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作文700字

时间:2021-08-31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母亲节的作文700字5篇,欢迎大家分享。

母亲节的作文700字 篇1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一天,各国儿女都会送给养育自己母亲的一份礼物,来感谢养育自己的母亲。有的送象征母爱的康乃馨,有的送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这些礼物虽小,却包含了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心,当然,只是为了让母亲好好地过过节日,而那些天真的孩子认为:这只是自己对母亲的一份孝心。却没有体会到母亲的感动和欣慰。每个母亲节,我都会为我自己的妈妈过节,从我懂事开始,几乎每一个母亲节都要为妈妈过节,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每一次接到礼物,都流泪了,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母亲节。然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次母亲节

  还记得那一天的前一个星期,我为了让妈妈开心的过节,就想考一个双百分来让妈妈高兴,就努力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一次考试中获得了双百分,我按捺住心中的喜悦,准备到了母亲节那天给她一个惊喜,于是我把试卷小心翼翼地藏在了枕头底下。可我觉得光靠试卷还不够,于是到了花店,打算给妈妈买一束康乃馨,可我只有五块钱,康乃馨一支五块钱,我的钱只能买一支,怎么办呢?还好服务员见我有诚心,就送了一束康乃馨给我,太好了。我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母亲节这一天,一大清早,趁着妈妈还没起床,我偷偷地把鲜花拿到她的房间里,鲜花上面还插有温馨的小卡片呢!拿去后,我又偷偷的回到床上,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会儿,妈妈醒了,我在被窝里就能猜想到她看到鲜花后惊喜的表情。只见妈妈拿着鲜花,来到我的房间,俯下身,深深地吻了我,我睁开早已醒了的眼睛,对妈妈说祝她节日快乐!又从柜子里抽出了两份试卷,妈妈一看是双百分,脸上笑得成了朵花,又对我说:宝贝女儿,这才是最好的礼物!其实,母亲节有没有送礼物或为妈妈做点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平时是否关心爸爸妈妈,母亲节只是一个提醒儿女们不要忘记养育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节日,母亲们是爱你的,但她们不在意你要花钱去送她礼物,只要你以良好的成绩和一份真诚的孝心去报答她们就可以了。

  我们一定要爱自己的妈妈,才是母亲节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母亲节的作文700字 篇2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让我们都来借着过往温暖的记忆,赞美我们的母亲吧!有一种情从来不需要思量,有一种爱从来不需要张扬;有一种呼唤永远伴随着我们,有一种美丽终生铭刻在心上。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的妈妈,无私的奉献美丽和精力换取我们成长的人。

  天下的母亲没有一个不深爱着自己的儿女。从娘胎落地那天起,我们就成为妈的牵挂,而母亲也因为子女而改变着她那原本俏丽的容颜:青丝变成了白发,慈颜写尽了沧桑,尤其是那雪白细腻的皮肤变得老黄老黄的。我的母亲没有读过多少书,卖菜是她养育我们的手段、早起夜归是她勤俭持家的方式。邻居们常说:看我母亲的背影,就像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可正对着一瞧,那满额的皱纹、枯黄的皮肤又似乎已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要知道,母亲的实际年龄还不满三十五岁呀!

  每次面对母亲那沧桑的容颜,我总是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愧疚和感动。有一天早晨,她一大早起来给我买了热乎、新鲜的营养早餐。过了一会儿,伴随着刹车声,她递给我的是一个油渍渍的鸡肉汉堡,外加一碗放在微波炉里转热的香喷喷的牛奶。之后,便匆匆地去菜场了。晚上放学回家,我不仅看见了她为我准备的放学后吃的点心,还在桌角发现了只咬了一口的粗糙的烧饼。我不由愣住了。母亲为我准备的早餐是那么昂贵,而自己吃的却只是低廉的烧饼。

  这些年来母亲给我的总是那淡淡的一笑和惜如黄金的鼓励。当我捧回一张奖状,母亲并无太多的表扬,更没有给我任何奖励,始终还是那淡淡的一笑及“继续努力,要好上加好!”的话。每每此时,我心里就像倒翻了的五味瓶,真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鼻子一酸,下起了一场“小雨”。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会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母亲,埋怨自已命苦。甚至认为我不是母亲所生,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爱!都希望得到赞扬!

  后来的日子里,我因母亲根本不疼爱我而很少跟她说话。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我错怪了母亲,原来她是爱我的,在她眼里我比谁都重要!

  母亲没有多大见识,不会给我们出谋划策,不会给我们带来名和利。但我们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母亲的关爱,这关爱可以飞过山,穿越水,纵使千山万水阻隔,也隔不断母亲的爱。

母亲节的作文700字 篇3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每天都和她的儿子聊天,她给他讲一些他小时侯的故事:光着屁股在小河里游泳被虾刺伤了屁股赤着脚丫蹿到树上吃桑葚被毛毛虫咬得浑身疙瘩,林林总总,他都已经忘了的事情,她总是记忆犹心,如数家珍。

  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们洗得纯粹而有洁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侯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也变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第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并且接受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又迟钝,她摇晃的脑袋已经白法丛生,她的力气也大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扇子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儿子依然冷漠着拒绝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这种热情与冷漠的对峙持续了八年零七十三天,第八年零七十四天,她正和他儿子讲着他小时侯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大清晰的说了声:“妈妈,我要和粥。”她顿时泪如雨下——那是他自从医生宣布脑死亡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说,像他这样的情况,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

  儿子那天吃到了母亲熬的粥,粥其实并不像她描述的那样好吃,有微微的糊味,而且还带有咸咸的眼泪味道。可想而知,母亲是多么不平静。

  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三个月之后,就在儿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之时,母亲撒手人间。临走时,握着儿子的手。笑容安详而从容。儿子在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母亲的病历,其实早在七年多以前,在儿子昏睡后的一年多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了这个家庭——母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

  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撑一位肝癌晚期晚期的`女人与病魔对抗了七年?医生说这是个奇迹。儿子知道,创造奇迹的正是——那可怜而尊贵、平凡却伟大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