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

时间:2021-08-31

【热】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1

  走着走着,不知是何时远处飘来一阵阵清香,原来前面有一棵桂花树。我快步上前,深吸一口气,顿时感到整个人神清气爽,思绪也早已和花香一起飘回了过去。

  奶奶爱花,尤其喜欢桂花。邻居家门口长了一棵桂花树,虽然只有碗口粗,但也算是枝繁叶茂了。每每开花,奶奶一定用荷花包装了桂花给我,我终日被花香所笼,心情也随之欢快起来。到了傍晚,花香有些淡了,但奶奶一定会站在校门口。手拿两块桂花糕等我放学。还记得当时是吃桂花糕那满足和奶奶当时慈祥的笑容。哎,真想回到过去,再品那逐渐淡然的芬芳。

  吃着桂花糕,走进家门,映入眼帘的便是铺满了整个凉席的桂花,经过一天的暴晒,原本丰满的桂花早已变干皱起来。奶奶看了眼桂花,扭头看向我问:“陌陌,想不想喝桂花茶呀。”我大叫一声:“想!”便溜进客厅看电视去了。奶奶看着我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便转身去厨房给我冲茶喝。不一会儿奶奶端着茶找我,我拿起茶杯,嘬了一小口,一股温暖的液体流进我的身体,这桂花的清香也仿佛钻进我的心里。

  “呜、呜……”身边车的喇叭声把我从记忆中拉了回去,我抬起头,看看远处那些孤单的老宅,心中抑制不住幸福,“奶奶,我回来了!”低下头,我擦去两行泪,大步向前。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2

  何为记忆里的芬芳?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居里夫妇的那一克镭,是摆在我桌前的MP4。

  不知何时起,喜欢上音乐的我渴望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MP4,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母亲微薄的工资,那一部价值千元的MP4一直是我心里头遥不可及的梦。

  在得知获得全班第四的好成绩后,我笑着问:“妈,能给我买一部MP4吗?”话音刚落,母亲无言看了我一眼,眉头紧皱,半晌也没说一句话。“算了,还是不要好了。”见她如此为难,我赶忙说道,心里却免不了丝丝失落与愤懑。

  仲夏的傍晚吹着冷风,却平息不了我心中隐隐腾升的怨恨。走出门,来到广场上乘凉,忽的想起母亲让我给她送饭,于是极不情愿地回家装好饭菜再次出门。

  到了母亲工作的地方,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只见她皮肤蜡黄,嘴唇有些干裂,头发早已被汗水浸湿黏黏地贴在耳傍,她身体前倾,头微微凑向电脑屏幕,起了老茧的手在键盘上飞驰……这不正是我的母亲吗?沉浸在工作中的她丝毫未察觉我的到来。

  “妈……”我叫道。她身体一愣,眼睛一亮,而后挥手招呼我过去。结果我手上的饭菜,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沓整整齐齐的钱:“你早上不是说要买MP4吗?我和同事借了点,看看这些够了吗?”“妈,和你说着玩呢!怎么还当真了!”我咧着嘴大笑,可泪水却止不住的溢出眼眶。

  回到家,我写了一句话放在母亲的床头:也许您实现不了我所有的愿望,但你对我的爱却温暖了四季,芬芳了我的回忆。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3

  我最开始模模糊糊的记忆,就是奶奶得了很重的病,每天她只能待在家里了,离开了广场舞以后,小小的我就是她丢弃寂寞后唯一的乐子。

  奶奶喜欢花花草草,她对待那些花就像对待子女一样无微不至,而我也经常陪奶奶,见证着每一盆花的花开花谢。终于,有一天奶奶端着一盆还是刚发芽的花递到了我的手上,笑眯眯地说:“丫头,这花是交给你喽!”我使劲儿点头,那是一朵红玫瑰,这是奶奶告诉我的。

  从那天起,我心尖上仿佛也种下了一粒种子,我与奶奶一起守护着它的生长:花儿在一天天发芽,它每冒出一片新嫩叶,我都会激动的狂叫不已;奶奶静静地看着我,用苍老无力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丫头啊,咱们的花骨朵儿快要开放了哟!”是啊,咱们的花,那是属于我和奶奶的花。随着时间的流逝,花骨朵已经小拳头那么大了,她仿佛有一股力量去随时冲开那个束缚,去见证外面的世界。我握着奶奶的手说:“奶奶我们要一起看开花的那一刻,这是咱俩的花!”“好……”可奶奶撑不住了,她的病情加重了,奶奶躺在病床上,闭着眼,一言不发。

  我把玫瑰花放在病床上,等着奶奶醒来,我希望玫瑰花早点开花,让我与奶奶一起见证她的开放。病床上,奶奶突然费力地睁开了眼睛问:“花呢?”我赶紧把花端在奶奶的身旁,停了良久,奶奶说了句“真香啊,丫头你闻见了吗……”那一刻,成为我与奶奶的诀别。

  从此,那朵红玫瑰便种在了我的记忆里,香味也萦绕在我记忆里,她是我记忆里的芬芳,也是我心中悄然开放的那朵红玫瑰……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4

  树叶一片一片飞向大地,姥姥正坐在窗前写着什么。窗外的一切:灯光,落叶,似乎很隆重,很隆重的,给姥姥的背影做着一个相框。姥姥在我心中的印象就是个知识分子,窗前,总不缺一个勤奋的背影,那是留在我记忆里的芬芳。

  “咚!”门关了,门久久的振荡,隐隐约约地听到,翻书的声音。

  “回来了?”姥姥果然在书房。

  “嗯,回来啦!”我赶忙把鞋摆整齐,跑到书房。

  我看见,那本不少于5公分厚的蓝色硬皮书,泛黄的纸张上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姥姥深蓝色的潦草字迹。墙上,“活到老,学到老”震撼人心……

  一本书,一杯茶,一支笔。我悄悄地,悄悄地,离开了姥姥的小世界。

  还有一次,是偶然。

  姥姥喜欢写信,她把信托给清风,交给明月。那次,姥姥把信放在她的书桌上。那封信默默地告诉我:姥姥从年轻时开始做生物科研,不怕苦,不怕累,姥姥改变了我对“学习”的看法。其中,姥姥的朋友说了一段话:“我们已经认识半个世纪了,我们以前总是在一起学习,一起研究。还记得那时认识不久,你开着玩笑对我说:活到老,学到老。当时我还说,咱现在还没老呢!现在想起来,总是会捂着嘴偷笑一会儿,你我终将老去,但不要忘了,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没有年龄的限制,这是姥姥用行动告诉我的,这是留在我记忆中的一抹芬芳。

  每当经过书房,总会轻轻地,轻轻地踮起脚走。似乎当我指尖划过古筝,也只是姥姥学习时的背景音乐。墙上,姥姥用潇洒的字体写出,“活到老,学到老”。是的,是的。姥姥正用她那蘸墨的钢笔书写着,用她那温和的声音朗诵着。姥姥和“活到老,学到老”那六个大字,正是留在我记忆中的一抹芬芳……

  起风了,风告诉我:活到老,学到老。