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征文【选登】

时间:2021-08-31

  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征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征文(一)

  教育,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强大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又被进行了新的细分和强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高校教育在整个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的发源地,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孕育地,而对于每一个学子来说,高校教育又是他们接受专业技术教育,迈向社会、开始自己职业之路的重要人生转折点。因此,高校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归结。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使命。高校教师具有双重任务,即教书与育人,其中教书主要是指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使他们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育人则重在强调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较高的道德情操。作为高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必须要注意从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自身修养、完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注重情感教育等诸多因素上去努力。

  一、增强自身修养,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给同学们讲解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自身的一言一行同样对学生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十几年,几十年之后,学生从教师那里所学的知识也许淡忘了,而教师当时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观点、一种行为,可能还会记忆犹新,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针对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教师道德水平下滑,做出很多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情,甚至是违反国家法律的恶行,我们必须从自身出发,增强教师个人修养与道德水准,在讲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具有的言行。以正确的观点教育学生,以严谨的操行影响学生。而且,教师还要时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保持自己思想的先进性。以习总书记北师大发言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时刻与党的要求保持一致。

  二、加强业务能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

  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修养。还要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并取得一定的实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技能,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身的知识性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带头坚持业务学习,精通业务。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学习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如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等等。同时,教师还应将学习提高这一过程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翻阅大量的资料,对讲授内容全面了解,并认真地根据需要予以取舍,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最新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从培养学生的评判思维能力出发,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探索精神。教师要不断研究如何深入浅出地表达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引领学生热爱专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也意识到,应广泛学习专业知识,多积累实践经验、多准备课程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尽量将抽象甚至枯燥的理论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进行阐述,让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绝不能就理论讲理论,更不能对所讲内容一知半解,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误人子弟。在实验教学中,对每一项技术要熟练掌握,才能准确指导学生。

  三、加强教学技能,营造的课堂氛围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效应。课堂中交流和互动的程度和学习者获取知识的多少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作为教师的座右铭。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洞察学生的心理,时刻把握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不断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教师解答等,以研讨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四、理解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做人

  高校教育是人生教育中的一个独特阶段和独特场所。作为高校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独特场所,身在其中,既要理解尊重学生,又要正确引导学生做人,这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中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要求。

  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既要做师生又要做朋友,要充分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以平等的方式接触他们,把教书与交朋友统一起来,这是教学活动深入开展、教书育人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要建立一种师生平等与友好的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的关系,还要引导他们做人。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育,以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告诫学生,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善于与人合作,营造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要有骨气、诚实、守信。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道德品质、组织纪律等提出严格、明确而又切实可行的要求,决不能迁就落后、放任自流。对待学生的一些倾向性的错误,教师要及时引导,充分相信他们有能力走向成功,愿意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五、结束语

  高校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对学生高度负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知识结构,做到既传授给学生理论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做人的准则,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才不愧为人之师。

  依据习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结合自己工作特点,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高校教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