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篇一

有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

  踩高跷、玩狮子、吃汤圆……舞龙赏灯闹元宵,欢天喜地迎春来,要说老家安徽宣城的春节民俗,真是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老家的闹花灯遍及城乡,玩灯时伴以爆竹烟花等,十分壮观。同时还有踩高跷、旱船、玩狮子、挑花篮等活动,儿童提灯更是美不胜收,今年寒假,我也去提花灯了!

  大年初五中午,爸爸带我去双沟看花灯,刚过东华山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我连忙下车,只见一条长长的队伍,两条龙灯在前面游动,中间许多人提着花灯,后面还有两只麒麟摇头晃脑,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条金色的龙舞动起来了。你看它时而在空中翻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时而龙头从龙身下钻出来。真是巨龙腾飞,让我们目不暇接,周围观看的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舞龙的人个个精神抖擞,龙头前的那个人手握彩球,一会挥到东,一会挥到西,龙头跟着彩球摆动,真是栩栩如生。

  正在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传来“媛媛”“媛媛”的呼唤声,我回头一看,啊!花灯队伍里居然有我表姐呢!她手提一个椭圆形的大花灯,花灯上写着“五谷丰登”,其他的花灯也都是椭圆的,像一个大冬瓜,不过上面有点贴的是一首诗,有点贴的是剪纸,花灯用各色彩纸糊成,黄、蓝、绿、紫、大红、粉红——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提花灯的都是一些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有点把花灯扛在肩上,有的提在手中。

  哎,假如我也能加入他们的队伍多好啊!“媛媛,想不要提花灯?”姐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好呀!”我兴奋不已,接过姐姐手中的花灯,跟随队伍向前走。可没有走多远,就觉得手酸酸的,“姐姐,我不想提了。”走在一旁的姐姐笑了,“就这么一会儿,就打退堂鼓了,我们回去有夜宵吃哦!”我可不想让姐姐嘲笑,于是一咬牙继续跟随人群前进。终于从东华山来到沙墩,乡亲们出来迎接我们,小孩子围着我们跳啊,叫啊,场面好不热闹。在这里闹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队伍才浩浩荡荡向前走。我们经过每一座村庄、学校都要停留一个小时左右,好不容易来到了目的地双沟。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我双腿也快拖不动了,看其他孩子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的,我也不能输给别人呀!“我们还要走回家哦!”姐姐告诉我。为了那美味的宵夜,我只能忍了。

  领头的人又给我们发了个通电的小灯笼,叫我们把小灯笼放进大花灯,这下,花灯全都亮了,与白天相比更美了。我们往回走,经过白天的村庄、学校,乡亲们还是那么热情,放爆竹来迎接我们。走呀,走呀,终于回到了东华山,此时已经12点了,我累得筋疲力尽。

  提花灯,让我尽情的体验到了家乡春节的民风民俗,这个寒假我过得特别有意义。

篇二

  在山腰看美丽的风拂过成千上万的绿,在山顶看梦幻的云飘过数以万计的竹,在山脚看纯朴的人走过阡陌纵横的田。这是安吉的山。

  立在街头,任车水马龙在眼前出现消失;坐在河滨,凭水波粼粼由这岸拍打铺开;走在老街,听古色古香在窗外轻轻飘散。这是安吉的街。

  我生在安吉,安吉进入我的记忆是从老人们那沧桑的口吻。那是一个纯朴的安吉,在美丽的浙江北部恬静的演绎着自己的魅力。被竹子拥抱着升起的太阳,映在一张张如此纯净的脸庞上,永远透着万般的活力。安吉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一种独特的文的气息。居于安吉。感受着文的气息,有时会忘了时间,忘了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

  雨,尤其是细细的缠绵的雨,喜欢在安吉落下,落在竹叶上,若秋露般凝结晶莹剔透,落在灰瓦上,似深秋的雾蒙着面颊,柔的让人心醉。雨在飘散,行人的伞如花般绽放,雨就爱嬉戏,在空隙间穿梭,惹得人不由得拍打衣袖。印象中,落雨的季节里总是有嘀嗒的美妙声响在老屋里回荡,我们年少,总爱用手在种着荷花的水缸里拨弄起涟漪,和雨的一起慢慢晕开。老人们总是唤着我们的乳名,在走廊上蹒跚得追着我们。呼唤声和嘻笑声在这里和褪了漆的古老的记忆一起飘荡。

  竹,这是随处可见的,与宣纸上的一样,充满了韵味。与风的舞蹈中,竹那般沙沙声是少不了的,自然的声音,总是那么容易地打动人心。如今的竹乐,时而如细雨绵绵,时而如轻风沙沙,时而又是大雨滂沱……竹,与生活,安吉人完美结合了安逸与恬静,没有任何的冲突,天生的默契,溢在农人的憨厚的笑容中,浮在微笑的双眼中。

  茶,站在种满白茶的山坡上,嫩绿的,深绿的,一层层的,采摘的女孩的巧手在茶叶上飞舞,好像一个个身姿妖娆的精灵在茶叶上,舞动着四溢的茶香。悠久的茶文化,在半山腰的古寺里依旧可以找得到。桥下流过的潺潺水声,携着山顶落下的阵阵寒意,和水珠一起在前额的发梢,垂在眼前。踩着长满了青苔的石板,慢慢前行。难得的这个季节的风吹开了望下山去的遮住视线的雾霭,人家正错落有致的落在这万顷竹山中。悠悠的,还有几丝淡淡的炊烟在灰瓦上升腾。安吉的农家如此悠闲。

  居于安吉,人似乎变得慢了一拍,生活似乎不再如此紧张。去过北方的人说,那里才是慢节奏的生活。居于安吉,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想起了那种生活。此时的安吉美丽的也有着这文人的气息。

篇三

  在山腰看美丽的风拂过成千上万的绿,在山顶看梦幻的云飘过数以万计的竹,在山脚看纯朴的人走过阡陌纵横的田。这是安吉的山。

  立在街头,任车水马龙在眼前出现消失;坐在河滨,凭水波粼粼由这岸拍打铺开;走在老街,听古色古香在窗外轻轻飘散。这是安吉的街。

  我生在安吉,安吉进入我的记忆是从老人们那沧桑的口吻。那是一个纯朴的安吉,在美丽的浙江北部恬静的演绎着自己的魅力。被竹子拥抱着升起的太阳,映在一张张如此纯净的脸庞上,永远透着万般的活力。安吉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一种独特的文的气息。居于安吉。感受着文的气息,有时会忘了时间,忘了一种叫做生活的东西。

  雨,尤其是细细的缠绵的雨,喜欢在安吉落下,落在竹叶上,若秋露般凝结晶莹剔透,落在灰瓦上,似深秋的雾蒙着面颊,柔的让人心醉。雨在飘散,行人的伞如花般绽放,雨就爱嬉戏,在空隙间穿梭,惹得人不由得拍打衣袖。印象中,落雨的季节里总是有嘀嗒的美妙声响在老屋里回荡,我们年少,总爱用手在种着荷花的水缸里拨弄起涟漪,和雨的一起慢慢晕开。老人们总是唤着我们的乳名,在走廊上蹒跚得追着我们。呼唤声和嘻笑声在这里和褪了漆的古老的记忆一起飘荡。

  竹,这是随处可见的,与宣纸上的一样,充满了韵味。与风的舞蹈中,竹那般沙沙声是少不了的,自然的声音,总是那么容易地打动人心。如今的竹乐,时而如细雨绵绵,时而如轻风沙沙,时而又是大雨滂沱……竹,与生活,安吉人完美结合了安逸与恬静,没有任何的冲突,天生的默契,溢在农人的憨厚的笑容中,浮在微笑的双眼中。

  茶,站在种满白茶的山坡上,嫩绿的,深绿的,一层层的,采摘的女孩的巧手在茶叶上飞舞,好像一个个身姿妖娆的精灵在茶叶上,舞动着四溢的茶香。悠久的茶文化,在半山腰的古寺里依旧可以找得到。桥下流过的潺潺水声,携着山顶落下的阵阵寒意,和水珠一起在前额的发梢,垂在眼前。踩着长满了青苔的石板,慢慢前行。难得的这个季节的风吹开了望下山去的遮住视线的雾霭,人家正错落有致的落在这万顷竹山中。悠悠的,还有几丝淡淡的炊烟在灰瓦上升腾。安吉的农家如此悠闲。

  居于安吉,人似乎变得慢了一拍,生活似乎不再如此紧张。去过北方的人说,那里才是慢节奏的生活。居于安吉,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想起了那种生活。此时的安吉美丽的也有着这文人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