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唱那首《朋友》,因为它美妙的旋律让我沉醉,那幽婉的歌声更是让我心旷神怡,每当听到它在我耳边幽幽地响起,我的盈盈泪光就将洒在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很有缘地,被老师“分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我们这一帮娇气的小孩子一见如故,不禁偷着乐。上课时,我们不把老师放眼里,彼此哈哈大笑,了无顾忌地大声谈天吹地,常常搅了老师上课的好心情。班主任气得上前来把我们四个小姑娘分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记得当时,蕊玥哭哭啼啼地,说要去法院告老师,我们还义愤填膺地说要去当证人。
六年级时,新来的老师再次把我们的位子安排在一起。此时的我们,因为时间的关系已经成长起来了,当年稚气的影子早已不再存留。我们不约而同想起了一年级时那件令人害羞的往事,又格格地笑了起来。
曾经始终忘不了那个雪花飘零的日子,那天,蕊玥的作业忘记带了,她哭得一塌糊涂。蕊玥是个极要面子的女孩,她不肯在老师眼中留下这个坏印象。当一片小小的雪花悠悠闲闲地飘落在地面的当儿,我们不约而同地决定帮她拿本子。圆婕的手往桌子上狠狠一拍,用目光告诉我们:“出发!”伊琪这个体育健将立刻飞奔起来,我们则随后跟着。慵懒的我也使出了浑身的劲儿跑,脚下的雪花发出极其刺耳的声音,我们全然不顾,一边掐着表算时间,一边鼓励对方。一会儿,就抵达蕊玥家。我们用了可以震天响的敲门手段,愣是把睡得死沉沉的蕊玥爸爸敲了醒来。蕊玥爸爸和蔼地问我们什么事。我们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地说:“蕊……玥……她……她的,数学……练……练……练习……本,忘记……带……了……”蕊玥的爸爸立刻把她的作业递给我们。没等蕊玥爸爸道谢,我们三人又飞一般冲进雪里……到了班里,老师早已在班上拿我们当反面教材对同学们苦口婆心地“循循教诲”见我们“姗姗来迟”不禁“怒发冲冠”,尖声问:“你们干嘛去了!”我们一边朝蕊玥使眼色,一边装作心虚似的挨着老师的骂。终于老师骂够了,放我们进去了。我边偷偷把本子递给蕊玥边窃笑,顿时,蕊玥的眼里浸满了泪水,她失声哭了起来。一件小小的事情,把我们的友情固的很牢很牢。
难忘那次万佳休闲举行歌唱比赛。我对这种商业活动一向不太感兴趣,可是圆婕却激动不已,问我们去不去。我本想随意摇个头,可是,看见圆婕那欣喜的眼神,我不忍破坏她美好的心情,于是故意把自己弄得兴奋来,对圆婕说:“我的歌唱得不好,但我当你和伊琪、蕊玥的坚强后盾,你们台上唱,我台下为你们喝彩!”圆婕笑得更欢了。第二天去领参赛牌,她愣是向服务员要一个吉利的数字,服务员很不耐烦,给了她4号,她不依不饶,缠着服务员换牌,直到服务员给了她6号参赛牌,她才罢休。选参赛歌曲时,大家闹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圆婕一心想唱《朋友》,可伊琪和蕊玥则想唱《道别》,圆婕哭了。我说:“你们把你们想唱的歌曲写下来,然后少数服从多数!”我想,这下肯定要委屈圆婕了。可是,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纸条时,我震惊了,圆婕的纸条上方方正正地写着《道别》,而伊琪和蕊玥的纸条上则娟秀地记着《朋友》!
比赛的时候,她们没有化妆,没有向别的女孩一样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而是留着最清新,最动人的纯朴美。她们微笑着,唱着,向我招着手,看到她们可爱的神情,我觉得她们都是我的安琪儿!
跨出了小学的稚嫩年龄层,我们走向成熟的初中。可是,苍天不成人之美,分班时,除了伊琪和我同在一班,蕊玥和圆婕则分在不同的班。记得那天,我们抱头痛哭,谁能理解我们这份深沉的友情呢?
随着作业的增多,学业的繁忙,我们彼此间几乎切断了联系,哪怕是和我同在一班的伊琪,也很少来往。虽然我们彼此都惦念着对方,可是,学业象带剌的枪眼逼得我们不敢有半点偷懒。我们几乎一个月才能相聚一次。我感觉这就叫咫尺天涯。
“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风向,谁能够离开好朋友,没有感伤?我可以划船不用桨,我可以扬帆没有风向,但是朋友啊!你离我远去,我又怎能不感伤?”我在心里唱着那首《朋友》,她们美丽的模样又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
有个朋友曾经说:只有千里的朋友,没有千里的威风。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其实细细想想,我们在自己原来的圈子里无论有怎样骄人的资本,一旦走出那个圈子,我们首先会一下子成为孤独者。因为没有人轻易认同你过去的辉煌。正像俗话所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要征得新的社会认同,不仅要凭着自身的作为,更离不开朋友的帮助。
我的半世人生有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以外度过的。远离亲人独自漂泊时,如果身边没有可依赖的朋友,我不敢想象我的域外人生该是什么样?所以,这许多年来我对朋友们一直心存感恩。我特别敬重朋友这个词。我以为一个人若是没有朋友就像他住在一个没有门窗的房子里。
古代先儒曾将朋友框定在五伦之末。也就是说朋友是我们父子、夫妻、兄弟之外最亲近的人了(这里略去了五伦之首:君臣。)。如此说来,朋友也应该属于我们生命之中的人吧?
小时候,受书本影响,很羡慕那种“桃园三结义”式的朋友。很天真地认为朋友就应该如同手足,一生都要荣辱与共,悲喜同俦。朋友亦是亲人。
后来长大了,懂得友情易得知音难求。能同悲同喜又能两肋插刀的义气朋友更是可望不及的。友情也如同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再后来,身处纷繁的世事中更加体会出,朋友既使心心相印也不一定就是知音。朋友可以情同手足,但不一定是同一种事业中的人。
最初交友伤心是少年时,那是我的第一篇“豆腐块”在《辽宁日报》上变成铅字。捧着那份喜悦,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与好朋友一起分享。而当朋友回报给我的是一脸“葡萄水”时,那种酸涩的情绪硬是将我的激动压回心底,让我的心疼了好久。这样的朋友还需共处下去吗?
以后真的下过再不认这个朋友的决心。尽管是髫年总角也在所不惜。可是,这许多年来,我与她始终相思相挂着,心的最深之处端放着的仍是她厚重的情感,即使我们相隔千里万里,她也仍然是最牵念、最关注我的人。两心终无法相弃,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了。当我失落的时候,当我欣喜的时候,在电话那头第一个听我倾诉的永远是她。尽管我早已懂得在朋友面前最忌张扬自己的荣耀。可我认定了要与朋友悲喜同俦。其实,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朋友太高。
感谢上苍对我的厚爱,让我在半世人生里遇到了诸多爱我的朋友。北大荒七年,少小孤单,全仰赖朋友淳厚的情谊温暖着我。我至今都能记着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音容笑貌。也经常梦见他们。是北大荒那些可爱的朋友成就了我对北大荒抹不去的记忆。
如今我又身处鲁西北,远离亲人,远离半世经营的人际圈子,还是靠了千里之外新的朋友的帮助,我又有了自己的圈子,有了自己的事业。我的人生足迹里就这样叠印着诸多朋友的履痕。人生如此也该是一种幸福吧。
我记着孔子关于交友的三句话,其一,独学无友而孤陋寡闻。这是指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与这些朋友沟通往来,会相互提高自己的所学。其二,友不如己不交。对这句话应该辩证地去理解。孔子的原意也可能是告诫我们别交往那些不学无术之人,我们不但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任何东西,反而会被他们牵扯掉许多大好时光。这句话也可以衡量做人的品位,就像西方民谚所说: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一种人。那么朋友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吧?他能折射我们做人立世的态度。其三,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这也是做人的宗旨吧?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我们就会得到真正的朋友。有了朋友,哪怕他与你相距天涯海角,人生无论达到何种境地,也不会感到孤独。
应该说古人最看重友情,但古人却没有我们幸运,古代人出行全靠双脚,友人相距千里万里,要想见一面不知要隔多少年?要走多少的路呢?所以才有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吧?所以才会有那些友人依依送别的诗句留传千古。今天的交通工具与通讯设备都如此发达便捷,我们今天与朋友才是真正的天涯若比邻啊!
此时在我写这篇文字时,我的朋友大多远在千里之外。他们留在故乡,留在北疆,远在贵州,远在广西……我思念的笔触不能将他们一一尽述,我旨在感激人生有朋友这一人伦,因为有了朋友,我的人生才会丰富多彩。因为有了朋友,天涯之旅才不会觉得孤单。也感谢现代通讯设备能将友人们千里万里咫尺相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