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作文400字

时间:2021-08-31

【必备】腊八节作文400字集合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腊八节作文400字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腊八节作文400字

腊八节作文400字 篇1

  说,我们每人都要吃一碗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我们永远不要懒惰,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发公民!”

  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家也要吃腊八粥。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年到这一天的时候,都要给我们煮腊八粥。一大早起来就开始煮,等别人起床后,粥就做好了。

  可是今天跟往年都不一样了,从昨天晚上我家就开始煮了。、妈妈还有在我们家干活的阿姨们都一起煮粥。由原来的一锅变成了今天的几十锅,有各种口味的粥,粥里放了核桃仁,花生米、杏仁、葡萄干、黑米、粘米、小米、大菜豆、红小豆、绿小豆、黄豆、大米、江米、麦片、红枣、等等^^^^^^^总之把许许多多的杂粮放在一起用锅煮,最后在放入糖,就成了今天的腊八粥了。

  今天是星期六,我没有向往日起的那么早,是妈妈把我从床上叫起来的,我妈妈说:“你不能睡懒觉,快快起床吧,不然会把眼睛捂红了的。”我一听这话,立马就从床上跳了下来,当我从窗口向外看时,我一下子惊呆了,在我家小吃部门前已经排了长长的一队,等着买粥的。我再向店里面一看,在所有的座位上都坐满了人,渐渐的锅里的粥被吃的差不好了,门前排队的人也渐渐的少了起来,妈妈说,我们每人都要吃一碗腊八粥,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要记住:“我们永远不要懒惰,我们都要做一个勤劳致富的发公民!”

腊八节作文400字 篇2

  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腊八粥,现在无稽可考,敢肯定没有两千年历史。腊八粥是汉地人的风俗,起源于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两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诞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于人类对生老病死的苦恼,二十九岁出家,隐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麦,瘦得前心贴到后背。由于如如不动,鸟儿在蓬乱的头上筑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连禅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尘垢。遇到牧牛女苏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烂粥供养。不久太子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于是跌坐菩提树下发愿,若不成佛,将不起此座。是夜,清风和煦,繁星闪烁。黎明时分,太子仰头刹那,望启明星豁然开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腐烂粥,就是杂粮放在一块熬的粥。东汉永平年间佛教自阿富汗传入中国后,逐渐国内也兴起了“腊八粥”的风俗。喝腊八粥,一来纪念佛的成道,二来也祈求自己未来成佛的愿望,或者说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每年的腊八粥总会按时熬就的。那时家里穷,无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萝卜白菜之类。熬一大锅。弟兄姐姐好几个,吃的很香。母亲说腊八粥是团圆饭,全家人都应该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亲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来,春节时哥哥回来了,母亲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亲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继成家,全家人再也没机会围着锅喝香喷喷的粥了。身处江南,这里家家户户都喝腊八粥。单位的食堂也给职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时候,碗里盛的不仅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怀恋渐行渐远的亲情。

腊八节作文400字 篇3

  一大清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我在被窝里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味道,好像是花生?是排骨?还是……闻着香味,我赶紧起床,看到妈妈正在忙前忙后,我只好自己去寻找香味的来源。

  餐桌上,妈妈已放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看上去就很诱人:绿色的粥,里面有黑米、薏米、排骨、青菜、桂圆、黄豆、绿豆和大豆。我急忙呈一勺往嘴里送,哇!好烫!不过味道又香又鲜!黑米和薏米很软,黄豆很有嚼劲,排骨的香味最是浓烈。

  妈妈看我吃得正香,就问我腊八粥的来历。腊八也有来历?我怎么答不上来?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找答案,终于看到了一个有关腊八粥的来历:原来,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生活极为艰苦。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偷东西吃,结果被抓住了,还被关在一间破屋子里。朱元璋饿的前胸贴后背。他四下找东西吃。结果,他以外的在老鼠洞的旁边发现了玉米、大豆、绿豆等物。他用这些东西洗干净后煮成了一锅粥。味道非常棒。当了皇帝之后,朱元璋就把这粥赐名‘腊八粥’。从此以后,每年的腊月初八,每人都要吃‘腊八粥’,也就把这一天称为‘腊八节’。

  今年的腊八节我不仅享用了美味的腊八粥,还学到了知识,真好!

腊八节作文400字 篇4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新鲜粮食与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与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傩(古代驱鬼避疫仪式)。史前时代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仪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