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变命运为题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篇二:关于改变命运的作文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哲理是,每个人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只能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你自己。

  篇三:关于改变命运的作文

  很小的时候,学校教会了我们唱《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歌声让我们懂得:每个人的救世主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不向命运低头,只要付出努力和艰辛,一切都可以得到改变。

  某一天,在与一个同学聊天的时候,我们谈到了另一个叫子燕的高中女同学的近况。子燕出生在农村,她家里的经济条件非常不好。念高中的时候,她一直都是学校的救济对象。

  因为条件不允许,她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一年四季总是那么几件衣服,周末也总是待在宿舍哪里也不去,但她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高中毕业后她考上了一所普通大学,后来我便没有了她的消息。这个同学说子燕现在在一家外企工作,成了高级白领,经常有机会出国。这让人羡慕不已。

  想当初,念高中的时候,贫富同学之间的距离很大。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不是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受人关注,这么一个相貌平平、生活拮据的学生,大概不会被人多看一眼。谁曾想到她会有这么一个光芒四射的未来?

  穷山沟里出来的丫头,结束了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穷苦生活历史,变成了金凤凰,可谓命好。她当初认真念书,吃苦磨炼,考取大学,不就为了有个好未来吗?如今她做到了。

  芸芸众生,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命运。有的人生来就锦衣玉食,荣华富贵;有的人生来却食不果腹,吃尽苦头。其实,他们只是人生的起点不同而已,但从起点到终点的漫长人生道路,却需要每个人自己去走。

  而这个过程,足以让我们改变一切。

  我曾经在工作和情感双重失败的打击下痛不欲生,这个时候,朋友讲了贝多芬和海伦·凯勒的故事给我听,他说:“世界上有失去听觉的音乐家,也有聋哑的盲人作家,而你只是一个暂时失去工作和情感的人而已。你的这点儿委屈算什么?”

  朋友问我:“你知道贝多芬最伟大的地方是哪里吗?”

  我当然知道贝多芬的不幸。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很小的时候就有了"音乐神童"的美誉。但不幸的是他25岁患耳疾,到30岁的时候,他的听力急剧下降,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但是他没有绝望,依然立志在余生依旧从事音乐创作,在既看不到眼前的乐谱也听不到丝毫的琴音的情况下,他成功地创作了《第九交响曲》。

  “我宁愿相信他是上天派来拯救绝望的人们的使者,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界的精灵。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他最伟大的地方绝不是给音乐界创作了一些天才作品,而是他自身创造的奇迹,他给整个人类带来了一种力量,一种挑战命运的力量。”朋友的话至今还在我耳边回荡。

  想想,还有什么比一个音乐家失去听觉更可怕的?可是失去听觉后的音乐家生活得比以前更精彩,当时的我只是站在了人生的低谷而已,人生的道路总有一些起起落落。

  当别人站在顶峰的时候,不要急躁,也不要放弃自己,只要自己有信心,只要自己坚持不懈,不断往上攀登,总有那么一天,你也会傲踞雄峰。

  当你站在顶峰回首这一切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一切其实很容易,不过是在这一生中,你一直都在做自己的主人而已。

  因此,受到委屈的时候请不要哭泣,试着让自己坚强一点。在失望的时候请相信自己的能力,试着给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像贝多芬说过的:“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