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2)

时间:2021-08-31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称为“3M”。即:

  1.“为生之道”

  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

  2.“为人之道”

  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

  3.“为学之道”

  “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三大方面组成。即:学习品质、综合素养、自主专长。

  2008年,中国青年教育学家赵雨林研究得出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指出,家庭教育是一项促进家庭建设与发展的活动,可以帮助1~18岁的青少年自我增值。

  根据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科学家设计出了3M家庭教育图谱。该理论的设计,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为此,家长可以依据科学、条理清晰地开展相关家庭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

  在我国,家庭教育很容易陷入以下难题:

  1.过度保护

  家长如果过于重视满足孩子表面需求,很容易忽视其心理需要。比如:玩耍是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跑跑闹闹中难免可能受伤,此时,父母如果因为怕孩子受伤而阻止其跑动、玩耍,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体弱多病,同样心智发展也会受影响。所以,家长不能过度保护,干预孩子的正常生活。

  2.过分宠爱

  在中国,对子女过分宠爱是很多父母的通病,无论孩子有什么要求,家长都会无条件满足。长此以往,小朋友无法抵抗挫折,容易形成孤僻、自私等性格缺点。心理专家建议,父母在教学小朋友时,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个性,既不能爱得“过火”,也不能冰冷相待。父母不可以任何事情都顺从孩子,代替其完成任务,而不让孩子自己尝试,其实,孩子的自我尝试反而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3.揠苗助长

  孩子心智成熟自有其规律,需要一定时间。而如今,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强迫孩子提早学走路、学写字……甚至超过了孩子的接受能力。长此以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不利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父母应该有效率地引导孩子,征求孩子意见,而不是超前教育、拔苗助长。

  4.过分专制

  父母年纪长,阅历深,本身就是长辈,很容易以一种权威、专家的态度教育孩子。父母如果经常用权威性的话语来规范小朋友,甚至对他的人生自由进行了限制,那么小朋友便会长久感到恐慌,甚至越来越不自信,这都不利于他们心智的成长。如此以外,在家庭教育中,还容易出现限制孩子说话、挑剔孩子过失、以偏概全等常见问题。

家庭教育的禁区

  1.居高临下

  父母总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轻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对的,主宰孩子。这种“高高在上”的.管教难以让孩子心悦诚服。特别是在批评孩子的错误时,家长这种居高临下的斥责,孩子心里感到不平等,难以平衡。“口服心不服”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例如:常常告诫孩子,“你这么做就得挨揍”、“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2.冷嘲热讽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发现,父母的“冷嘲热讽”对孩子尤其是幼童伤害很大。以孩子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从而造成困惑。所以,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们都不要“冷嘲热讽”、“一语双关”,而是要尝试与孩子沟通,让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

  3.绝对否定

  凡事都要有度,批评教育也是如此。诚然,孩子犯错,理应批评,但如果家长把话说“绝”,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丧失信心。孩子的自信力很重要,一旦丧失,影响其一生。

  例如:父母要避免说出这类话:“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

  4.言过其实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他们的理解力也会提高,知道父母话语中的真假对错,有其判断力。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更要留心言语中的真实性。“言过其实”、“表里不一”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影响其今后发展。对于赞赏孩子的话,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过分地夸大其词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容易遭受挫折,不习惯听取批评的话。

  例如:禁忌语言,“你是全世界最帅的男孩”等。

  5.人身攻击

  孩子再单纯再愚笨也能分辨好话、坏话。带有人身攻击的“恶语”,一旦孩子听进心里,伤害很大。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

  例如:家长避免说出任何含人身攻击的话,“你蠢得像头驴”等。

  6.威胁恐吓

  此点与“言过其实”同理。威胁恐吓只会让孩子远离父母,使父母与子女原本亲密的关系疏离。

  例如:“再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话不要说。

  7.冷若冰霜

  孩子都是渴望温暖,害怕孤单的。冷若冰霜的语言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孩子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容易引起自闭、孤独。

  例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我很忙,别烦我”这类话不要对孩子说。

家庭教育的注意事项

  1.寻找亮点

  教育孩子,不能以成绩论。对于孩子而言,更重要的是学会勤劳、善良、自强不息。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能否定其其余方面的优点。

  2.办好夫妻角色

  在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的角色要鲜明。比如,母亲除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外,还需要时常提醒孩子避免犯错。妈妈可以温柔的告诫孩子:“妈妈不喜欢你做这件事,如果再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这种告诫可以层层递进,由劝告到警告,循序渐进。但切记,妈妈不可以打孩子。

  对于小朋友的教育,不仅是妈妈的责任,爸爸同样要身体力行。专家常建议,男人对孩子要严格,甚至如果确实需要适当“打”孩子的时候,这个任务还得爸爸来做。

  爸妈都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一定作用,切不可由谁全部包揽。如果父母角色调换,母亲过于严厉,而父亲过于软弱,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性格发展。

  3.亲子辈分的误区

  孩子12周岁前,身为家长,不必跟孩子解释你制定每条规矩的原因。让孩子从小养成服从,规矩、规则是必要的。

  4.适当进行奖惩

  孩子犯错,家长不小惩大诫,容易让孩子觉得这个错误没关系,再一次遇到同样的错误,还可能再犯。所以,家长要有一定的威严,提前制定好惩罚措施。对于孩子的教育,奖惩要鲜明有理。但奖惩都要适可而止,否定过多和责备过多,很容易让孩子逆反。

  5.父母言行一致

  教育孩子,家长口径要一致,否则容易造成孩子混乱,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品格。

  6.杜绝专制主义

  不独断地认为孩子成绩不好是因为态度不好,应帮助他们的学业,找出原因,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7.培训班误区

  培训班的问题家长要量力而行,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过犹不及。

【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1.爱的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感想

2.家庭教育的误区

3.家庭教育的箴言

4.家庭教育的感言

5.家庭理财的主要内容

6.家庭教育讲座主要内容

7.家庭教育的名言精选

8.家庭教育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