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读后感作文(12)

时间:2021-08-31

  【篇十二:《今天可以这样做教师》读后感作文】

  二十世纪80年代,“倒爷”下海,全民经商,魏书生周围的人也有爆发成“万元户”的,他认为心有波澜属正常,但心中有宁静,幸福就不会远。

  曾几何时,年少轻狂,我们一直向往校园之外更加广阔的天地,也有许多老师告别三尺讲台,投奔自己的心中梦想的大舞台。为此,有人惋惜,有人嗟叹;看着外面灯红酒绿的世界,有人艳羡,有人顿足。但在我们看来,教师之路虽然平淡但并非平坦,心路之旅常常历经曲折坎坷而芬芳。走过慈母楼前那条两旁种满千里香的水泥路,多少追梦少年理想之花在校园里悄悄绽放、一路芬芳。就像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的俞玉萍老师在“中国百合班”所说的,我们坚守这个讲坛,将会不时听到花开的声音。

  卡尔·威特说,“对孩子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每一届开家长会,我都要给家长们讲曾国藩读书时遇到小偷的故事。

  据曾国藩回忆,小时候他曾遭遇这样一件尴尬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

  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我总是告诉在场的每一位家长,人的主要差别并非先天的智力,注意力和自制力才是有限资源,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不要老是夸孩子聪明,而要夸孩子做得棒,调动孩子将有限的注意力和自制力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我也给孩子们讲费马、高斯、欧拉、康托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学科巨人们在探究求真中投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比他们在学科方面的天赋更值得让世人尊敬。孩子们在学习神奇的“欧拉公式”的时侯,总是震惊于欧拉是一位盲人。

  “一个老师,可以有很多理由成为优秀教师,比如爱学生、细心、对教育事业的奉献与坚守等等,但是无论怎样,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有问题,是永远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为此,我们在专注于教学的同时,也要持续关注学科的发展和动向。尝试像李成良老师一样,让学生不带课本、不带练习、不带试卷、只带大脑上课。

  中国教育的未来在于培养学生的全新思维,这需要有创感的教师。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要求学生了解整个世界,具有创新思维,批判性地对待信息来源,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我们中国乃至亚洲、世界都需要这样的变革,我们不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不需要机械的工作,我们要的是一颗创新的头脑。当我们还习惯于进行机械化记忆的时候,当我们还处于标准化测验,用粉笔、黑板、投影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这已不再是现在学校学生获得成功的最需要的东西,这也不再是最佳的培养学生成才的途径。21世纪的教育,已从信息化时代迈进到创感时代。

  21世纪的未来属于拥有不同思维的人。而物质的丰富、亚洲的崛起、自动化和中国的命运促使创感时代的快速到来。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做电脑和机器无法做的事情,学会解决现在根本还不存在的问题,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我们的课堂应该像美国历史教师菲利普·比格勒那样每一节课都在创新。

  教师生涯已近二十年,我们不再迷惑于自己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不再嗟叹于微薄的工资,精神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我们不再羡慕土豪们一掷千金,也不再羡慕政府机关朝九晚五的工作,因为教师这一行比任何职业更有创造性。

  “教师的伟大正在于他培养出了伟大的学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在夜灯下苦读的莘莘学子,学校是他们新的起点,他们即将从这里走上社会,用知识和创造改写自己的命运,书写中华历史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