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小学作文1400字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走近活字印刷术
——亲近“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记得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那缓缓打开的长卷之中,方块汉字连绵起伏,转瞬间,一个个活体字模又翻转变化,将一个巨大的中国古代“和”字呈现在全世界观众面前。这个节目展示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技艺场景。当时我看着网上视频节目,一直不明白活字印刷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听说瑞安市平阳坑镇有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于是,我兴冲冲地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参观,试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我们来到了一座古老的大院前。大院的正门上挂着一个牌匾,上面用金漆写着: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走进大院,四周的一间间矮小的木板房整齐地呈现在眼前,褐色的木板斑斑驳驳。院中间很宽敞,青石铺成的地面上满是青苔,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关于木活字的故事。
活字印刷坊座落在院子右首边。走进印刷坊,房间不大,大概十平米见方,泥土铺成的地面,几盏老化的灯发出无力的光,使得这个昏暗的房间充满了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小门进去就是一个印台,边上的桌子上排着一排排布满灰尘的字格,每个字格里面码满了一排排黑色的木活字。这些木活字按照偏旁分类,像一群群士兵整装待发的士兵在候命。而作坊里的老人则好似一位威严的国王,随时朝着士兵发号施令,调兵遣将。
活字印刷术要经过好几个工序才能印出一张字画来:拣字、上墨、刷印、揭纸。我们在作坊里,当起了一名印刷工。作坊里的那位老人已经替我们把字给拣好了,我们只需自己上墨、印制了。
说干就干,我马上就用刷子给模板上墨。我用墨刷在墨台上来回刷着,给刷子蘸上墨,然后用刷子在模板上上墨。据说这上墨也是有功夫所在的。上墨人上墨时模板不能移动,上的墨要均匀,否则印制出来的作品墨迹会忽浓忽淡的。我的手拿着木刷飞快地在模板上刷着,想以快速度抵消模板的偏移,不想模板却仍在悄悄发生偏移。我只好把模板扶正,接着小心翼翼地刷着。好不容易上完了墨,接下来就开始印制了。那位老人将一张裁好的红纸边一折,沿着模板的边对齐,红纸正面朝着模板下压。接下来,便是我的任务了。我拿着鬃刷,在纸背上轻轻地来回摩擦。很快,墨迹便透过了纸背。将红纸揭起来,便是一件不错的印制品了。瞧,大红的纸张上盛开着一朵艳丽的牡丹,在纸的正中还有方方正正的“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八个字。边上的小伙伴们看着我有这么漂亮的一幅年画,羡慕得眼睛都绿了。我乐滋滋地端详着年画,貌似淡定,其实内心得意极了,真想仰天长“笑”一番。
我见着在老人身旁的桌子上陈列着的一排排字模,忽然突发奇想,想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从这位老人口中得知,还有一首五言32句的拣字诗:“君王立殿堂,朝辅尽纯良。庶民如律礼,平大净封疆……”这首拣字口诀囊括了所有的偏旁部首,有趣的是这首拣字口诀要用瑞安方言诵读。读起来可是有平有仄,朗朗上口的。根据这首歌,就能在众多的字盘中找到字的排列位置。边念口诀,我边认真地找着,虽然比较生疏,但是我拣起字来也算得心应手,很快就把自己的名字给找齐了。这些字模上的字都是反的,不知工匠是怎样刻出来。老人用竹条轻轻一挑,将“身体健康”四字挑了出来,把我找的“薛浩楠”三个字嵌入字模,再将一块并没有刻字、比其他木活字略薄的木块放入其中(是用来填空格的),然后用纸巾塞进两排字模中间,固定起来,印出来的年画中就有“薛浩楠新年快乐”几个字了。小伙伴们见了,跃跃欲试,纷纷效仿我的做法。
看着我们个个兴致勃勃的样子,老人乐呵呵地介绍着:“瑞安的木活字印刷已经申请非遗,中央电视台《见证发现之旅》就对此做了详细的介绍:‘人们用棠梨木制作活字,每个字的大小高低都一样,在装置活字的木框里,每个字行之间都用木框夹紧,固定好的模板就可以直接用于印刷了。这里的每一个步骤,都和元代王祯的描述如出一辙。’”真想不到,这个散发着墨香的小作坊,原汁原味地保存着原始的韵味。
听着老人的介绍,看着同学们在印刷,此时的我仿佛踏进了时光隧道,穿梭回到了一千多年前——那是一群工人正在用一个个刻上字的木块,刷上油墨,盖上一层白纸,待取下后 ,便是一张张字画。有一个身着白色长袍的人,站在一旁看着,这个人就是王祯。这种工艺就叫做木活字印刷术……
通过这次亲自印刷的体验,我走进了“非遗”,走进了文化的宝库,并深刻地意识到我国的民族文化是这么的丰富多彩。我们应该尽力去传承、去保护它!
又一个端午节到了。
清晨,热闹的街市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街边热气腾腾的锅里飘出粽叶的清香,乡下的老农们担着一担担湿漉漉的艾叶走街串巷带着古朴的音腔吆喝着端午的清晨。
艾叶上颗颗露珠滚动着艾香,长长的艾香在都市的清晨缩短了都市人的梦,拉长了屈原的诗句,拉长了端午节浓郁的民间气氛,也拉长了我们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民俗走廊。
于是,满街里充溢了艾叶独特的香味。这是屈原的香味,这是端午的香味,这是我记忆的故乡山里的香味。这香味曾经带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好奇的童年,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幻想的少年。如今,虽然我年过不惑,这香味又依然一路伴我走来,深深地深深地,回荡在我的心间;长长地长长地,回荡在我的记忆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四十年的人生弹子一挥间。尽管如此,但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过端午的情节。似在眼前的艾香中,又似在昨日嘉陵江畔的龙船舵手的吆喝声中。
于是,我努力地向空中抛出一枚硬币,记忆的光环便随着那翻覆的银光闪闪开始翻转,翻转成端午节中我苦涩而有趣的童年,翻转成几个世纪也挥之不去的故乡的端午情节。
其实,小时候我并不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尽管依稀的记得母亲曾给我们讲过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但那时,在我幼小的年龄里端午节除了艾蒿的香味外,只有粽子的香味最好。或者说在童年的记忆里是艾叶的香味才让我有了粽子的香味,是艾叶的香味才唤醒了我对粽子的嗅觉和味觉感。
贫穷的童年,带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玩以外,莫过于对有好吃的东西最深情地记忆了。所以,我对于端午节的印象除了艾香外就是对粽子香味的印象了。就象我的童年对过年的印象除了爆竹硝烟的味儿外,只有家乡香喷喷的腊肉的味儿了,其他的却什麽也没有。
在那个特定年代的孩子,大都是饿着肚子在百无聊赖的玩耍中度过童年的。自然,能吃上一顿饱饭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
于是,我童年的端午节也是在盼望与守候中来临的。只不过大人们对端午节的态度是在虔诚中迎来端午的;而象我一样的孩子们呢,却是盼望端午早早的到来,我们也好好的吃上几个香喷喷的粽子了。
说实话,那时每一年除了盼望春节早早的到来外,我始终是盼望着过端午节和中秋节了。
因为在我们家里,平时初茶淡饭都有些不济,更谈不上吃山珍海味了。于是,父亲母亲平时积攒一些东西,在时逢佳节时他们才纷纷把这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但今天看上去却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拿出来招待客人或者让我们几个小孩子解馋。这,可能是一件让今天能吃好穿好的小孩子们感到非常费解的事情了。
然而,这确实是我童年的一部分真实写照。
过节,是孩子们快乐的日子。过节,却是大人们最操劳和忙碌的日子。
在端午节还没有到来之前,父亲和母亲便忙开了。母亲把珍藏的糯米从大瓷缸里倒腾出来,用米盅一盅一盅的计量,然后把盛出来的糯米倒入水中浸泡。父亲呢,父亲却到煤矿附近的农家毛竹林里去采摘新鲜的竹叶拿回家来洗净以备包粽子用。
端午节那天一早,父亲便把我从睡梦中拉起来。于是,我背上背篓跟在父亲背后朝我家屋后的那一片山坡走去。
那时候,在我家乡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在端午节的清晨去山坡摘割艾蒿的习惯。听大人们讲,端午节这天,大地上生长的百草都是药,以艾蒿最佳。特别是天刚亮的时候,有夜露滋养过的艾蒿是最好不过的了。
然而,我当时不懂得这些,就是现在也是似懂非懂。至今还疑惑,为什麽每一年只有农历五月初五的这几天的艾蒿是药呢?虽然费解,但我不得不承认端午节的艾蒿还真是好药啊!
因为天刚亮的时候,采艾蒿的人并不多。我跟随在父亲的侧面,父亲一边采艾蒿,一边教我认识艾蒿。
艾蒿高大约有三四十公分吧,细细的杆子上支撑着片片艾叶,艾叶不大,无柳叶的纤弱,却有柳叶的线条,无梧桐叶肥硕,却有梧桐的叶脉,形状独特,傲然遍野。在五月初露花绽放,气象万千的季节里,艾蒿是屈原的心,艾蒿是屈原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