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记(3)

时间:2021-08-31

  后来,我在一个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看到了一篇作文,名为《时间》,是一位初一的学生写的。“什么叫时间,我们不能清楚地解释,但是我们却知道,生活在时间里的东西是不会回到以前的,今天的东西不能回到昨天的样子,明天也一样,不能回到今天。所以当我们生活在这一刻的时候,就要珍惜现在的东西,因为我们知道今天过了之后,不可能再回来……” 以前被我写了一遍又一遍、说了一遍又一遍的话,在那一天重新读起却有了另一番感触。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们,能从现实的生活中得到这一番真切的体会,我相信只要当他们面对学习的机会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抓住。他们每天都真实地活在今天,而不是像一些人,生活在昨天或明天之中。以前我时常以为,“白天不懂夜的黑”,生活在不同环境里面的人常常不能有对方的感悟,也不会明白对方的生活,但是今天,我却觉得,只要是懂得生活在今天的人,都会对生活有一种追求,尽管可能追求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本质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白天有自己独特的阳光,黑夜也有自己的精彩,但是不要再人为地把它们硬生生地对立:白天也懂夜的黑,黑夜也有白天的精彩。

  今天晚上我睡前发给朋友的最后一条短信是:"‘三下乡’ 第二天,我开始爱上这个地方了。”

  第三天

  走进村委会,村民们马上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根据他们的反映,当地的教育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资源不足,学校少、学生多

  突出表现在小学教育上面。一个普通的教室要坐上六七十人,电脑、体育场地等资源利用率不高,电脑室常常不开放,我想可能是学校出于维护贵重设施的考虑。但是这样的恶性循环在昨天的教学中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不使用只能导致不会用,所以我建议尽可能开放学校内的设施,同时政府也要提供充分的技术人员维护。

  2.教育乱收费的问题时有发生

  据了解,到20xx年为止,教育收费仍然维持在每人300 多元的学费水平。如果按一家同时有三个小孩进入初中教育阶段计算(这个情况很普遍),那么一年的学费就需要1 000多元。在这个地区,1000多元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如果再加上贷款不灵,就会造成学生被迫辍学的现象。同时,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收费名目也为村民造成了负担。譬如有一项叫教学附加费的费用是按这个原则收取的:每户按人头收取巧元到 25元不等的费用。譬如说,按20元的标准算,家里面有三个

  读书的孩子,两个大人,再加上两个老人,每个孩子每年就要额外收取140元的附加费,那么三个小孩就要交42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3.教师素质低,无证上岗现象严重

  村民对这个问题反应最大,他们反应当地的师资力量薄弱,有些教师是小学、初中毕业就上岗教书,而有些教师甚至是靠关系得到上岗资格的。很多教师本身就不能以身作则,生活作风也不端正,常常参与,也常常停课去捞外快。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确确实实就发生在当地。即使有些老师在资格上面没有问题,但是对学生的关心也不够,师生感情很淡薄。从长远来看,这个问题将会严重阻碍当地的教育发展。

  4.教育政策受其他政策的束缚而不能真正落实

  在银定嘴村,一位农妇向我们反映:在当地,人户的孩子

  确实得到了学费的减免。但是孩子人户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监管,一旦超生的话,每人要罚款2 OO〕一3 000元。如果孩子不人户,就不是政策的优惠人群,那么每年的学杂费将高达 300多元。在思想落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得不好的地区,两个政策互相束缚,造成了人们矛盾的心理。他们希望既然孩子生下来了,就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不要让这种令人左右为难的政策成为孩子上学的障碍。

  5当地存在扶贫叶象划分不公的现象

  一些家庭经济相对比较宽裕,但是因为跟村里的某些干部关系比较密切,被分配到了扶贫的份额,而一些真正困难的家庭却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以上几点问题,有一些是在新闻里听说过的,但有一些确实是今天才第一次接触和了解的。有些时候,当你走在一个贫困的村落,放眼望去都是那些低矮的黄泥屋,吃的都是稀稀的玉米糊,而面对的是一群连鞋子都买不上、但是仍然渴望读书的儿童的真切的目光的时候,你的心中就会有一团火,想用自

  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落后的状况,为他们也争取一份应有的平等。这,可能也就是我们今天走在各个村子里,顶着烈日做这份农村调研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第四天

  来上课的除了初中的学生以外,还有附近的一些小学生。有一个名叫叶楚仪的小妹妹就是其中的一员。由于还小,所以很多时候听我们讲课的时候都似懂非懂的样子。有一次我就忍不住走到她身边,问她:“小妹妹,讲台上哥哥姐姐说的东西你听懂了吗?”她没有说什么,只是对我笑了笑。不知为什么,我不甘心,指着刚教的一句英语继续追问下去,说:“你告诉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次她没办法了,只得对我摇了摇头,不过面上还带着稚嫩的笑容。我很好奇地问:“为什么听不懂还天天来啊,还每天都那么认真。”她似乎不想跟我正面交锋,说了一句:“你们说得很好听,你们是不是会再来啊?”我听到之后沉默了很久一段时间,似乎感到有一种东西在支持着她,她渴望在一种氛围里面学习,希望跟外面的人交流,这就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小女孩的最真挚、最朴素的情感,不是吗?后来看到她穿着胶凉鞋的双脚,每天来回走两小时的山路,为了听“很好听”的课,还有她颈上挂着的家里的钥匙……这种形象,似乎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我还清楚地记得―1992年8月31日晚上,上小学一年级的前一晚,那个同样稚嫩的我,整晚都很兴奋,心里想着:终于可以读书了……

  这里的小孩子都很活泼、很可爱。当我们到村里做调研的时候,由于对当地情况不熟悉,有时候很久都找不到适合的调查对象。这时候,只要你问问在村间小路上嬉戏的小朋友,他们都会马上停下来,帮忙带路,而且还会很热心。有时候,找了好几家,都因为大人出去种田没成功,弄得我们都很不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