么比天更大的事呢?

  直到去年,小弟结婚了,定居在广州,要父母去跟他们长住些日子。十月间,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的父母踌躇满怀地出发了。临行前,母亲泪水涟涟地叮嘱我半天,心中似有不舍和伤感。而此刻的我,却有一份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由:是啊,平日里那么多唠叨把我的耳朵都填满了,去吧,我没有太多落寞和惆怅。

  以后隔三差五,母亲就会打来电话,话里话外就是当年对我诉说思念弟弟时的肺腑之言,牵挂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撂下话筒的一刹那,总会听到她哽咽地提醒我注意保重身体。我从没想到,因为几十年从未与父母远离过,这仅仅几个月的分离会让他们感受到如此的无奈和苦楚。而此刻的我,说来惭愧,心中亦无留恋和牵挂。

  春节前一个月,母亲便在电话里催促,提前请好假去广州过年。以后的电话,都是相同的内容,语气里洋溢着浓浓的重逢喜悦之情。十几天的假期在母亲的屈指不舍中滑过,重逢和相聚总是短暂的,假期一过,天各一方的儿女便要相继赴岗上班。此刻,我终于明白母亲当年絮絮叨叨对弟弟的牵念之情了。

  火车徐徐开始启动,站台上的父母在夕照的映衬下有些苍老,那抽泣的脸和随风飘舞的银丝,随着车轮的滚动逐渐模糊和抽象。我低下头,瞥见那个鼓囊囊的袋子,唉,天下父母心啊!

牵挂作文750字3

  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深深惦记,温暖、绵长、爱意浓浓。那个秋日的下午,我在母亲的眼睛里读懂了这些。

  ——题记

  又是一个周日的下午,阳光很好,懒洋洋地铺进我的卧室。妈妈在客厅里喊我:“远睿,快点!”

  我慢腾腾地收拾着背包,全然不顾妈妈的催促。离别的时刻渐近,心中的郁闷发酵般弥散开来。

  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心仪的学校,但不等那份喜悦散去,随之而来的离愁让我闷闷不乐。

  因为学校离家远,所以只能住宿。对于从来没有离过家的我来说,这是莫大的挑战。在校的时间是那么地漫长,没有可口的饭菜,没有暖暖的叮咛。而每个周日下午,就成了这炼狱周期的伊始,我不情愿坐上离家的汽车。

  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学校里听老师话……好好吃饭……”在妈妈的叮嘱中,我坐上了车。我看见,她的目光是那么温暖,一如这秋日的阳光。

  “再见,妈妈!”

  每次的告别总是只有匆匆的三言两语,是因为每一次我的眼圈都会不禁红起来,我怕再多说两句,眼泪就会不争气地流下来。

  车子开始缓缓驶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风筝飘向了未可知的高空,孤苦伶仃。

  偶一侧头,猛然从后视镜中发现了妈妈的身影,她还站在小院门口的石榴树下。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这辆车子,渐行渐远。那绿的叶子,那红的石榴,那斑驳的树影,都恰到好处地映衬着她目光中的牵挂。

  我赶紧打开窗户,回头望去,我的视线与妈妈凝望的目光交织。我挥了挥手,妈妈也快步向前并对我挥手微笑。

  就在这个瞬间,她的目光奇迹般地在我心中清晰起来:温暖,明亮,不舍……

  妈妈,此时我才懂得,您的牵挂就是一条坚韧绵长的线,让我们心相连。有了您的牵挂,成长路上的我就不会漂泊孤单。

  您在开学前一晚对我说的话又响起在心里:“总是要启程,总会有离别,总得学着慢慢长大……”

  妈妈,我长大了——你看,这次,我没有哭。

  因为我知道,您牵挂的目光陪伴在我成长的每一个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