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冯旭:醉茶人生》(3)

时间:2021-08-31

  时至今日,冯旭已摸索出了一套纯手工制出好茶的方法。以制作武夷岩茶为例,就包括采摘、晒青、走水、摇青、揉捻、初焙、焙火、分包、复焙、褪火、补火、封存等12道复杂工序,从采摘到成品,总共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每年4月中旬,他会亲自前往武夷山,请自幼就在武夷山采茶的女孩做助手,去采摘最好的茶叶。采摘,一般是在上午开始,下午两点前结束,因为太早了露水太重,而过了下午两点,露水完全蒸发,茶叶自身的水分也会减少。另外,在焙火的过程中选用的炭也非常重要。台湾人标榜的龙眼木其实就是葡萄藤,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功效并不理想。而他选用的是无烟的榄壳炭,是用橄榄的果壳烧成的,成材率极低,故而价格不菲。

  除此之外,在整个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品尝茶叶,并根据茶叶的香气,随时调整控制炭火的温度。“这个温度您会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制茶的重要依据吗?”“不会。”冯旭笑着摇了摇头,“我从不记录焙火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温度,因为一旦这个温度被计量化,就为电烤箱等工业手段打开了方便之门,而通过那样的方式做出来的茶的味道一定大打折扣。”

  别看制作工艺如此繁琐且大费周章,冯旭却并未大量制作,平均每年他只做一斤半的茶。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焙笼的容量只有五斤,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难免造成茶叶的损坏,要制作接近完美的茶叶,必须把数量控制在人工能完全控制的范围内;二是因为气候、环境等因素,每年武夷山优质原茶的产量十分有限,而要选择其中最好的茶叶,质量上越是要求精之又精,数量上自然也就少之又少。

  茶道:冰心在玉壶

  冯旭与茶已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对于茶道,他亦有自己独特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