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一、引入学习

  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

  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

  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

  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

  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引入

  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

  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

  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

  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

  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

  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

  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

  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

  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

  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

  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

  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

  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教学后记:

第四、五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

  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

  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二、日积月累

  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默读,从中选择一句说说自己的理解,也可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体会。

  4.背名句竞赛。

  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

  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

  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4.总结,评奖。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检查背诵

  指名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文本鉴赏

  1.研习第一节(入梦缘由)

  ⑴齐读第一节

  ⑵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

  2.研习第二节(梦游幻境)

  老师语: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

  ⑵前后桌四人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抒情表态)

  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明确:

  进步性: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诗歌小结

  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

  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明确:

  3.艺术特色

  ⑴构思奇特。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四.作业布置

  阅读文本中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鉴赏。(小作)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3篇】相关文章:

1.【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9篇

2.【实用】教学设计方案4篇

3.【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五篇

4.【实用】教学设计方案三篇

5.【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四篇

6.【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合集7篇

7.【实用】教学设计方案八篇

8.【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总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