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文(2)

时间:2021-08-31

鲁迅的作文 篇5

  严肃刚毅,精神抖擞,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认识的鲁迅吧!但以《朝花夕拾》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他的情。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都是我对于父亲最大的错处。“这是鲁迅先生后来回忆自己在父亲临死前的行为而不禁感叹的',表达了自己对父亲无说的爱,以及对自己的行为无比后悔。

  在对一个不是生母却胜似生母的长妈妈的描写中,鲁迅先生虽然表面上写了她十分迷信,但是实际上却表达了对她深深的爱,由她为自己而想尽一切法子去买《山海经》来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敬意,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情,更有在最后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当然,鲁迅先生的情并不仅仅只在自己的亲和自己所热爱的人那,更存在于中国所有的劳苦大众。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情,他才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他以笔为武器,像一把锋利匕首,狠狠地插入敌人的胸中,像一把优秀的手术刀,治疗人民的病处,像一块块砖头,筑成了人民心中的长城。

  因为鲁迅先生的情,所以他会不顾身份,跪着为人民服务,他会时时刻刻为进步青年着想,他才会一直有勇气,有决心,在曾经那个污浊的社会屹立起来,成为所有人的一颗“北极星”,永远为人民指引方向。

  或许有的人会说,我们也有情,为何就比不上鲁迅先生呢?不!你那只不过是为自己着想,而从未没有为他人考虑,你只知道收获的喜悦,而不明白奉献的快乐!

  我们,不!所有人都应有鲁迅先生那样的情,心中只有他人,从来只为他人考虑,我们身边才会出现一个又一个“鲁迅先生”!

  我明白了鲁迅先生的情……

鲁迅的作文 篇6

  顺水而流的乌篷船,蜿蜒的小路盘旋在四合院里,那里就是鲁迅的故乡。

  悠悠的河水缓缓流淌,走到大堂里,直到看到豪迈的“林翰”二字,才算真正进入了鲁迅的故乡。两边刚劲有力的毛笔对联“持其志而暴其气,敏于事而慎于言”,瞬间点燃了鲁氏家族世代的奋斗目标。中端一幅水墨兰花画占据了不少游客的眼帘,草草几笔所成的水墨画,正如鲁迅自己晚年所写的:椒梵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鲁迅家的百草园,在游客们看来只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油菜地,在鲁迅笔下,却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小时,他在此地欢快地斗、捉蟋蟀,灵巧地爬上高大的皂荚树,干劲十足地拔那与树缠绵的何首乌,顽皮地在石井上跳来跳去。“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可想而知,百草园曾给年少的鲁迅带来了硕大的乐趣,石井、何首乌、皂荚树,对鲁迅来说,仿佛都有生命。正是这新世纪的时光,才使它们依然固守在自己应有的岗位上,好像在耐心而期待地等待着鲁迅熟悉的归来,和它们彼此再见一面,直到永远……想象着如此美妙的幻境,才使自己负有了百草园这种臻致纯洁的喜悦之情。

  穿越过静谧的走廊,带着鲁迅著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记忆,我虔诚地寻觅着鲁迅曾在家乡玩耍的身影。处于鲁迅文中的三味书屋,我似乎看到鲁迅幼年上学的场景。站在三味书屋的跟前,眼前的布置令我倍感亲切,有些故地重游的美感。私塾中所谓的“三味”。是古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

  现在空洞的桌椅四边,少了几分喧闹,显得有种荒凉的孤寂感,或许是寿先生的弟子们贪玩,去百草园玩赏一番了。鲁迅的私塾先生寿镜吾若在这里,洪亮地犹如古钟般的声音定会绕梁不绝地在大厅里回荡:“人都到哪去了?”回答的人,也只有眼前饱览一切风景的游客了。

  远远望去,私塾老师拿着戒尺坐在教桌上的样子似乎依稀可见,书屋边好似还萦绕着那些捧着《荡寇志》的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房前屋后,老屋依旧,睡床依旧,院落里桂树依旧,棕色刻花的摇椅和圆桌,无不散发出古色古香的无限韵味来。俗话说睹物思人,看见鲁迅窗前空空如也的红木书柜,我的脑海里蓦地浮现出他少年时期与煤油灯相伴,苦读经书到鸡鸣的情景来。

  带着淡淡的迷恋与不舍,我离开了这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中华伟人之乡。此时此刻,我由衷地感到,鲁迅的故居不但照亮了历史,还照亮了整个绍兴市。

鲁迅的作文 篇7

  鲁迅是历史人物,也是永远的民族楷模。他用毕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他的精神品质对今日的国人来说,不应仅仅是敬仰,而应是实实在在地学习和传承。

  当纷纷扰扰的尘世一次次掀动生活的虚华,当此起彼伏的喧嚣毫无遮拦地淹没人类的思想,当浮躁、迷茫和虚妄充斥着人们的心灵,鲁迅究竟使我们想起什么呢?他难道仅仅是一个独异的“过客”吗?

  鲁迅是一位文学家,但他的志趣并不在文学本身,而是想利用文学的力量来改造社会,来改造人们的心灵。所以,他无论是写什么文章,都着重在对社会批评和对文明批评。但他越是这样的想去改造社会,社会就越是对他进行压迫。他是屈服,还是顽强地斗争?这,就是一个人精神的所在。换句话说,鲁迅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更像是一位斗士,他向一切黑暗挑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尊重与学习。

  在那个时代,鲁迅的不平,鲁迅的斗志,鲁迅的激昂,鲁迅的自省,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至少屈指可数。

  近些年来,有人质疑鲁迅,有人辱骂鲁迅,可是,他们真正地了解鲁迅吗,他们真正知道鲁迅的内心世界吗?我想没有。在国家衰败时,在大多数人不敢于抗争时,偏偏出了这样一位勇士,用锋利的笔尖,攻击每一个庸人的心灵。难道,这不足以称之为伟大吗?

  鲁迅是民族的英雄,是国人的楷模!

鲁迅的作文 篇8

  小时候经常听父母座起过鲁迅,也经常听他们说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幼时的我不知道鲁迅是谁,也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直到今天,我才真的了解到了鲁迅,他在我的心目中地位颇高,我就谈谈我心目中的鲁迅。

  鲁迅曾被毛泽东评为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也不愧主席和人民对他的好评。黄包车夫是一个下层的角色,鲁迅身为当代文学家,却蹲下帮黄包车夫包扎伤口,这种精神是多么令人赞叹。鲁迅看到青年人热爱读书,毫不犹豫地把书送给了青年人。当青年人认出自己时,却微笑地点了点头,就默然在离开了。鲁迅关心别人,却一点也不关心自已。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他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我心目中的鲁迅就是这样。他虽然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被世人所遗忘,不管走到哪里,无论过了多长时间,我们大家都肯定会记信鲁迅。鲁迅的作文 篇9

  鲁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门内三条胡同21号,从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鲁迅先生一直居住在这里。

  推开两扇黑色的院门,穿过短短的门道,眼前就出现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院里有两棵枝叶茂密的白丁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这是鲁迅先生1925年4月5日亲手栽种的。

  小院里的南房是鲁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时鲁迅自己也在这里休息。

  东房曾经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来堆杂物。

  西房当年是厨房,现在是“故居”管理人员的值班室。

  北房有四间。西头一间是鲁迅先生的工作室兼卧室,鲁迅自己称它为“绿林书屋”,人们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为它是扩建时展接出来的。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的卧室。

  “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间,室内放着一个老式的三屉桌。桌上摆着一盏煤油灯,它使我们想起当年还没有电灯的情景。油灯旁边放着一个普通的木制笔架,一只装在硬木盒里的砚台,还有一个旧马蹄表和一个烟灰缸。一只盖碗像不久前刚用过的一样摆在桌上。桌子一边是个牛皮纸箱,另一边是个什物柜。桌前一把藤椅,墙上挂着一幅炭画和一幅藤野先生像。屋子另一侧放着茶几和木椅,茶几上方的壁上挂着一幅题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鹈?之先鸣。”

  北房西侧的小门,通过后面和室内的陈设,都是极简朴的。就在这里,鲁迅写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包括《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

  鲁迅故居,北京这座简朴的四合院,是人们永远敬仰的地方。

【【推荐】鲁迅的作文合集九篇】相关文章:

1.鲁迅故里读鲁迅作文

2.与鲁迅对话的作文

3.走进鲁迅作文

4.走进鲁迅作文

5.走近鲁迅作文

6.走进鲁迅的作文

7.走进鲁迅作文

8.谈鲁迅作文

9.我眼中的鲁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