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

时间:2021-08-31

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1

  在21世纪这个充满创新力和幻想力的世界中,人们追求制造和研究新技能,这固然是好的,但在这其中,也有不少的年轻人去追求所谓的潮流,与此同时,也有那么一部分人还在努力的读懂经典。

  刚进入初中的我,还依稀记得我们所接触的第一本名著,就是《水浒传》,还记得那一个下午,语文老师在布置周末读《水浒传》时,还有许多同学唉声叹气,其中一个就有我。回家之后,由于一些琐事再加上正处于叛逆期,就和父母大吵了一顿,便把自己锁进了书店,余气未消的我,决定看水浒传消消气,刚翻开第一页,天哪,我被那一长串复杂而又难懂的文字吓坏了,我一个字一个字艰难的看着,读着读着就走神了,顿时间脑子一片空白,又翻回去从头读起。

  那是我第一次读《水浒传》,或许和其他孩子相比,确实有些晚,但即使它再艰难,我也还是努力的通读了一遍。

  再一次读《水浒传》,我已经是初二了,从步入初一的时候,我就听同学们说过初二逆反心最重,果真如此,当时的我整天想着打打杀杀,甚至有时候还想着杀人不犯罪之类的策略,那时的我再一次被那本名著吸引了,而是带有学习性心理的阅读,可是,这似乎不是个好东西,当时的我热衷于英雄好汉之间的打打杀杀,我最爱的就是武松,甚至相成为他那种爱憎分明,有仇必报的人。

  直到如今,已经初三的我,又一次阅读《水浒传》,我愿在这百忙之中的初三生活中抽出一些闲暇时间去阅读,只一次,我努力的读懂经典,我发现,他更多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地方是那些英雄好汉侠肝义胆的精神,当以前的我还在已获毕淑敏为什么对《海的女儿》,有如此之多的感慨时,顿时间我已经明白了。

  在这三年的时光中,每年一个月,我用三个月的时间读懂了《水浒传》这本书,这还意味着整个经典故事世界。

  从《海的女儿》到《水浒传》,从喧嚣的世界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经典中,我正在一点点的读懂这具有深刻意义的经典。

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2

  满满书架,唯有《唐诗三百首》停格在我的视线之中,抽出,轻轻抚了抚已泛黄的封面,抖落灰尘,翻开书页,书香扑面而来。初唐的朝气、盛唐的繁华、晚唐的落破,化作一段段奇妙的文字,而我就陶醉在这经典之中。

  大唐王朝,有繁荣昌盛,也有落败萧条,在其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忧国忧民,感时伤世,为国尽忠……

  大漠的北风呼啸而过,军帐外空无一人,拨开帐幕,帐内异常热闹,将士们正开怀痛饮,尽情酣醉,出征的号角突然响起,有一人作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苦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们汹涌澎湃,精神振奋,此人正是黄子羽,只见他利索地披上铠甲,跃上马背,扬尘出征,战马愈行愈远,子羽也渐渐淡出了历史的长河中,但他却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叹:大丈夫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男儿应如黄子羽。你可知道,我在努力靠近你,靠近经典,读懂经典。

  奇山之上,奇松之下,三人坐地豪饮,斟上三大碗,扬起手臂,用力对碰,“砰”的一声,三碗拍碰,酒散于地,香气四溢,尽兴之时,一人起身放声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诗句如滔滔黄河水倾泻而出,豪壮却又略带凄凉,如此佳句,究竟是谁人吟唱?只能是诗仙太白。悲中含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豪放,此境仅太白可至也!我从中明白了:个人际遇从来都是诗人们最好的创作。

  春至,远处的破草堂中飘出一缕清烟,眼前草木丛深,却人烟稀少,鸟儿惊得纷飞别离,寂寞的树下立着一人,脸上布满皱纹,写满憔悴,在风中脸有些微微泛红,似刚从睡梦中醒来,他手抵大树,一声长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子美也!感时伤世,离情满腹,却也只能对天长叹。这种无人能触及的伤痛却是人间的真情大爱。我在一步一步靠近你,靠近经典,我要努力读懂你。

  合上《唐诗三百首》,弥漫周身的是精忠报国、义愤填膺、济世豪情……无论是哪一种,我都感慨良多,经典传达出来的是穿越岁月的流光而能历久弥新启发。穿梭在一首首唐诗中,翻阅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让我无限的走进经典,理解经典,直至读懂经典。

  岁月有恒,生命不止,让经典流淌如诗似画的生命长河中。读懂经典,让经典点缀多彩的人生。

我努力读懂经典作文3

  小时候看的大都是童话故事,故事的结尾也是千篇一律,仅仅只有图片的书本也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开始“涉猎”一些带拼音的书,然后是带字的……

  我大约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看过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由曹雪芹撰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妈妈喜欢看书,她也想从小培养我爱读书的习惯,所以我每次生日或者考试考的比较好的时候,她总要给我买几本书。那一次和妈妈去书店买书,经过“古典书籍”的时候,偶然瞥见了一本《红楼梦》,当时闲着无聊,就稍微翻一下。看到了书中的插图,我不禁入了迷:这些古装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有的纤瘦消弱,有的富态尽显,有的老成,有的纯真……因为看不懂书上的语言,我就只能看插图。不知不觉,妈妈要买的书都买下了,我就说想买这本书。最后,我由于看不懂语句只能买了一本儿童版的《红楼梦》。妈妈说等我到了高中才能给我买原著。多希望现在就是高中啊!

  回家看《红楼梦》,那可算是“废寝忘食”了,恨不能一天之内就把它给看完。几天后,我终于看完了整本书,而且还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了一遍,并没有深入地细想。这样,我对《红楼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里面的角色、事件我也有了轮廓。身子孱弱、清高的林黛玉,心思缜密的贾老太,风韵犹存的凤姐以及疼爱林黛玉的贾宝玉。我当时以为这只是一篇描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事情,于是觉得这四大名著之一有些名不副实。

  在上初中的期间,我从课本上又有了一些对《红楼梦》的新认识。作者通过写这一家人所发生的事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封建与腐败,由兴转衰的过程。对人物特点的描写也非常的到位,从言语、性格甚至是衣饰就可以看出人物的特征。从初一到初三,我在课外也了解到《红楼梦》的几处深意:四个配角“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的谐音就是“原应叹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名字互相有一个字相同,也正预示了他们的感情纠缠。如今,我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无不感叹他构思之精密、细腻!

  《红楼梦》我只看了一遍,因此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我想等我有时间再看几遍,最好看一遍原著,更深入地体会《红楼梦》这本国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