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鲁迅的作文 篇4

  六年级的语文课,有好几篇与鲁迅相关的课文,例如《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等,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语言精简,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鲁迅小时候是怎么学习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家来到了位于绍兴的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就在自家院子旁,叫“三味书屋”,鲁迅每天都和几位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还请了一位叫寿镜吾的先生教书。寿先生为人正直,教书有方,在当地小有名气。

  书屋里面共有五张桌子和一张茶几,中间的一张桌子是老师寿镜吾的,上面摆着一把戒尺;其余四套桌椅则是与学生一起学习的“伙伴”,散布在教室的四个角落;而那张茶几,则摆在老师桌子的后方,上面有一幅山水画。左上角的一张木桌就是鲁迅曾经学习的地方。据说以前鲁迅的位置是靠近大门的,但是一下课就有几位同学在门旁跑来跑去,非常顽皮,他觉得太吵,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于是他就要求换座位。

  在鲁迅书桌的右下方刻了个“早”字,这个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原来有一次,鲁迅因为贪睡迟到了,被先生用戒尺打了手掌心。这滋味可不好受啊!于是,鲁迅就吸取教训,在桌子的右下方刻了一个醒目的“早”字(虽然现在不能在桌子上乱画乱刻,但以前好像没那么讲究),来时刻提醒自己别再迟到了。

  鲁迅还做了一个“三到”书签,夹在自己的书中。书签上写着“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他时刻告诫自己,读书时心、眼、口要一起用,这样效果才会好。

  原来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这么多平凡的小故事,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不是很有启发吗?

鲁迅的作文 篇5

  有一位大文豪,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总喜欢穿一件中式长衫,长面浓密的胡须成隶体“一”字,他就是鲁迅,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先生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学者,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创作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与散文诗集《野草》等也非常有名。我读过他的小说《故乡》,小说塑造了一个机灵聪明,见多识广的闰土,闰土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鲁迅不仅写了很多著名的作品,还翻译了很多外国作品:包括苏联文学作品《表》《毁灭》,荷兰作品《小约翰》。鲁迅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学者啊!

  鲁迅还是一位慈祥的长者,他不像有些作家一副自命清高,冷冰冰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很关心:他关心在寒冷天气还要拉黄包车的车夫,车夫的脚被碎玻璃扎破了,他会细心为他包扎上药,并给车夫钱让他在家休养几日。他关心生活窘迫的青年,萧红从东北流浪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内心凄凉,生活无着落,是鲁迅无条件地关怀她,处处照顾她,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使她在文坛上健步奔跑,最终成为了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他关心侄女周晔,周晔没有好好读《水浒传》时,他用委婉幽默的语言劝诫她,读任何书都不能囫囵吞枣。鲁迅先生真是一位慈祥,和蔼可亲的人。

  鲁迅一生勤于创作,不管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在身体状况多不好的情况下,他一直用笔作武器,去和黑暗的社会斗争,他是一位坚强的斗士。到了晚年,他把时间抓得更紧了,总是夜以继日,不知疲惫地工作,白天要为生计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有时一天都只是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看书就算睡觉了。他病逝前不久,一直发高烧,体重也越来越轻了,但他还是没有停下来,一直忙于写作,用笔作武器与黑暗的社会战斗。他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从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浪费他人的时间。他曾说过:“节约时间,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的确,他就是一个越老越顽强的斗士。

  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这句诗恰好也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面对真理,他不怕社会上不同声音的指责。对人民,他是全心全力,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正因如此,他才广受人民的喜爱。海燕剧社给他写了一幅挽联:“在大众心目中是永生的。”我也这么认为,虽然我们不在同一个时代,但我对他的尊敬仰慕之情是一样的。他这位有才华有气节的战士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鲁迅的作文 篇6

  在白雪纷飞的鲁镇,似乎沉浸在温馨而又和谐的气氛中。在清脆的爆竹声中我认识了祥林嫂。

  当祥林嫂在问我们:”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之时便下了必死之心了吧。在她穿着褴褛的衣衫迈开步时,世界便没有祥林嫂这个人了,如那些飘落的雪花燃烧至尽。她是一个一生都经历着痛苦与折磨的女子,她努力地工作,受到了四叔家人的喜爱。可是她的婆婆一行却打破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婆婆逼她嫁人,却只为了那么几注钱,祥林嫂几乎拼上了自己的性命想要打破这个黑暗的现实,可还是绝望了。她很爱自己的'儿子,当阿毛被狼吃了的时候她顿时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当谈到阿毛,她总是哭着不停地说”我真傻,真的。“”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也许她能带着残留的一点光芒也很不容易了吧。

  在我看《祝福》以前,我只知道鲁迅是一个爱国和捍卫人民自由的领军人物。他是因为刚正不阿的思想而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但是《祝福》使我改变了看法。他用悲凉的手法,用环境和语言衬托他的思想,把圣洁的雪花写的让人满目苍茫,身临其境。他把自己的思想毫无保留的表达在他的笔下,书写着一段段的传奇。

  《祝福》这个题目,也许就是从委婉而轻柔的角度,一笔流畅的勾勒出这幅油画。抨击了黑暗社会的腐败与妇女所承受的不公。也许这样更好罢,祥林嫂必然是带着笑容离去的罢,这样的她却是解脱了,犹如璀璨的流星,散发出今生所有的光芒,在深邃的夜空中滑落。只是为了将这一刻的天空照亮,留下一抹金色。

鲁迅的作文 篇7

  五年级上学期学了《鲁迅和时间》,有一次做功课到夜深,朦胧中鲁迅来到我身边,和我进行了一次对话:

  鲁迅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说:“为了考个好分数、进个好学校,我们已经把海绵里的水都挤干了。”

  鲁迅说:“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平均每年写作35万多字。”我说:“我把看电视逛街游玩的时间都用在了作业上,平均每周完成作业1.5万字。”

  鲁迅说:“我弃医从文,要唤起国人的灵魂的觉醒。”我说:“爸妈要我少看闲书,主攻数学,换取美好的‘钱’程。”

  鲁迅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说:“童年,每人只有一次,给‘勤勉’的孩子压下一幅重担,给‘懒散’的孩子留下一分欢乐。”

  一觉醒来,我发现鲁迅不见了,刚才只是做功课累了,连衣服都没脱,像个战士伏在战壕里打了一个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