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作文

时间:2021-08-31

腊八粥作文(精选10篇)

腊八粥作文1

  落日的余晖,褪尽了晚霞的最后一朵嫣红,六年前和奶奶一起做腊八粥的 场景,又再一次地浮现在了眼前……

  腊八,腊八,顾名思义,腊月初八,在这一天,按照古时候的习俗,会把家中所剩的各式各样的豆子,干货,混着米煮成一锅粥。

  那年腊八适逢周末,我们一家便回到了老家与爷爷奶奶一起过腊八。

  经过一路奔波,终于到了家门口,此时已是傍晚,也是该做晚饭的时候。我便进了厨房,与奶奶一起制作最具有节日特色的腊八粥。

  取一杯米,把绿豆,红豆,小野豆,黄豆一股脑儿地通通倒在一起反复淘洗,再往锅中加入适当的清水,这第一步,算是做好了。那时家中还是老式的灶头,上面架着两口大锅,下面烧的是麦秆、木柴。奶奶负责烧火,据说极为讲究,但我观望了三四年,仍然不知道要再怎么烧。

  米下锅后,要用大火烧上一个小时,再此期间,我时不时地打开锅盖搅和搅和,防止溢锅。除了这个动作之外,我也在食柜中翻翻这个,翻翻那个,看看有没有能用到的食材。不负众望,我找到了一大袋红枣。打开水龙头将大枣身上的淤泥清洗干净,这时,他们已从破破烂烂的乞丐变成了皱皱巴巴的小老头,放入熬了近半个小时的粥里,加点水,继续搅和。

  等半小时后,再掀开锅盖,枣已经一个个浮上水面,被涨得滚圆滚圆的,犹如初生的婴儿般光滑,细腻。我舀起一个,塞入口中,轻轻一咬,汁水迸发而出,一股浓浓的枣香溢满鼻间,一股浓浓的甘甜弥漫舌尖。然后,才后知后觉地烫得直吐舌头。

  等自己平静下来,再来看,粥已经开始冒泡,奶奶将火势减小些,粥仍在冒泡,冒出来的泡会膨胀,膨胀,到不能承受它的张力后,“噗”的一声,沉入锅底,煞是可爱。

  粥出锅了,奶奶,盛起两大碗,往邻居家走去,还没走到,门开了。邻居王奶奶走了出来,手里端的,也是两大碗腊八粥。两位老人先愣了一下,然后对视一笑,那是相处多年的默契……

腊八粥作文2

  腊八节:喝腊八粥。腊八节(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中国老百姓有吃腊八粥的传统习俗。

  “腊八粥”又叫佛粥、福寿粥、五味粥和七宝粥。据《辞海》“腊八粥”条中云:“十二月八日为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故寺院取香谷及果实造粥以供佛。其后民间亦相沿成俗。”

  相传中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是传自印度。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北部(今尼泊尔),见到众生受尽生、老、病、死痛苦的折磨,复不满神权(婆罗门)的统治,因而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这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释迦牟尼在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和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难,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日,大家都以麻、米造粥,当日吃粥作为纪念,故“腊八”也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各地佛寺的浴佛会、诵经等仪式,也都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用香谷、或麻、米等造粥供佛,称“腊八粥”。

  寺院并将腊八粥赠送门徒及善信分享,此后,腊八节吃腊八粥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

  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

腊八粥作文3

  笑声是生命的点缀,而美食是点缀的色彩。丰衣足食的人一般都是身心健康的,因为厨房里锅碗盆吹成了一首洗涤心灵的交响曲。我今天要讲述的就是令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一绝——腊八粥。

  许多的食品做法都很令人恼火,因为太烦了。奇异的美味腊八粥却是个例外,它的味道香甜可口,令人陶醉。做法却极为简单,只要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杏仁、桂圆合并在一起,煮成一锅,让它们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股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勺大勺朝口里灌呢!

  所谓的人靠衣装,树靠皮,现在应该添上一句“食靠相”了。腊八粥的样子就好似一个粗鲁的大汉,脸上长满了大豆子,这有白色的斑点,那有黑色的大豆,这样子的确使人不堪入目啊!

  虽然做法简单,一看就会。可吃起来时,还是有点讲究。我的吃法主要是先吃枣。那大的枣的样子可不怎么样,想想都知道,在锅里泡了那么久,又叹息了那么久,能不大吗?但吃法讲究的就是枣越大越好。因为这样一来,枣子里面的甜水也越多,轻轻咬上一口,香甜的口感快速充满你的味蕾,浓郁的气味在口中久久不舍散去。再狠狠地吸一口,温暖的汁水缓缓从咽喉里划过,灵动得像朵花儿,优雅得像只蝴蝶......

  关于腊八粥还有一个遥远的传说。在安徽凤阳,小时候的朱元璋家境非常贫穷,为了维持生计,到富裕人家放牛,却因犯了错,被关到了一间小破屋里,还被打了一顿。当被关了两天两夜时,朱元璋非常绝望。忽然,有一只老鼠跑了出来,钻进了一个洞里。朱元璋心想:抓只鲜?充饥。他找来一个破铲子,顺着老鼠洞往里掏,却发现老鼠没了,却又大米、豆子、栗米、红枣、芋艿,这应该是老鼠的粮食包。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忙捧起来,装在破锅里,又想法子弄了些水放进去一锅煮。结果煮成了一锅乱七八杂的粥。朱元璋一口吃下一碗,味道香极了!觉得从来没有吃过这么有味道的东西,并呼呼大睡了起来,并在心里将粥取名为“腊八粥”。

  我爱你,甜美的腊八粥!你是我国从古至今的“活化石”。我爱你,简易的腊八粥!你的身体已融入我的心扉。我爱你,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