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党员干部中,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余认为领导的篇篇讲话精神,都是对全体党员干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具体要求,就是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根治:“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
德艺双馨艺术家中杰出的代表闫肃老师,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已经数月有余,他老人家的生命定格于“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他能够做到自己的脉搏与祖国同频,他能够做到自己的脉搏与人民共振,他对自己的做人“严肃”;他对自己的立业“严肃”;他对自己的立德“严肃”。他为全国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榜样,特别是在爱国爱民、学识修养、齐家教子、热爱生活、修身种德、淡迫名利等方面为我们立下了标杆。我们怎样去学习对照榜样的精神去校对自己的人生坐标呢?余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有所追求从读书开始
读书是打开追求梦想之门的金钥匙。读书有三个功能:一是授予知识,二是启迪思想,三是崇高境界。俚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它无声地告诉了我们一条生存哲理:要想在社会这个大森林里砍到更多的柴,就必须先把砍柴刀磨锋利,所以说读书就是在“磨刀”,是成就百业之基。一个持有积极向上人生观的人,他认为只要活着就必须要有所追求,去追求自己人生梦想的实现,去追求高境界的学业、学识和修养,去追求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事业,去追求幸福的家庭和爱情,去追求高雅的兴趣爱好等。
阎肃老师的追求就是从读书起步的,他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阎老从来没有在凌晨一点半前睡过觉,不是读书,就是创作,几十年如一日,甘之如饴,乐此不疲。阎老师的勤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勤奋读书、二是勤奋深入实践、三是勤奋创作。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渴望事业的成功者,不妨也从勤奋读书学习开始,“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去对照对照阎肃老师的前进轨迹,去学习学习阎肃老师的勤奋精神,这样就能在榜样精神的激励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也走出自己的人生辉煌。看来一个人只要你有追求,梦想就不会消失在地平线; 只要你奋力奔跑着去追求,希望就不会消失在地平线。笔者认为,在人生历程中做好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为自己树立一个追求的梦想。其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股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用希望去激发出这种动力,用实际行动去完成追求梦想的过程,就能去挑战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当今时代有些人,他们把物质生活看成了主要追求目标,唯不把读书列入人生追求的目标,他们认为读书是虚的,只有钱才是真东西。他们把读书看成是跟不上时代的迂腐,因为读书不会给他立竿见影带来物质享受,当然他也不会体悟到读书的精神享受。他们宁愿去相信圣诞老人,也不愿意去相信思想家老子,宁愿去相信上帝,也不愿意去相信教育家孔子,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脱节了?还是现代人精神生活苍白无力了?如果整个社会都处在这种状态,想一想集体的盲目性和愚昧性是多么的可怕。梁启超前辈在他那个时代,气愤地看着不争气的国人,无奈地写下了情绪激昂的《少年中国说》,他把振奋国人之士气寄托于了下一代,以励志、励民、励国,然而,从头看却没有谁去感激过梁启超前辈,难道说只有作者自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再不能让他老人家的文章成为一篇空话耳,鄙人则认为读书是强国之途径,是一种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