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2)

时间:2021-08-31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 篇4

  过年啦!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的起床了。今年我是在乡下老家过年的,在那里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红的大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喜气洋洋,爷爷家的大门上张贴着一幅年画,上面分别写着“虎年吉祥,虎虎生威”,吃过早饭,咱们举行了乡下特有的“谢年”仪式,爷爷说:“谢年就是感谢过去的一年大家幸幸福福,期盼新的一年更加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业、学业蒸蒸日上”。谢年的时候,把鸡、猪肉、水果等摆在祭奠桌上,点上蜡烛,倒上酒水,我把一串长长的鞭炮摆成一个大大的元宝形状,在祭拜时,我心里默默地想:‘过年啦,我又长大了一岁,我要变得更加懂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会做到的,我一定要做到……’ “砰啪”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鞭炮声震耳欲聋般在空中响了起来,一声声的炮竹代表一串串的祝福……

  “ 吃年夜饭喽!”哇!只看见圆桌上摆了满满的菜,有鱼、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羊肉、对虾、三鲜(这可是我奶奶亲自做的);有芹菜、青菜、笋、藕;还有八宝饭、西施豆腐羹……看到这么多的美味佳肴,我口水已经流下来了,迫不及待的赶快坐下来拿起筷子往盘子里夹菜,咱们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开心地聊着天,说着祝福的话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给我发了压岁包。

  吃好年夜饭,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着咱们的游戏,新年晚会开始,晚会节目丰富多彩,一个个节目都是那样的精彩,我最喜欢的是小品《一句话的事》。直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我才慢慢的进入梦乡!

  过年真好,要是天天都是过年那该多好呀!我喜欢过年!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 篇5

  我家乡的节日有很多,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等。

  在春节的前一天,也就是除夕,除夕的早上都要贴春联,中午会去拜拜,晚上会去跳火堆,跳火堆的时候,那熊熊的大火使我更加害怕,我胆小地对爸爸说:“爸爸,你能抱着我跳过去吗?我等第2次自己跳。”“当然可以。”第一次,爸爸带着我跳,使我感受到了感觉,第2次,我用那种感觉跳了过去,耶,我会跳火堆了,跳完火堆。我们就去放鞭炮,鞭炮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响,我心想:这么大声,我好想再来一次。我就随身拿起一个鞭炮和一个打火机,我的手在抖动,怕等下会自己炸到自己,我就鼓起勇气,把打火机一按,鞭炮点燃了,我用力一扔,把鞭炮扔到九霄云外了,耶,我终于把鞭炮扔出去了,我非常高兴。

  放完鞭炮之后,就去看春节晚会,春节晚会看完,爷爷奶奶都会守夜,守到12点,再去睡觉,凌晨四五点都会起来穿新衣服,然后家人们都会发红包给我们。大年初一的早晨总要吃汤圆或面条。从初一到初十,我们都要去朋友亲戚家拜年,拜年的时候总要带红包,我们拿到红包后,心里非常高兴春节的时候肯定要放鞭炮,声音很大,表示我们幸福越好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祝福的节日。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 篇6

  我的家乡有很多独特的习俗,炸油角和炸煎堆是其中之一。

  俗语都说:“煎堆碌碌,金银满屋”每到过年时,放糖果等零食的桌面上总少不了两种食物,那就是——油角和煎堆。过年前,我和奶奶都会一起做油角、煎堆,而且总会炸一大锅。炸完后,无论谁到我们家来拜年,都会把油角、煎堆和糖果等拿出来,给客人们吃,如果油角、煎堆太多的时候,还会把其中一些送给客人们带回家吃。因为,它们都寓意着好兆头。

  除夕一大早,我们就回家乡帮奶奶制作过年必备食品——油角和煎堆。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平凡,但是制作起来可不简单呀,必须经过许多工序,才能把它们做的好吃又好看。做煎堆要准备:爆谷、糯米粉、粘米粉、花生、砂糖、芝麻等多种材料。煎堆的陷做起来比较复杂,要将花生、砂糖和爆谷加热搅拌在一起,然后趁热用双手把它们捏紧,把它们捏成一个个圆球状。这是一个考验人的功夫,只有奶奶才能做好。我们就只能做简单的油角陷,只要将花生和砂糖碾碎混在一起就行了。制作完内陷,就要做外皮了。将粘米粉和糯米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用开水搅拌,搓成粉团备用。

  最令人开心的制作马上就要开始了。每个人都要动手,奶奶就小木棍把粉团搓成薄薄的表皮,然后我们用它把内陷包起来,搓成一个个的圆球。包油角更可笑,每个人的手法都不同,形状各异的油角很快就把桌面摆得满满的。由于我的手上沾满了面粉,不一会儿,就把小脸蛋弄成一个大花脸,引得他们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的工序就是下油锅了。首先用猛火烧开油锅,然后改用慢火,将包好的煎堆和油角放进油锅慢慢翻滚,让它们受热均匀。不一会儿金灿灿的油角和煎堆就出锅了。

  制作油角和煎堆既费时又烦琐,但却是我们的春节习俗之一,人人都乐意去做。

家乡的春节六年级作文 篇7

  按家乡的旧习俗,家乡的春节在腊月初旬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家乡有一句谚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因为这是一年最冷的时候。

  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爆竹和烟花了。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们都很调皮,经常到小卖部去买爆竹来玩。其中有一个男孩很喜欢捉弄人,他把爆竹放到水里,正好我和同伴经过时爆炸了起来,那些水花也溅了起来,溅到了我们的脸上,当时我们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他一顿,但后来我们居然成了玩鞭炮的好朋友。

  我们农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只要天一擦黑,鞭炮一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过了腊月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忙着大扫除,忙着准备好鸡、鸭、鱼、肉等。

  我们家乡的除夕,更是热闹非凡。家家都在赶做年菜,处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服,大门贴上了火红的对联。还有我们家乡的压岁钱,说起压岁钱,那可是大有来历的,传说除夕之夜便会有年怪到来,父母为了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把一个红包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并告诉孩子们:如果有年怪来了,就把红包送给它,用钱来贿赂它,然后它就离开,你便平安无事了。我也曾听奶奶说:“除夕之夜,有一个大耳朵、尖鼻子、血喷大口的年怪,悄悄地来到一户人家,狮的一声把孩子惊醒,孩子见到年怪很害怕,后来小孩子壮着胆子叫年怪大哥不要吃他,年怪说你必须把所有红包都给我,不然我就吃了你!尽管小孩舍不得自己的红包,可性命要紧,不得不把红包给了年怪。”这便是红包的来历。

  一眨眼,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人们也该工作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