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

时间:2021-08-31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

  一、基本情况分析

  任教153班与154班两个班,其中153班是文化班有男生51人,女生22人;154班是美术班有男生23人,女生21人,并且有音乐生8人。两个班基础差,学习数学的兴趣都不高。

二、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建议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

  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

  4、发挥教材的多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

  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

  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

  本学期担任高一5、6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班学生共有110人,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但两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还可以;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函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立体集合、函数、数列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数列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通过对简易逻辑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及思维的逻辑性

  (2)通过不等式、函数的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发展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不等式、函数的引伸、推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能力

  (5)通过典型例题不同思路的分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掌握转化思想方法

  (三)知识目标

  1、集合、简易逻辑

  (1)理解集合、子集、补订、交集、交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

  (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2、函数

  (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数列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三、教学难点

  1、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反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3、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

 四、工作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好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途径。

  (1)、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

  (2)、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有效的学习是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知识的产生,发展”,逐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质疑、展活”迁移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同时要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并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

【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相关文章:

1.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高一的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3.高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精选8篇)

4.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高一新课改数学教学反思

6.关于高一新课改数学教学反思

7.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8.高三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