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母校为话题作文(2)

时间:2021-08-31

  学校大概有三四百学生,每逢开大会,黑压压的坐一大片。大会一般由校长主持,教导主任讲话,学生代表发言。但最后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全体起立,呼口号。有位尹老师,教初中数学,领呼口号最拿手。尹老师喊一句,我们跟一句:“坚决拥护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向双百分进军!”声震屋瓦,响遏流云。口号内容往往由大到小,最后才涉及到学习。应该说,我开始上学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重文化,轻素质,视体、艺、美为附科。毛主席说:“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我觉得,起码在我们学校,一直在违背着毛主席的教导。这一点,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上也能体现出来。学校没有美术、音乐老师,这两科不用开,体育课则由各班班主任老师代上,夏天拾麦、割草、积肥,秋季捡豆,冬天拾柴(学生烤火,老师做饭用)。

  全校政治课都由校长一人上,但没有教材。有一次,轮到我们上政治课,校长拿张报纸进了教室,说是要大家学习一篇人民日报社论。我坐在第一排,能看到他正在念的那篇文章,左上角,有个光芒四射的天安门图案,上方是两个小黑体字—“社论”。人民日报社论都是统揽全局、高瞻远瞩的政论性文章,能引领一个时期的舆论导向。我们那时当然不懂,但因为是校长上课,大家都不敢捣乱,规规矩矩坐了四十五分钟。我只是模模糊糊记得他念报时提到了“南朝鲜”、“李承晚”(但我一直认为李承晚的“晚”是饭碗的“碗”,觉得这人起的名字真不好听)。今天回想,那应是一篇涉及国际时局的文章,要读懂、领会这篇论文,一要具备相当的知识水平,二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校长毕竟是校长,水平就是不一般。  我们没有美术课,但开了书法课,叫写大仿(毛笔字)。记得是三年级开始写,用的是透明油光纸,光面朝外一折,十六开,每张纸中间都是个筒子,可以装“仿格”(就是临摹用的字帖)。同学们用的仿格也一样,都是花二分钱在大队部旁的供销社买的,一面是,“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另一面是,“坚决批判修正主义的反动纲领”,瘦瘦的,有柳体风格。老师每周收两篇大字作业,觉得哪个字儿写得好,就用红笔在上面画个圈儿,只是从来不讲笔法。有的同学为了多吃“圈儿”,写大字时先用钢笔勾个边儿,再用毛笔填充。以母校为话题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