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作文800字(2)

时间:2021-08-31

有关奶奶的作文800字 篇4

  我想。这阵子一直在阳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传统的节气,也不知老黄历该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觉真的凉了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觉已近重阳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几年嘴上老挂着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忽然想起了原来奶奶的生日到了。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生日,也是很喜气的。人常说,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啥都强。我相信的。所以总是在重阳确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学后,她那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往,忙个不停了。回想起来,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

  现在想来,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了。逐日为我做饭,等我放学回来。直到往广复读那一年,和后来的读书生涯,才让她一直处在盼看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却没有办法。等到放冷暑假的时候,回往看看她的时候,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眼看着我回老屋的那条巷子,那条我走来的路。到真的看见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婶大娘们的羡慕下,带我向老屋走往,然后拿出别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坐了炕上问这问那。以后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觉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无数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孙子的,尽管只是几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欢,续续叨叨的说着一年来对我的思念,说着每次必说的“老三篇”,说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间的故事。

  现在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几年每次回老家,途经老巷往二叔家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旧,故乡依旧,我依旧,却再无奶奶的笑脸了。往年带妻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就忽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岁数,却终于没有看到她的孙媳妇,我的心几近悲伤,尽管也知道人往不能复生,尽管知道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也尽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会为孙子兴奋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单单缺她,每每想到正当我们要孝敬她的时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边的老人就眼含热泪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这几年每次回往,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坟头痛愉快快地哭上一回,尽管乡里有不在其他节日上坟的风俗。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么叫“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肝肠痛断。

  现在我工作已经两年有余了,奶奶往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对她的思念却一直随着岁月的渐增而更深了!

有关奶奶的作文800字 篇5

  我,一个典型的农家子弟。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十几年来奶奶是我生活的全部。爸爸妈妈只是偶尔电话里的两个声音而已。

  我的奶奶,是一个白发苍苍的七旬老人,她不没有文化;矮矮的佝偻的身影每天很灵活的忙碌于田间地头;饱经风霜的脸一辈子没抹过啥,黝黑是她脸的本色。在我眼中她是个“啰嗦”“迂腐”的人。

  记得上次归宿假的一天晚上,我吃过晚饭在灯光下挥笔疾书,过了好大一会儿奶奶也完成了吃饭的大工程。她没有去看电视,因为仅有的一个台那天是综艺节目,她对综艺节目不感兴趣,也是不许我看的,时不时还骂人家“妖里妖气”的,我常在旁边暗笑。她习惯地拿起她那张歪了腿的小凳,蹒跚地来到我旁边然后把小凳放在她常坐的老地方。我早已习惯了她的陪伴,这也是她忙碌一天难得的空闲。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呼呼”地声音,我瞟过去:只见她歪着头、闭着眼、嘴巴张得大大的;手扯着她的破棉袄,怕被别人拿走似的。我叹了叹,摇了摇她,她睁开朦胧的双眼;“哎哟,你做完了啊?”“喔,还没有,你先去睡吧”我答道。“我不困,多坐会儿,你写你的”她挪了挪板凳说。

  很快我又听到了“呼呼”声,我知道奶奶这么大年纪还要忙农活,是真的累了。我没再劝她,顺势想把她扶去睡,她却转身往厨房走,说是去烧把火替我再热热洗脚水才去睡。我知道拗不过她,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暖暖的。

  星期天下午我又该回学校去了,奶奶坚持送我到马路边等车。一会儿车没等来,雨却先来了,奶奶把我拉到马路边的树下,我让她先回去。她摇摇身子说道:“不,等车来了我就走出。”我苦笑了一下,把伞拿出来塞到她手上,她坚持不要。

  终于车来了,我挤上车,只见她踮着脚尖往车里张望,然后扯大嗓门问道:“还有座儿没?”我顺口答道:“还有呢。”她如获至宝般点点头,似乎又忘记了什么,猛地抬起头又吼道:“在学校可得听话,努力点”。车已远去,我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涌动。

  等我这次归宿假回去时,却从邻居那儿得知奶奶病重被接到成都治疗的消息,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我僵在那儿,望着远方的天空,心弘再一次被震动,心里默默地为奶奶祈祷。

  奶奶不在我身边已经九天了,少了许多“叮咛”与“啰嗦”,心里在总是空落落的,像一个被放了气的气球。我突然觉得她是全天下最美丽的女人。

  有奶奶在身边的日子真好,希望奶奶能早日康复。我要用我的行动来感谢她、报答她。

有关奶奶的作文800字 篇6

  我的老家在盐城农村,家是三间茅草屋,现在那三间茅草屋早已不復存在。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它,那是奶奶的茅草屋。

  茅草屋很独特,青砖墙,房顶是一层厚厚的古铜色的茅草,前后房檐上盖着两排青色的瓦片。下雨天,光滑的茅草是留不住雨水的,雨水会顺着瓦片滴下来。虽然我没有在茅草屋里拍过一张照片,但那个画面已经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就是茅草屋与奶奶。

  金黄的油菜花开了,大片大片的,可好看了,就在茅草屋边,与茅草屋形成了一道绚丽的风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的早晨,是奶奶最忙碌的时候。春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往往只是看到奶奶的背影,烧饭、洗衣、忙农活……总是进进出出茅草屋,忙个不停。我总是离奶奶很远,那时的我还是小孩子,不懂大人的辛苦与忙碌。

  炎热的夏季随之而来,蝉鸣回荡在如火一般的空气中。夏日事多,奶奶出入茅草屋更加频繁了。临近中午,一边在充满油烟的土灶前忙个不停,一边从厨房做好饭菜端入茅草屋。奶奶生怕累着我们,从来不要我们帮忙,她一会儿切菜,一会儿挥动锅铲,一会儿又往灶膛里添稻草。在炒菜声中,奶奶的手忙个不停,上下翻飞着,她虽忙得满头大汗,却始终乐呵呵,满脸洋溢着笑容,快步将菜端到茅草屋,又招呼我们到堂屋吃饭。那时的奶奶就像茅草屋一样始终“坚守”在自己认定的岗位上,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稻田里金黄一片,随风起伏,好像奶奶额头上日渐增多的皱纹。奶奶和茅草屋也明显老了许多。村里的新房子越来越多,一个比一个漂亮、大气。奶奶的茅草屋越发显得矮小,也在村里格外显眼,仿佛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哲学家。奶奶依然对茅草屋厚爱有加,虽然没有再住在那里,但奶奶依旧把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照片,时不时进去转转;偶尔有人陪她进屋,奶奶还会对着那陈旧而熟悉的陈设说道一番。

  肆虐的寒风仿佛要把一切都毁掉才甘心。农村开始拆迁了,倾注着奶奶很多心血的茅草屋在推土机声中轰然倒塌,成了一堆瓦砾。奶奶的头发白了,步子也比以前更蹒跚了,但依旧是那么勤劳,在新房子里忙里忙外。每当这时候,那熟悉的茅草屋,那个顶着烈日干农活的瘦小身影,那个忙得满头大汗仍然乐呵呵招呼大家吃饭的奶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童年的记忆如一道美丽的流星划过,沉淀在时间长河里,但现在只要一看到那熟悉的、忙碌的身影,我就不由想起奶奶的茅草屋,那种温馨甜蜜,那种亲情涌上心头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