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腊八节高中作文(2)

时间:2021-08-31

  记得那年,还是发生了一件比较后怕的事情。

  跟往常一样,我们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那样去做的。大家从湖面把各家的冰人儿装车后,正准备收兵回营的时候,发现我们领的小狗掉进了湖水里。也难怪小狗掉到湖水中。取过冰块儿的湖面露出了黑绿色的湖水,湖水在太阳光的反射下看不到底,只是亮晶晶黑黝黝的,随着水波的晃动,只能摇摇晃晃的映出岸边的倒影。小狗在冰面上,看到了湖水中映出了它的身影,贪玩的它以为水里有条狗,于是用爪子试着去抓,一下子滑进了湖水中。我们救狗心切,一急之下,脱下了一件棉衣,扔到了靠近狗的水里。狗看到它身边有一件东西,一下用爪子刨到了自己的肚子底下。刚到水里的棉衣浮力还很大,把狗的身体浮在了水面上。大伙儿用铁棍、木棒使劲儿地去勾棉衣。勾住棉衣后一个劲儿地往水面上拉,这时小狗配合的也很好,紧抓棉衣不放。就这样我们成功地救出了小狗。

  狗是获救了,可回想起来还是有点儿后怕。当时,我们只知道去救狗,所有冰面上的人都没有系安全绳。假如当时冰面破裂,我们完全有可能掉进冰水里。不过我想,危险的刺激的东西,给我们的记忆也是特别难忘的。否则,今天我写到打腊八人,冰水救狗就没有这么有味道了。

  我们把弄好的腊八人儿运回了家里,然后要笔直地栽到各家的粪堆中间。初八过腊八,初七的这天必须把腊八人儿安放好的。在那个时候,制作腊八人儿的所有工序,一般都是由家里面的孩子们来完成。

  过腊八节除了制作腊八人儿,就是吃腊八粥了。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吃一顿腊八粥就像过一次小年一样美。熬制腊八粥也是很有讲究的。母亲在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选枣、泡米,熬粥用的黄米,是要用温水浸泡一个晚上的。(黄米,北方的一种杂粮,颗粒比小米略大一些,颜色为黄色,和南方的糯米一样煮熟时富有黏性)泡过的黄米熬出的粥有精气,吃起来口感也好。熬粥的过程,是在腊八这天早上进行的,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必须把粥熬好。为了熬好粥,大人们总是在早晨的四到五点钟开始给炉灶点火。烧一锅水,放红豆、红枣,待红豆红枣快熟时,放泡制好的黄米,然后小火熬制。黄米黏性大,熬制需专人用铲子在锅里不停地搅动。如果稍微掌握不好就会糊锅的,就这样熬熟到出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