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写再见的作文:朋友,再见(2)

时间:2021-08-31

  杜伊,我不知道他以前是不是布尔什维克,但他肯定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生活很长时间,他是我的同龄人。他的思维方式我很赞赏,尽管他的思维和我们不一样。但是他也是抵抗不了如来佛紧箍咒的束缚而屈服于管理模式。他不要的人被上面塞进了,他要的人被排除在外,不是他的意图,却还要替人顶罪。首发名单要层层审批,要主教练干什么用?杜伊从一个不愿意当的总教练,到后来的国奥“顾问”,最后“牺牲”在奥运战场上,我要为他插上一朵美丽的花。

  国奥队没有出线,进了一个球,“破”了历史记录,被某些人记上了“功劳簿”,登上了“光荣榜”。这使我想起阿Q摸了小尼姑的脸,他也打破了没有碰过女人的记录。阿Q在被杀头之前,不应该为那园圈画得是否园而较劲,应该为他打破记录而骄傲。

  奥运开幕式前半部分我打了满分,后半部分扣了一点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下届奥运难以突破。不知有多少人看过张艺谋导演的桂林的《刘三姐印象》,我和老婆子游桂林时去看了,也是不错。但看完后,我和老婆子不约而同地说这是一场“大型的团体操”,是搞人海战术。奥运开幕式,张艺谋用了同样的手法,用的人更多,而且道道地地的是团体操。中国有的是人,有的是听话合格的军人。就这一点伦敦奥运会别想能突破。

  奥运快结束时中国在男子十米板上丢掉了一块最重的跳水金牌,不是运动员不努力,而是某些人的决策错误。临时换将也是兵家大忌,让跳板的临时代替跳台上阵,背负巨大压力,能不失误吗?假如,不是长官意志,用公平竞争取得参赛资格,情况肯定不一样。我不能说田亮能竞争上,但看他在全运会的表现,以及假如早就让他参加集训,我想他能行。可是某些人的长官意志,唯听话至上,葬送了田亮的运动生涯。田亮有错误,但绝不能一棍子打死。  某些人的做法,使人难以相信他们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说法,完全可以认为是他们的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在作怪。

  集体项目讲的是集体的作用,讲的是团结,利用少数明星是不行的。巴西利用小罗,所以他们没有圆了奥运梦。昨晚,看了一场德甲联赛,拜仁对柏林赫塔队,拜仁四比一大胜。主持人说,他们胜就是胜在团结。这话说得在理,回头看看我们的队伍,未上阵已起内讧。教练埋怨队员,队员骂教练,队员之间相互较劲,小集团无数。

  好多媒体也不起好作用,比赛没开始,早早就“猜”出首发人员和阵型,充当“卧底”的角色。还不时兴风作浪,小道消息满天飞,唯恐天下不乱。

  有些人要求郎平回来执教国家女排,我估计她深知国情,不会回来。

  高兴之余,说点泄气话,不要当真。

  啊,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