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作文1400字

时间:2021-08-31

母亲节的作文1400字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母亲节的作文1400字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母亲节的作文1400字 篇1

  今年的母亲节,是在五月十三日,正是北国的春天,春意盎然的季节。树木都披上了绿装,桃花开的灿烂,红艳艳的。紫丁香香气袭人,白丁香含苞待放,在这桃红柳绿的季节,迎来了母亲节。

  我的妈妈已经过世快十一年啦,节前我写了祭奠妈妈的文章,并借助白色的康乃馨寄托了我的哀思。

  我也当妈妈许多年啦,女儿们都已经长大,都毕业工作啦。节前的晚上小女儿从北京打来长途,说了些别的事情,最后说:我今天先不祝贺你,明天再给你打电话祝贺!

  五月十三日这天,我像往日一样,早早起来去小区花园晨练:打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扇,然后大家围成一圈踢毽子。之后在公园新安装的运动器械上做各种身体锻练。大家都出了一身大汗,达到了锻炼效果。便直奔早市去买菜。

  早市很热闹,但由于我们回来得较晚,一些街面上的摊位已经收摊啦!小街里面仍在开着。我买了旱、水黄瓜、豆角、苦瓜、苦苣、刺五加、水萝卜、香蕉、国光苹果和芒果等。家里冰箱还有冻的三黄鸡和大马哈鱼、里脊肉和兔肉。准备晚上在家过节。

  可是大女儿非要去外面饭店给我过节,拗不过她,就跟她去吧。丈夫在家休息看了一天电视,说困了,想在家睡会儿。让我和女儿快去吃饭。我们就在离我家不远处的“金手勺”饭店吃的饭,这是一家挂四个幌的饭店,做的菜味道还不错,以前我们同事聚餐和妹妹这两次来都是在这里吃的。依照女儿肯定要到有名的大饭店去吃,我没同意,再说这里的菜真的不错,何必舍近求远呢?

  就我们两个人吃饭,女儿还要了四个菜和一瓶哈啤。其中两个是我点的:香烹偏口鱼和金手勺大拌菜,香烹偏口鱼是这里的当家菜,真得很好吃。又酥又软、外焦里嫩,香气诱人。这里的大拌菜,色香味俱全。很好吃!女儿又点的:鲽鱼皮粉和鱼籽烧豆腐。这两个菜是后上来的都吃饱了,显得味道就不那么诱了。还有两屉蒸饺:牛肉元葱馅和韭菜鸡蛋馅的。这里的菜菜码很大,两个菜没吃完就吃饱了,席间女儿给我敬酒:祝妈妈节日快乐!

  这里每天人都很多,今天是母亲节人就更多,菜上得很慢,我都吃饱了还有一个菜没上来呢!桌旁站了些人有两家人等着吃饭,待有空位了他们才坐下!我们是晚上六点二十去的,到快八点才吃完,等菜等的时间很长。把没吃完的鱼一整条和两个菜和大部分饺子都打包带回来给丈夫吃。他也吃不完。

  晚上小女儿打来电话,祝妈妈节日快乐!有这份心思我就很高兴啦!

  其实这两女儿还都算是挺懂事、孝敬的:那年单位送我去北京学习“西文标准化著录条例”,刚过完春节,初六就走了,正月十五都是在北京过的。那天正赶上我得了感冒,头痛欲裂,流着清鼻涕在北京图书馆为馆里查资料,接到上小学二年级的大女儿的一封信,是用从田字方格本撕下的一张纸写的(这封信我一直珍藏着):亲爱的妈妈,您好,你已经想我了吧?妈妈,你走的时候,我眼泪在眼睛里,我想如果我哭出声来,那你每天都想着我,那你就会学不好习的。妈妈,希望你能早一天回来。(我爸还领我去看灯了呢。)看得我眼泪糊住了双眼……

  我第一次得到康乃馨花时大女儿才14岁,正上初二,早晨我去早市回来发现在床上有两朵粉红色的康乃馨花,还有一个字条:妈妈节日快乐!那一刻我掉眼泪啦!

  前年我去青岛给我大哥过生日,大女儿给我买的机票怕我第一次坐飞机晕机和出其他意外,请假陪我一起去的。又陪我一起游了泰山。回来的机票也是她给买的。

  去年我去北京,她又给我买的软卧车票,这也是我第一次坐软卧呢!真是舒服呢!就是票价太贵了让我心疼!平时家里的电话费、上网费、电费也都是她交呢!

  去年十一期间,小女儿单位去的巴厘岛,家属是自费的,都是小女儿给拿的钱,我们要给她,想她刚参加工作还得支付房租很不易的,可她坚决不收,只好收下了她的这番心意!她陪我在人间天堂游历了一回,心中是很惬意的!

  每年我的爸爸过生日或是过春节,除了我们给家钱物外,她俩都给姥爷钱以表敬意和孝心呢!有女如此我也该满足了,只是都不急着找婆家叫我好着急!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没办法,谁让咱是当妈的呢?但愿她们都有个好归宿!一帆风顺一生平安!

母亲节的作文1400字 篇2

  父母均是耄耋之年的人了。而我现在,竟也不能陪伴在其左右。今天提起笔来,就想写写他们的故事。

  父亲年近九十,身体也还算硬朗。只是血糖偏高,而正是因为受这一点的困扰,父亲的耳朵不是很好。每次回老家,总是要对着父亲的耳朵大声叫上几句话,父亲再辨认一会儿,才能认出我这个儿子。其实与父亲一年也就见上两三次面,而每次见面也无非就是带他老人家出去洗个澡,吃个饭。但是,父亲每次都表现的很满足。而这种父子情,对于我来说,是何等的珍贵,却也带着些许无奈。

  出生于解放前的父亲,可谓是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一路走来。父亲当过兵,为了共和国的安宁,父亲曾在福州海防前哨站岗巡逻。而让我感受最大的,则是他为子女辛勤操劳的一生。父亲到了八十岁时,才逐渐放下手中的劳作。

  父亲一生简朴,向来与烟酒无缘。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总是穿着我们换下来的旧衣服。然而,他对我们的要求却是十分严格,甚至是严厉的。以至于我们从小,对父亲都有一种畏惧感。记得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父亲的一巴掌》。现在想想,那就是爱的一巴掌吧。后来这篇文章还被收录到了一本课外书中,想来,那本书的编辑也希望更多的人去理解“父亲的一巴掌”吧。渐渐的,我们都长大了,父亲也似乎不那么严厉了,我们开始更多的接触父亲,亲近父亲。原来,父爱是这么的博大和宽广,又是那么的温暖与慈祥。在我的印象中,“付出”就是父亲的标签吧。

  父爱就像是一座山,给予孩子们希望:父爱就像一面旗,指引着孩子们的方向:父爱就像一棵树,为孩子们遮蔽着风雨。

  谈到与父亲之间的遗憾,那就是我曾经许诺父亲,带他到上海的虹口,带他去福建的福州,也就是他曾经当过兵的地方。父亲嘴里常常念叨着,然而却因为我的种种原因也可以说是借口,至今没有实现。哦,对了,我曾经还答应过父亲替他联络到几个之前的战友,后来,也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也许,这恐怕是我这辈子对父亲最大的愧疚吧。

  母亲比父亲小上几岁,出生于书香世家。外祖父是乡里的文化人,却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只把二舅和四姨供到了大学,当然,他们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都成了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母亲就似乎没有那么幸运了,12岁时才进入小学。然而母亲却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完成了五年级的课程。后来,有了一个参加民办老师考试的机会,外祖父就陪着母亲步行十余里去参加。考试结束后,主考官就对外祖父说:“老爷子,可以回家了,您的女儿考上啦。”母亲没有仔细给我描绘过的当时的心情。但是,从她每次讲起这句话时的语气和表情就能体会到她当时的兴奋与喜悦。之后,母亲便被分配到一所学校,教授一年级课程。后来,母亲又被分配到一所师范学校进修了两年。这也是在她记忆里,很快乐两年吧。母亲一生从教三十余年,培养了几代学生,如今又做起了父亲的专职保姆,每天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

  母亲热衷于公益事业,即使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还仍然坚持每天去村头的大云寺(我们当地的文化广场)做义务的管理员。活动中心的荣誉碑上,经常可以看到父母亲的名字。

  母亲身体尚好,这个年龄还骑着自行车到处乱跑。有一次,一大清早骑车,被路边的石子绊倒,幸好没有伤到。但是,我们子女还是批评了她。让她慢一点,更不要在单手骑车。她老人家却淡定的回了一句“没事,有菩萨保佑呢。”不过,之后她还是听从了我们的意见,之后骑车便小心多了。

  母亲与我们的之间的联系也许就是电话吧。每天晚饭后,母亲最大的奢望就是听到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因为,在她心里,那是来自儿女的声音。父亲常常告诉我们,每一次电话声响,母亲都会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像个孩子一样跑过去接电话。其实,每次通话的内容都不外乎家长里短,电话的最后,母亲也不忘说“过两天不忙了,就再打过来。”冷冷的电话线,传递的却是暖暖的亲情。记得曾经有人说过“父母在的地方,是家;父母离开了,那里便也只能称作故乡了。

  龙应台对于父亲,写的是长长的《目送》,朱自清对于父亲,写出了暖暖的《背影》。而我,不想有太多的修饰和比喻。既然是写我的父亲母亲,那就便叫做《我的父亲母亲》吧。在母亲节即将到来的时候,谨以此文献给全天下的父母,祝天下所有的父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