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的名人故事(2)

时间:2021-08-31

  勇于担当的名人故事4

  闻名世界的美国石油巨头洛克菲勒,原来只是一家石油公司的小职员。而且,他所做的工作是最低档的、最机械、最没有创造性的巡视并确认储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接好。

  他每天都要上千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注视到眼睛都快长茧子了,真是枯燥至极。

  也行,这项工作如果是别人来做,要不就会很快跳槽,要不就可能一直做到老死在机器旁边。细心的洛克菲勒却因这项工作成了大富翁。

  有一次,他突然发现石油罐子每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此后,他一直在想:焊接剂能否少一些呢?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

  他开始对这个当时被认为无聊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

  不久后,他研制出“35滴型焊接机”、“36滴型焊接机”和“37滴型焊接机”。但经过先后试用,都在焊接后偶尔会漏油,没有获得成功。人们都劝他不要吃饱饭没事干,如果闲着,不如下班后去做兼职。然而洛克菲勒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经过试用后,意外地成功了。不久后,他申请了专利,并找人投资生产出这种新型的节约能源的机器。

  洛克菲勒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上亿美元的利润。这也站他后来终于成了美国著名的石油巨头。

  勇于担当的名人故事5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著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

  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勇于担当的名人故事6

  爱因斯坦,是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对当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开天辟地的作用。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在一次专为爱因斯坦举办的宴会上,有人向他说了一大堆赞美的话,但是他却说:“如果我相信你们说的好话都是真话,那我就是一个大疯子。正因为我不是疯子,所以才不相信。”

  1952年,以色列提请爱因斯坦做总统候选人,他对前来的大使说:“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儿,关于我,我几乎一点儿也不了解。我这要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

  大使说:“每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

  爱因斯坦说:“那我要怎么办?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事后,他干脆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谁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来。即使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决不能自满,千万不要生活在过去的荣耀之中。”

  后来,爱因斯坦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聘书后,第一天被带去看自己的办公室时,行政助理问他需要什么设备。

  他回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纸和粉笔。哦!对了,还要一个大的纸篓,越大越好,因为这样子我才能把我所有的错误丢进去。”

  这充分表现了这位伟人的谦虚。

  勇于担当的名人故事7

  小虎队解散以后,“乖乖虎”苏有朋并没有偃旗息鼓,他心里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拍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也让自己突破白面书生形象。他将此作为回报父母的方式,以感谢两位老人这些年对自己默默的支持。

  “我要做独一无二的苏有朋。”苏有朋自饰演五阿哥后,又陆续饰演了“苏小鹏”、“花无缺”、“杜飞”、“张无忌”、“杨四郎”等多个角色,他也因此以偶像身份称誉影视圈。潜伏几年后,他又拍摄了电视剧《热爱》。“这些角色都是在为《风声》里的白小年做准备。”在面对《羊城晚报》的采访时,他这样说。

  剧本是2008年底送到经纪公司的。封面清晰地写着一句广告词:风声过后,世间再无传奇。看完剧本,苏有朋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他苦等多年的蜕变机会终于来了。紧张的是,他所饰演的角色是一个阴阳怪气的昆曲名伶白小年,如果演技不到位,很可能将砸掉自己10多年苦心经营打造的形象。

  一向孝顺的苏有朋决心征求父母的意见,父亲没说什么,母亲却出奇地严厉反对。她的担心也正是苏有朋的担心。整整一个星期,苏有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冥思苦想。最终他决定豁出去了。

  开机时,苏有朋梳着大背头,嘴边留着小胡子,如同当年拍摄《热爱》一样,他推掉了所有的应酬,全身心投入到剧本里来。为了学昆曲,苏有朋特意请了两位昆曲名师。昆曲很难学,背台词,掰莲花指,练小碎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他都认真对待,练完后,还要紧张地拍戏。那段时间,他几乎是以剧组为家,忙的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

  苏有朋在戏中饰演的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角色,为了保持演戏状态,苏有朋在拍摄现场也是阴阳怪气的,既不和大家聊天,也不去看监视器,而是一个人静静地站着,甚至还哼唱几句昆曲。

  为了找感觉,他在拍戏时坚持不找替身,所有的酷刑都是自己上阵领受,曾被鞭子抽得耳鸣。人一旦较真儿,求真,是没有阴暗和乌云能够将其遮盖住的。正是这样的付出和努力,这样简单而执著地卖力演艺,苏有朋才塑造了一个令人惊艳的“白小年”,也成就了一个华丽蜕变后崭新的“苏有朋”。导演高群书也表示,“苏有朋对这个角色的把握超越我的想象。”监制冯小刚也称苏有朋最让自己吃惊:“苏有朋的表演让人很难忘。过去我觉得他是个青春偶像,但这次在《风声》中他是完全的‘裂变’了,超出我的想象力。”

  苏有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都曾问我,为什么要不断*自己的形象,我想答案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从成为小虎队一员到单飞,从《还珠格格》到《热爱》再到《风声》,我都是这么一步步坚持过来的,即使有过彷徨和迷失,我也从没放弃过,因为希望在远方,只有坚持走下去,不断朝前走,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之旅越走越宽越通畅,才能迎来自己的崭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