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河的昨天今天明天高一作文

时间:2021-08-31

  人类从逐水草而居、择丘陵而处,到刳木为舟、结网而渔、抱瓮灌园,就已开始了与水的结缘,人类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供水、防洪、航运和灌溉等活动,都与水密不可分。而我们中国,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造就了一江一河众多、湖泊云集的水环境。我所生活的美丽杭州更是一座由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

  从古至今,水便是杭州的命脉,杭州历代依水而建,后因水陆变迁,杭州城也多次迁移。城依水而建,水因城而变,水与杭州人不离不弃,难舍难分,自古以来皆然。

  而在杭州星罗棋布的水系中,名气不算最大,但最为悠长的上塘河独受到我的青睐。问缘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说故事?那在我与上塘河之间,还 真有叙不尽道不完的情分。

  最初听说上塘河,那还 是在我幼儿园的时候。由于一奶一一奶一家住的小区出来就有一条河,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在带上我看望老人的途中,总会指着它告诉我:“小跳,你看,走过这条上塘河,前面拐弯,就是一奶一一奶一家了。”“上塘河”这个名字,就在这样的重复中进入了我的脑海里。

  印象中,爷爷很忙碌,我们去时不太能看到他在家中,但有一次回家,外面干农活儿回来的爷爷竟然饶有兴致地向我讲述了他与上塘河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就住在上塘河旁,天天看着上塘河上的船来来往往十分繁忙。上塘河水满时,时不时可见竹排、木筏顺流而下;运载大米油盐、南北杂货、煤炭水泥的船只扬帆前进,有船工摇一撸一还 有船夫背纤。后来木帆船变成了水泥船,摇一撸一背纤的苦力变成了用柴油发动机作动力的机帆船。还 有由一艘驳轮拖着十几条木船组成的一个个船队在河上航行,船老大站在船头的驾驶舱里,手握方向盘,不时拉响“呜、呜”的汽笛,还 用喇叭高声吆喝别的船只注意避让,俨然是一副上塘河老大的模样。而当上塘河水干涸时,河上停满了滞留的船只,将河填塞得满满的,有时一停就是十天半月,船工们在船头用砖头搭灶烧饭,在后舱睡觉。等到钱塘一江一放水或天下大雨上塘河涨水后,船只才能继续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