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的作文

时间:2021-08-31

【精华】六年级的作文锦集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的作文 篇1

  我最敬佩的老师就是我上四年级时教我们语文的黄琦老师。黄老师那秀气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水灵灵的眼睛,鼻梁上架着一副金框眼镜,乍一看,真像是一位公正严明的大法官。可当你看见她一头随风飘动的秀发时,似乎又觉得她挺温和的。

  记得四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上,黄老师和我们一起学习《卢沟桥的狮子》这篇课文。读过课文后,黄老师开始提出问题让我们回答,同学们都纷纷举起了手,教室里转眼间长出了一篇小树林。不知怎么的,我的手却好像被魔法控制住了,就是举不起来,心里的小兔子怦怦直跳。“怎么办呢,要是答不对就不好了。”

  这是,我看见了黄老师,她正微笑着看着我呢!多么慈祥的眼神啊!好像在说:“倩培,不要紧的,举手吧!”顿时,我信心十足了,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的微笑也变得更甜了,好像放下了心头的一块石头似的。老师问我:“倩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我回答说:“课文主要讲了卢沟桥上的狮子的形状、大小。”老师笑着说:“答得很好,我相信咱们的倩培以后会更大胆的。”后来,我在学习上变得更加主动了。

  为了我们班,黄老师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件工作。每天批改作业时,黄老师都习惯性地把同学们的错别字记录下来,第二天再一笔一画地写在黑班上,告诉我们哪一笔最容易出错。校运会就要到了,黄老师组织我们排练,仔细地给我们讲解到了主席台前要怎么走,怎么喊口号。一年来,我们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黄老师不教我们班了,但我真的很想念黄琦老师。

六年级的作文 篇2

  大家好,我是棵高大的迎客松。我的家乡在一个植物生长茂盛的森林里,想知道我为什么叫做迎客松吗?因为我的树叶一边长得茂密,一边长得疏,就像一位正在迎客的绅士一般。森林里一年四季都不同,作为绅士的我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哎——”上次冬天又“熬夜”了,但我还是要早起。在春风姑娘的吹拂下,我苏醒了过来。我使劲地伸了一个懒腰,对溪面上的冰弟弟说:“冰弟弟,这都春天了,你该融化了,别‘冥顽不化’了。”春风姑娘听了我的话,就在溪面上轻轻一吹,冰就化了。小虫子们从土里钻出来了,植物们也都醒过来了。呀,头上好痒啊!我抬头一看,原来我的老朋友松鼠一家也出来活动了。

  突然,一片黑云如翻滚的墨汁一样过来了,可能这里靠北,竟然还有一些冰雹。刚出来的小动物们四处乱窜,混乱不堪。我立刻撑开了我的“巨伞”,为他们开辟出了一个安全的小天地。

  雨真大啊!仿佛一千个豪情的侠客在天空中吼叫,又像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诵。“呀”!好痛啊,雨点和冰雹毫不留情地砸我的身上,疼得我忍不住叫出声来,但为了“伞”下的小动物们我得忍住。

  雨终于停了,小动物们在我的保护下,安然无恙,开开心心地回了家。春天,就在这冬天的余韵中来临了。

  夏天,太阳在天空中散发着金色的光辉照着大地,而我那针叶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翠绿。我和其他的树手拉手,从上面看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起起伏伏。松鼠一家在我的枝头蹦来跳去,给我挠痒痒。树下小动物们三两成群,在树荫里觅食、散步,各种声音交杂在一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大森林真是一个热闹和谐的好地方。

  秋天,森林里大部分树木的叶子都黄了,一阵秋风吹来,一片片树叶跟黄色的蝴蝶一般翩翩起舞,随风飘荡。地上到处是落叶,像铺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小动物们踩着软软的地毯,在树叶底下捉迷藏。小松鼠们可忙坏了,到处找地方藏松果。只有我还是那么翠绿那么精神,像是沙漠中的一个绿洲。

  冬天还是来了。寒风呼啸,带来了酷酷的雪哥哥,他见缝插针,到处耍帅,留下他的帅影。不一会,森林里就是一片银色的世界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地沉寂,动物们都冬眠了,小松鼠一家也没影了,他们是睡着了吧。好吧,大家都好好睡一觉,我为你们站岗,等春天来了,我再叫醒你们……

  我爱这片森林,做为一棵迎客松,我高兴,我幸福,我自豪。欢迎大家来找我,作为一位绅士,我一定带你好好浏览这片我挚爱的森林。

六年级的作文 篇3

  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也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对于我来说,像春天的雨水,滋润着我的心田;像夏天的凉风,轻抚着我的思绪;像秋天的丰收,给予我内心的满足。

  从小开始,妈妈就培养我读书的习惯。从国学经典的《三字经》、《千字文》开始,后来又阅读了各类童话书、揭秘地球等科学书籍、文学小水等等,到现在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国学让我懂得了中国传统美德;各类童话书让我畅游在童话的海洋;各类科学书让我足不出户就游遍了世界各地……

  我酷爱古诗词,在我五岁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本《全唐诗》,想让我接触盛世唐朝的美丽诗句。我拿到这本诗集后,迫不及待的打开,这是我阅读的第一本没有拼音的书,我如“小和尚念经”般,一知半解的读了下去。渐渐地,我的识字量越来越大,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也越来越强了。这本诗集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后来,诗词丰富了我的生活。每当我在湖边散步时,看见湖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抚水面,湖水碧波荡漾。我不禁吟诵起“杨柳依依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秋天到来,大街上红叶纷飞,我不禁吟诵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每当看见明月悬挂在天幕中,我不禁吟诵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除了古诗词外,令我感兴趣的就是百科全书了。从小,我对天文地理十分感到好奇,妈妈便送给我一本建筑类的百科书。书上每个造型奇特的建筑,都让我惊喜。渐渐地,我把这本书看了几十遍,书上的每个建筑我都记在心里。

  它扩展了我对世界的探索范围,让我那朦胧的双眼越出国界,看向世界。不只是建筑,我还读了许多关于人类历史和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每种图书,都让我知道了许多知识,使我无知空荡的脑瓜,日渐充盈起来。

  有一次,我们一家去新加坡旅游,到了鱼尾狮公园,妹妹对鱼尾狮感到好奇,于是问我鱼尾狮的故事。我情绪十分的激动,我觉得我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便迅速回忆我的大脑,脱口而出:“在公元十一世纪有一个传说:当时新加坡被称为单马锡城,昨佛逝王国的王子看到新加坡,决定要亲自乘船关顾一番……”我滔滔不绝的向妹妹介绍着鱼尾狮的故事。

  妹妹对我的讲解连连称赞。这点小小的荣光,使我悟出了一点道理:读书可以扩展知识,更可以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更全面,可以穿越古今,构思未来。

  读书好处颇多,所谓“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能帮助我积累好词佳句,运用到写作中,也能让我眼界开阔,志趣高远。“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书的窗户,去发现生命的奥秘,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