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风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4

  过年了,这是一年当中辞旧迎新的时刻,而且过年是我们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从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庆祝新年了,而且还流传下来了许多习俗,至今人们都保留着,比如贴对联,吃年夜饭,拜新年。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和我就开始贴对联,我们先准备好浆糊,然后我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看着那大红吉祥的对联,把我家的大门装饰的很漂亮,我们的心里就非常美。

  贴完对联后,到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一家子团聚在桌子边,一起吃团圆饭,喝团圆汤,欢迎新的一年到来,妈妈一边吃一边吩咐我说:“不能打破东西,也不能说”坏话,呀!

  过了除夕后,到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就穿上新衣服,去拜年了,一声声“新年好!”道出了人们心中最大的祝福。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5

  “咚呛呛,咚呛呛……”

  伴着锣鼓声,一年一度的社火大赛开始了!

  “看,那个是断桥。”“那个是孙猴子扛芭蕉扇。”“那个是许仙和白娘子。” ……

  老太太们争这说。

  噢,又来了一队社火,这对社火真可笑,一位船夫在划船,船里面坐着一个女人,那女人身子扭来扭去,真可爱。这时来了一个丑婆娘,要简别着一个烟锅,手里拿着一把扫帚,一阵小跑跑到了船夫跟前不停地打船夫,船夫东躲躲西藏藏,丑婆娘就是打不着。

  “看城关一小的社火队。”一个人说。

  我回过神,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我们的腰鼓队。

  打腰鼓的学生,一会儿踢腿,一会儿转圈儿,一会儿跑跳,一会儿打鼓。他们虽然在打腰鼓,但在打腰鼓的同时,也加了一些舞蹈的动作。

  后来,又有一只大黄牛过来,他的头转来转去,连眼睛都滴溜溜的转着;观音菩萨也请来了,她身穿白袍,左手拿着玉净瓶,右手拿着柳枝站在荷花中央;几个穿这各种颜色衣服的仙女,一手提着花篮,一手不时的向地面撒花;孙悟空扛着金箍棒,看他那威风的样子,肯定是又除掉了一个妖怪……

  “咚呛呛,咚呛呛……”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6

  “二十四,烧纸钱,接了祖,过小年”家乡一直就有着这风俗,然而往年由于不太注意的缘故,总难窥全貌。世事变迁,倘不是我稍微对民俗产生了兴趣,倘不是亲族纷纷举迁却载不动先祖的牌位,可能我游离于接祖文化之外的缺憾将永远持续下去。

  中国人是一向规矩传统的。也不知自哪个年代传下来的,但祖祖辈辈都这么做了,后人自然无权间断或废除,只管照旧就是了!

  中国人是很重情敬上的。没有祖先辈,哪有子孙代。尊崇自己的先祖也就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中国人是很迷信功利的。逝去的先人的灵魂总会围绕在他生前的屋宅,后人去孝敬他们,自然就能够得到庇佑的。

  中国人是很讲究礼仪的。事关民族精魂的接祖之风变少不得一些必要的繁琐,且每一节程序都赋予一定的意义。

  腊月二十四这一日的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燃起香火,点响鞭炮。人们总是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精心觅一处所在(决不能靠近草堆的),谨慎地将一叠早已裁好的草纸摆好,一大串或大或小(切忌响得不亮的假货)的鞭炮栓在手中,点燃草纸,当他趋向旺盛的当儿,放响鞭炮。在一阵阵烟香弥漫之中,仿佛现出了几张张慈祥而又熟悉的脸影,正籍着飘飘的炮乐涌进了堂屋安身。纸烧得差不多的时候,要记住翻上一翻,任那腾起的灰烬夹着一丝鬼魅飞舞。这也算是把祖宗接进门了。于是,晚上的饭菜自然要别致一些,平时舍不得吃的鱼肉要拿出点,说是给祖先吃的,顺便自己也可以解解馋。饭菜弄好了,要先给列祖列宗摆上三碗饭,三碗菜,三盅酒,三双筷,且口中须念念有词,大抵是恳请先祖回来过来赐福家人等语。然后才是家里人吃饭。饭毕,撤下供台上酒菜时定要等到饭桌上的收拾干净,否则便有不敬之嫌。大概从今日起,祖先们就在家里“逗留”些时日了。确切地何时送行似乎很模糊,或许正月十五闹元宵就是为他们饯行的仪式吧!

  “接祖”虽不是难事,但必须谨慎细致。毕竟,其中每一举动都意义非凡,都蕴着美的因子。“燃纸放炮”理所当然是为了驱邪避祟的,防止某些凶魂恶煞也混进了先祖们的行列,而据说先祖们虽亦是鬼魂,却并不怕其后人的鞭炮。所以你大可不必须顾虑会惊跑你的上客,更何况,即使有特殊胆小的先祖,只要接进了门,自然会有美酒洗尘压惊。做仪礼时,纸的放姿要齐整,烧的要稳妥,鞭炮燃得要利索,响得要脆利,似乎都要尽着顺眼顺心。否则便有了晦兆。然而,总会生出疑问:“炮仗烟火有时是抵不住煞气重的鬼怪的,倒是“鸡血粪污”驱鬼最具法效,何不改用“鸡血粪污”?曰:不美甚矣!泼出了一堆触目恶心,臭气四溢的污物,哪管得了鬼了,倒先将人自己给“驱”了。无论从视觉、嗅觉、感觉来说,这都是有违人性,绝不倡行的。我不由得又想起人的心灵在挣扎和抗争的样子了,大约是附带痛苦的吧。“饭三,菜三,酒三,筷三”要求摆放得齐整上眼,力求显出对称美拉,至于何以皆为三?这倒让我觉得愈钝起来。从“三生三界”到“三纲三从”联想开去。依然觅不出极佳的阐释。权且谓之“传统文化底蕴的习惯性使然”。

  敬祖孝宗本中华传统的美德,“承之则荣,废之则耻”。接祖程序做了,先祖接来了,便可以成全我们的孝道了,还能在心中政治总生发出福佑祥安的幻愿。值得乐而为之呀!当人的心中愉悦了,舒心了,满足了,则定然是美善的无疑了。

  当然,一方水土,一处习俗,地大物博的祖国各地接祖风俗可能各有千秋,但都很郑重则是无疑的。人们那不知所云的喃喃低语迸发自颗颗质朴敦厚的心灵,在芬芳的土地上静静流淌着,亘古不移。

  我的心绪在暮色烟火中变得虚无飘渺起来,似乎这接祖还接来了另外一种着实的存在——它不好定出名谓的。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7

  我盼了好久的,终于盼来了火把节。今年的火把节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在彝海公园里,天刚黑就已经准备要开始祭祀活动了,人们用最古老的钻木取火方式来点燃今年的圣火,太阳女举着火把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她们举高火把点燃了七星灯同时也点燃了火堆。七星灯被点燃后礼花也绽放了。渐渐的礼花形成了一个火堆的形状,仿佛在为彝族火把节的一切欢呼。在夜晚,人们围着大大小小的火堆,跳起了左脚舞。大大小小的炎堆挨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左右移动着跳舞,它好像在呼唤着人们,让人们一起来跳舞。听,音乐响起了,三弦弹起了,人们唱起来了,大伙欢快极了,小朋友们跳起来了。在这里人们围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这里管你认识不认识都拉着手并着肩,在一起舞蹈。这么隆重的场面当然也少下了我了,我左边拉着大姐姐右边拉着小弟弟,虽然下怎么会跳,但还是跟着节奏跳着、唱着。

  在桃源湖,音乐喷泉开始了。在喷泉里露虹灯亮着,把水花照得五彩缤纷。水花时快时慢、时粗时细。有时像小松鼠左蹦右跳,有时像小鹿在跑步,有时像兔子在和乌龟赛跑,还有时像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火把节很快就结束了。我还没有玩够呢!我真希望一年有很多个火把节,这样我就看更多的精彩节目表演 。

民俗民风的作文 篇8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举行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但是我最爱的是包粽子。

  早晨,我和妈妈去市场买粽叶、五花肉、糯米,绳子。妈妈先把糯米、五花肉,绳子洗干净,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块,再把粽叶和绳子煮一煮,这样才能使粽叶和绳子变成柔软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来。

  开始包粽子啦!妈妈先拿出两张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块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盖好,然后再拿筷子搅匀、折好,再用绳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妈妈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的开始学包粽子。我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叶子碎了,但是糯米没漏出来。然后我用绳子把粽子捆紧,我想把粽子捆紧一些,结果叶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这混乱之中我没把粽子包好,却把糯好洒了一地。但是我并不灰心,俗话说得好一回生,两回熟吗,我又细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为它很小,也很矮。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过一个多小时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这种味道我到一辈子都忘不了,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

  通过这次学包粽子,我体会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诚心、细心、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满意的结。

【民俗民风的作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1.民风民俗作文

2.民风民俗作文

3.《民风民俗》作文

4.作文:民风民俗

5.民俗民风的作文

6.民俗民风作文

7.民风民俗的作文

8.民风民俗“春节”作文

9.民风民俗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