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2)

时间:2021-08-31

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5

  回来吃饭了,小余汤!青绿的田埂边,久久荡漾着外婆缠绵不绝的声音。那一声声呼唤,淹没在清香的麦田里,触动了我心灵深处的柔弦。

  ——题记

  轻风掠过思绪的眉梢,勾起我记忆深处的声音。

  小时候的外婆家,青砖碧瓦的后面,是那多得快把我吞噬的绿。铺面我的眼眶,装点了我的心房,那时的我,无忧无虑,神秘巧妙的大自然,吸引了我不是很宽大的脚步,向往着外面的世界。每当我的身影渐渐隐没在无尽的绿海中,时光如流水般不留痕迹的走过。那时那个略有些弯曲的背影总是在饭时准时出现在田野的尽头,传来回来吃饭了,小余汤!

  顿时,我意识到自由时光的缩减,心中总有些不愿意,那时的我不理解外婆的苦心,执意的逃离。夕阳的影子,绚烂了整个天际,金粉下的却是个小黑点,延伸在尽头。

  不知过了多久,内心莫名的无边无际的恐惧,像潮水般包围了我,直到我的那声回来了。满脸怒气的外婆闻声追来,怒气中氤氲着柔情,该打,你该打,狠狠地拽住我的衣领,扬起的手迟疑的放下。年少的我,依然乐趣无穷,并未领悟外婆眼里弥漫淡淡的担忧与无奈,夕阳下的我与外婆,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6

  在夏日的照射下,梧桐树疏朗的枝条上伸出少女手掌似的叶片,香樟树则在依次剥退旧衣之后,展露出青春的蓬勃。不管是落叶树还是常青树,初夏的新叶一律是碧嫩的,仿佛会把汁液摘下来;活泼的新叶把太阳的光辉摇曳成五光十色的梦,让人自然地想起人生的豆蔻年华。我坐在窗边,呆呆地看着这盆栀子花,它馥郁的伴随着夏天的气息弥漫开来,我的思绪飘走了,想起了那藏在心底深处的一种声音。

  那是一个下雨的下午,我走在街上。耳边传来一阵阵二胡的声响,那声声时而激昂时而高亢的声音把我吸引过去。我过去看了两眼,那是一个双手脏黑,面色黄蜡的一位老人坐在地上,面前有一个碗,我顿时对他的印象就坏了起来。我厌恶的丢了十块钱给他,便转身就走了。刚走了没几步,他就叫住了我。我转过身去,跟他说:怎么,十块钱还不够啊,那要不要再给你几块!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没一会儿,他抬起头说:我不是为了要钱,我这双手是拿怎么,早知道这样我就先走了。我不耐烦的说道。他严肃地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姑娘好好想想这句话吧。说完他就走了。我站在那儿站了好久,直到很晚了我才离开。

  是啊,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只有这样,你才会成功。这句话和栀子花的花香伴随着我的成长, 栀子花开啊开,栀子花开呀开,这淡淡的青春,浓浓的爱。

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7

  有一种声音,它也许是歌声,掌声;有一种声音,它也许是哭声,笑声;有一种声音,也许是快乐,也也许是悲伤……妈妈的教导与关心的话,这声音听来,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熟悉,它一直在我的记忆深处。

  早晨

  “强强,快起床吃饭了”这时,我在热乎乎的被窝里,不想起床时,你一遍又一遍地叫我起床,我不耐烦了生气的说:“好了,再睡两分钟。”“那你快一点啊,别睡过头了。”我又睡了起来,可我脑海里反复出现我和妈妈刚刚说的话,我觉得我说的有些过分了,她可是我妈妈呀,并且她是在叫我起床吃饭,不然就迟到了,想到这里立马起床吃饭,“呀,强儿不困了吗?再去睡一会儿没事的,妈叫你。”妈妈看见我起床急忙问。我回答道:“先起床一会就不困了,不然老想睡觉。”“原来是这样啊,你快吃饭吧,一会儿还上学呢!”妈妈说。

  晚上

  十时 ,“强强,快去睡觉吧,明天早上又会不想起床了,并且学习要劳逸结合。”我说道:“一会儿就睡觉,你先去睡觉去吧。”妈妈走前说了一句话:“晚安。”这句话我记忆在心,我不会忘记,只因这里包含着妈妈对我的关心与爱。

  有一种声音,被我藏在了记忆深处,我时不时的会回想起来,听一听这熟悉的声音,满满的都是爱。

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8

  有一种声音盘踞在记忆深处,时光湮灭不了它,却将它冲洗得愈发清晰,如同童年的底片,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坐好,坐直!”在明亮的教室里,白老师又一遍的重复这句话。顿时,我们便马上坐直,变成了一个个“感叹号”,开始认真写作业。

  不知过了多久,耳旁又响起白老师的这句话,马上要弯的腰立刻变得挺直起来。

  一晃,从四年级到了六年级。这中间,白老师说这句“坐好,坐直!”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直到六年级,这句话白老师已经不再说了。可每当我快弯下腰的时候都会想起这句话和白老师那犀利的目光和那严厉的口气。每想起这些,我都会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赶快把头低下去,忙着坐好坐直写我的作业。

  “坐好,坐直!”这句话一直在鞭策着我不断地坐好坐直,养成良好的习惯。其中“坐好”与“做好”同音,“坐直”与“做直”同音,所以这句话也在我做每一件事时鞭策着我——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正直的人。这句话对于我来说,提高了一个台阶,产生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

  这世上的声音有无数种,星星点点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但这句“坐好,坐直!”就像一颗明珠般在我的记忆里永不湮灭。

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9

  天色渐渐暗了吧,也愈是寒了。行人渐渐少了,小铺子也带上了门。老人不再喊了,微微叹了口气,撑着站起,蹒跚着走了。那背已驼,再不挺拔。昏暗的灯光下,老人沧桑的背影。该庆幸吧?那寒风并不再呼啸。

  老人每一年都会在这儿,轻声叫着,嘶哑着喉咙,每年都会向我笑着,递过来一根冰糖葫芦。像是舞台上的人偶,上演着不失一毫的戏码。

  又是一年的春,人们来来往往,街道又红起来了,熙熙攘攘。我又四处张望着,寻找老人的身影,却一无所获。爷爷,你在哪儿?终是一直没找到。感觉是少了什么,一切都不对劲了。哦,对了,是老人的叫喊。

  不知多少个年,再也没有看到老人,还有他那慈祥的笑容。直到后来才在长辈们聊天的时候,听到谈起那位老人的事儿,才知道,老人早已去了。不知是什么情感涌上心头,夹杂在一起。那年老人与我的谈话,仿佛近在耳畔。

  爷爷,您应该在家里享福了啊,为什么要卖糖葫芦呢?

  呵呵,你还小,还不懂,这糖葫芦啊,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是没了,中国也就没了!

  又是一年春,徘徊在小巷的我,似又听到一声声叫卖:糖葫芦,卖糖葫芦喽!有人要买糖葫芦的吗?鼻子不觉一酸。我的童年,不过是红色的小城,孩子们的欢笑,老人也在其中了。记忆深处,老人的喊声是无法忘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