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六年级作文(2)

时间:2021-08-31

走进六年级作文 篇4

  我曾经读过这样一句话:“黄姚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被人遗忘在图书馆僻静的书架上,当人们不经意地走过,翻开这美丽的篇章,立即就会被它古朴而优雅的格调征服。”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就来到了这素有“梦境家园”之称的黄姚古镇。

  黄姚古镇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厚重,烟雨中的黄姚,古朴而清新、庄重而蕴藉,就像是深山里一首清丽的小诗。进入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榕,清澈的泉水,黄墙黑瓦的民居都见证了古镇的悠久历史。在黄姚古镇,你每移一步都能让感受到古镇惜日的繁华,一种坚实、古朴、清凉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悠闲、清静、自得是古镇生活的特色。清清的溪水在古镇里穿流,喀斯特地貌给予了古镇天设地造的美妙景观,使这有着近千年的故镇更加古味十足。溪流边一片片天然的石平台供人们洗衣取水。古镇里形态各异的岩石随处可见,石蛇、石蝙蝠等造型栩栩如生。突然,我大叫一声:“妈妈,我踩到了一条鱼了!”妈妈闻声一看,只见历经千百年风雨仍泛着青光的青石板路上,有一尾三尺长的鱼形石,有如在凝固的溪流翻滚。我兴奋地又踩又跳,想沾上一点鲤鱼越龙门的喜气。

  来到田螺山前,只见溪流涓涓,溪上小桥,连绵拱形,远远看去,就像古罗马的引水渠;溪岸上,有一棵古榕,庞大的躯干伸向小溪,从空中垂下缕缕气根,根根扎向水面。从一排过河的垫脚石上走过,惊起知春的水鸭两三只。水上的树、水面的鸭、水上的桥,与倒影、现实、虚幻,在浅浅一溪如银般的水面上连为一体。

  最后,我们来到了古戏台。这是一座飞檐翘角的亭阁式建筑,基脚是用大青石板镶嵌,戏台上用8根木柱托梁,梁柱雕龙画凤,图案精美。推开斑驳古旧的木门,站在古戏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我仿佛听到了咿呀的曲子,仿佛看到台下熙熙壤攘的看客和戏台上表演的演员……

  如今,这个处于深闺的古镇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港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让她名声鹊起,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更把这座千年古镇推向了世界。

  置身于黄姚古镇中,我仿佛走在世间的香格里拉,走在人间仙境,梦中的家园……

走进六年级作文 篇5

  如今,手机在我们世界真是越来越普遍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出门只要手机在手,连天塌了都不怕!你可千万别觉得夸张,请听我娓娓道来。

  现在,手机也是人们的钱包。不管是去超市,去餐厅,甚至是去机场,只要有带手机,你想买什么都没有问题。什么微信支付,支付宝,手机银行等,各种各样的支付方法都问世了。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吃牛排。吃完后,妈妈只需拿起手机,扫描收银台上的二维码,支付成功后,拿给店员一看,就行了。比原来付现金、刷卡方便多了,省去了打印pos单,节约用纸的同时还防止假币流通。

  也许在未来的超市,连收银员都免了,要进超市,拿手机刷一下即可进入。推一辆手推车,如果看见心仪的东西,用手机扫一下条形码,货架上的那样东西就可以取下来了。结账的时候,每人都要经过两个柜台。柜台一,付款柜台。手推车里的东西会自动生成一个条形码,与你手机捆绑直接到柜台扫描仪上一晃就付款成功了。柜台二,打包柜台。你只需要把手推车推进柜台里,机器会直接帮你分类打包,几秒后包装盒里的东西就会升上台面,手推车自动传送到了停放处,方便省事。这种便捷的方法会在各个超市广泛使用。

  也许,以后的手机就不再需要用电充电了。到那个时候,每台手机都会配上一个“自然充电器”,那其实就是利用太阳能,风能能来给手机充电,未来手机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环保产品!

  未来,手机会变成如同身份证一样的重要的东西吗?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一起走进手机时代吧!

走进六年级作文 篇6

  今天我随妈妈和姑姑走进叶氏祠堂。

  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大牌楼,上面的浮雕精致美丽,还有龙飞凤舞,毛笔写出的对联,我最喜欢的一句:“水起风生喜遇明时开富路,平添瑞至普新章。”

  再往前走,便是叶氏祠堂了,门前有六根旗杆,旗帜随风舞动着,两只石狮子蹲在门口,铜铃似的眼睛尽显威。

  在走进祠堂,可真难,祠堂的门槛很高,都到膝盖了,对于矮小的弟弟来说,根本跨不进去呢。再走进祠堂,首先跃入我眼框的是一个大大的“孝”字,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孝为先。

  往左走,墙上有许多的名人介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叶诞,叶诞是兰溪东隅人,为吕学嫡传弟子。在往前走,有许多画像。女的穿红衣,难道穿蓝衣或者黑衣,脸上是和蔼亲的笑容,我不得不佩服画家高超的画技画的惟妙惟肖。

  不经意间抬起头,我震惊了柱子上浮雕文美妙绝伦,犹如活的,瞧,那个胖娃娃在冲我们笑呢!呀,低头一看,两棵翠绿的树在两边立着,而树中间有一个香炉,香炉上有两只狮子眼睛瞪得很大,似笑非笑,好像再说:“别过来,我会对你不客气的!”

  走下台阶,我推开木门,这是一个小院落,角落种着竹子,地上的砖块被雨浸透后更好看了!姑姑告诉我,左边的屋子是瀫东书院,里面有很多书。我推门而入,哇!里面的桌椅书架都是木头做的,有淡淡的清香。书架上的书上至《弟子规》下至《海底两万里》我挑了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在里面看了很久。

  太阳下山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今天我收获很多。

走进六年级作文 篇7

  好几天前,师大举办了一场“走进音乐厅”通识课。这次的主题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音乐会”,主要讲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

  这次的主讲人可大有来头!他叫林东方,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获得钢琴演奏专业博士学位。

  开场前,人们陆陆续续就座。简单的开场后,就开始了讲解。我国的钢琴音乐作品,基本是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发展的,第一批著名的作曲家,有王建中、刘福安、冼星海等等。他们的作品大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牧童短笛》、《彩云追月》、《蓝花花》这些曲子,一听就是中国独有的“宫商角徵羽”风格。

  这次通识课,不仅是给我们观众涨了知识,也是给了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表演的机会。这次的11首曲目,全部由他们演奏。也可能是他们紧张了,基本都会有一两个错音,不过整体还是很完美的。其中有几首我也弹过,真是自愧不如。

  在通识课中,我一会儿仿佛看见了贺绿汀创作时的艰苦岁月,和创作出《牧童短笛》后的兴奋激动;王建中在创作遇到瓶颈时,冥思苦想,愁眉苦脸的模样;冼星海在莫斯科,终日被病魔所困扰,却还想着如何编曲,最后病逝的模样……

  其实上学期开学,也有过一节《走进音乐厅》通识课。那次的通识课主要讲的是西方的钢琴发展历史,从巴洛克时期巴赫的古钢琴作品,再到古典时期,也是出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大家的时期的钢琴作品,再到浪漫主义时期作品,这一时代,出现了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等浪漫主义风格的著名作曲家。

  上一次的主讲人是师大音乐学演的几位教授:赵鹏、李坤等。上一次的钢琴表演也是让我如痴如醉:巴赫的c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71),让我感到了巴赫弹奏时庄严的神情;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让我感受到了他创作时的激情;而李斯特的《钟》让我感到了他独有的风格……

  “走进音乐厅”通识课,感谢你,让我了解了更多的音乐知识,让我真真切切地听到了名家的钢琴曲,让我再度沉醉于音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